1. 汉源好不好哦

汉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清溪老城、魁星古楼、节孝牌坊展示着古朴深遂的建筑艺术;金钟神韵、清溪文庙、朝阳古寺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孔明南征、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如今,随着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四川最大的人工湖--84平方公里的贡嘎湖、地势全国罕见的新县城----"鲜花、碧水、阳光"山水旅游城市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古 遗 址] 汉源古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富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狮子山型文化遗址、富林背后山型文化遗址、大树背后山型文化遗址;秦汉时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炼遗址;古文化遗址有黎州古城遗址、王建城遗址、清溪古道遗址、大树古堡遗址、清溪关遗址、孟获城遗址、三交城古遗址。 [古 墓 葬] 有背后山商周土坑墓、大瑶石棺葬,桃坪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砖室墓、明瓮棺葬。 [碑 刻] 有玉渊铭碑、山横水远石刻、刘延摩崖石刻、文昌宫书法碑、花椒免贡碑、三绝墓碑、红军长征石刻。 [馆藏文物] 有新时器时代的玉斧、双耳罐、豆形器;商周时代的单口双联罐、绳纹陶釜、青铜兵器;战国时代三叉格剑、巴蜀短剑、铜钺、铜釜、戈;西汉时代的龙首玉带钩、贮钱罐、耳环、陶罐、铜柄铁剑、铜刀、铜镜、博山炉、铜釜、铜鍪、五铢铜币、四铢半两币;唐代的三鲁铜镜、铜佛、铜镜、乾元通宝;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铜镜;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壶、菜刀。 [古 建 筑] 文庙即孔庙:坐落在清溪古城东北隅,是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始建于1799年,重建于1870年,是目前西南地区保护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戟门、钟楼、大成殿等保存完好。庙内四周,古杉参天,丹桂飘香,庭园幽深。1987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修缮了大成殿,同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保存完整度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都罕见的文庙,既是莘莘学子祭祀孔子的一个主要场所,又是济济游客揽胜的一个美好地方。在地方上被称之为"南有金钟、北有文庙"的宗教圣地、旅游佳境。 石牌坊:为清道光年间清溪县汉源场拔贡黄体诚为旌表其母节孝而请旨建造。九襄石坊全部为红砂石建构,通高11.1米,宽7.4米,深1.9米。为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间,横向三段与垂直三段的重桅牌楼。坊顶盖的中脊上在矗立1.8米高的镂空宝塔在各层楼盖的脊头上镌刻背插宝剑,张晴翘尾的8个"鸱吻"和16朵云纹飞檐,四根梅花柱分隔中门和东西两侧门,柱的南北侧皆有抱鼓石护持,北面东西侧门横额分别书刻"浑金""璞玉";南面分别书刻"钟礼","郝法",坊柱北面内联为"誓地下为未亡人孝养承欢妇职克兼营子职","幸膝有成立子义芳是训宗不愧儒宗";下款为清溪县知事谢联堃题。外联为:"北日兴标绰楔","他年鸾诰表陇阡。"下款为清溪县学政杨廷三题。南面坊柱内联为:"竹柏法凌霜劲节永延千岁荫","芝兰擢秀荣封伫九重褒"。下款为四川学政文清颜题。外联为:"光争日月昭千载,""志凛冰霜萃一门"。下款为清溪县知事吴云程题。楹联绋为阴刻楷体,牌楼雕饰为空或半镂空高浮雕。不仅玲珑剔透,且题材丰富,共有浮雕169副,圆雕塑13座,其中装饰纹样40余种,人物571个,浮雕主体内容取材于戏剧,兼有神庆,小说,既有单幅,也有数幅连续剧,因而有"抬头望牌坊,48本戏在上面唱"的民颜。可辨识的戏目有,薛仁贵征东;四朗探母;十二寡妇下西;七仙女下凡;张公百忍,包公审二鬼偷油。三娘教子,古城会;三英战吕布,长板坡,郭子仪卸甲封玉;渭水垂钓及二十四孝;封神演义故事等。从多造像准确生动,个性鲜明。整座石坊造型美观,庄重华丽,雕刻精细,内涵丰富。与上里石牌坊相比,无论从年代,造型,石刻艺术均不相上下,是雅安境内仅存的一对绰楔雕塑珍品,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进行了第一期维护,改路减少车辆对石牌坊的震动危害。每逢节假日石牌坊都会有许多旅游者光顾。 万安桥:位于大树区河南乡河南村东,清道光八年建,为杆栏式廊桥,单孔石礅。桥用粗圆木围身,平卧两桥头石礅上,上钉木板,结实平整。全长18米,宽4.5米,高6米。桥的两端有门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取势独特,古素有致。 魁星楼:在万里乡富全村的白岩河畔,耸峙于两山峡谷中,为六角造型,三层重檐,攒尖顶,底层为穿柱式,全木质结构。整座楼通高15米,占地90平方米,高拔峻秀,古意苍茫。 白云寺:在后域乡坛罐窑,建于明嘉庆年间,目前是县内唯一幸存的古寺。 [清邑八景] 汉源春色:指九襄景色。旧时汉源街一带气候温和得春较早,每年农历二月时,林木荫翳,繁花细草特饶旖旎,幽情逸致不亚于锦江春声。有诗云:十分春色汉源乡,水秀山明锁艳阳。桃李笑含新雨露,燕莺争唱旧晴光。桥题翥凤星云灿,院拟崇文翰墨香。民物殷繁多士集,兰亭愿共引流觞。为汉源八景之一。 鸡冠朝艳:后域乡境西的鸡冠山,山体高峻,山脊海拔在3200米以上,主峰海拔3640米,峰峦嵯峨,危崖陡峭。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返景时,从九襄西望,山体半轮,峰巅凹凸微颤,酷似鸡冠,故名"鸡冠朝艳"。境内麓坡上的"铜钟"、"卧僧"二峰,可示晴雨,故有"晴钟雨和尚"之称,为汉源八景之二。诗云:嶂叠鸡头耸大观,朝霞日日映斑斓。形如宛颈晨烟合,艳逗长春晓露寒。一幅丹图悬峭壁,千寻匹练挂雄冠。黎人不必多猜拟,瑞献南山寿域宽。屏列鸡冠似绣,绛帻鸡人报晓。起秀万片霞飞,沉当旭日朝晖。 海堂书灯:在旧清溪县城北五里许的海棠书院内,院内一海棠池,环植海棠,芙蓉百余株,构摇香亭于其中,春秋暇日宴宾朋于此,红云香雾填塞街衢,世称小香国。案自宋以来院与池俱废没,而邑人犹往往遥见灯光,故名海棠书灯,为汉源八景之三。 玉渊灵泉:旧清溪县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方广丈许,泉水自石罅中流出,四时不竭,清洁异常,城中官吏,每用此水烹茶,方以成都薛涛井,有过之无不及也。诗云:玉液分明酿玉渊,清溪城外饮灵泉。千秋醴骆其神也,一掬甘泉若泠然。脉引崃山通风髓,精回洁水泛龙涎。此中定有丹砂在,欲问当年方海仙。灵湫一掬正冷然,灿玉赐名郡守贤,试把蒙茶和雪煮,芳香尤胜白云泉。为汉源八景之四。 风洞涛声:指建黎乡风洞山下的石灰岩溶洞。溶洞深不可测,清泉潺潺,彩石荧荧。每值日中,风雾自洞中出,涛声如琴音,故有"风洞涛声"之美名。为汉源八景之五。诗云:沈黎无日不风声,鼓荡机从谷口生。十里坡前云出岫,三秋月后岁陈牲。新涛入耳燕山涌,古洞含烟拨海倾。但愿年年凝淑气,祥和广被四时清。澎响山腰,云起蓬蓬洞口遥。不是广陵秋涨急,飞帘怒发正鸣条。 大渡晴波:大渡河波涛汹涌,每晴明时,从大树龙塘山顶下瞰大渡河,只见河水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如拖匹练,如挂白虹。古诗云:粼粼生百波,银涛雪流犹未足拟也。为汉源八波之六。 邛崃霁雪:指大相岭雪景(大相岭古名邛崃山,亦名邛笮山)。大相岭秋冬积雪,盛夏方解,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如瑶圃。唐人有句云:山雪照窗明。清人杨楫诗云:千秋积雪压邛崃,万里罡风吹不开,绝塞西当银世界,筹边东拓玉楼台。盘头不减青松影,岭外谁招白鹤来。我忆当年行部处,苍茫云海共徘徊。为汉源八景之七。 龙池夜月:指双溪乡境内大相岭主峰背后山西麓的龙池,风物奇异,旧时建有兰若寺,池中月影时隐时现,谓之"龙池夜月"。诗云:古寺方塘一鉴空,光含夜月转鸿蒙。偷窥兔魄孤轮白,借照龙鳞万点红。汉斗都归形色外,盈亏不计三五中。为因神物绕烧尾,卷起烟云锁桂宫。 [大渡河大峡谷] 位于汉源县境内的大渡河大峡谷引起地质学家和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四川省地勘局地质专家实地勘察后大喜过望,大渡河大峡谷雄奇壮观、嵯峨险峻的自然景观足以与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媲美。大渡河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镇,东至永利乡白熊峡,全长17公里。大渡河进入四川盆地之前,横穿了盆地西南边缘的最后一道门槛—瓦山,形成了雄伟壮观的大峡谷,并切割出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大峡谷两侧直耸云霄,千仞绝壁巍然对峙,与惊涛拍岸的大渡河水遥相呼应,雄奇险峻的壮美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与大峡谷相映成趣的是,老苍峡、白熊峡等6处最大谷深达2600米的“一线天”支谷蜿蜒西进,谷区人迹罕至,清幽古静,窄如刀缝的绝壁深涧和重峦叠幛的岩层、千姿百态的景致,为记录了10多亿年地质演化历史的旷世深峡披上了一层神秘、古老而浪漫的面纱。山谷尽头,则是幽幽清山、涓涓细流和声声鸟语,以及安详静谥的彝家村寨。而体现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结晶、被联合国总部“克隆”珍藏,支撑成昆铁道运输大动脉的“天下第一柱”就在峡谷之内,为天荒地老的大峡谷平添了一道现代文明的景观。

2. 汉源县旅游住哪里好

建议去大一些旅行社,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去汉源县旅游哪里最好玩,汉源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少去汉源县旅游的人都有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汉源县哪里最好玩,为你整理汉源县旅游景点大全,以及汉源县旅游景点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景点名称:泥巴山隧道

花果山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

花果山简介:美丽、迷人的王家沟花果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雅安市对岩镇,距市中心3公里,成雅高速公路穿过对岩镇。花果山旅游度假区,山峦起伏、果林茂密。“春来桃花满山,夏日桃李满园,秋天硕果累累,冬月腊梅映满天”。

3. 四川著名的十大古镇有那些

四川有历史文化古城镇54处,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座、名镇21座,种类众多,历史悠久,特色各异,具有厚重的文化、旅游、经济价值。

四川古镇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山环水绕的空灵,还有庙会、舞狮、舞龙、坝坝筵、九斗碗等多姿多彩的民俗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融合在四川的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苍茫的巴蜀大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川古镇讲述着四川的沧桑和变迁,因为历史的烟云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古镇的建筑和石板路上。
在古镇错落有致的房梁飞檐中,充满着往日岁月的留影,你可以看见白云的闲逸和阳光的明晰,即使是在阴天,也蕴涵着都市里少有的安恬。走进古镇,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似乎都含着一种温馨,那些青石板路和青瓦间脉脉流动着平凡而温暖的世间情感。当今天都市的人情冷暖被水泥钢筋和密实的“鸽子笼”阻隔的时候,古镇,依然顽强地固守着传统,那些纯朴的笑容是对远亲近邻的一种祝福,对于外来的游人,他们依然以这种态度迎来送往。

今天,柏油马路的延伸在为古镇带来更多游客的同时,它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也在步步逼退古镇的传统文化,某些古镇上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房让那些雕梁画栋渐渐地成为尘封的历史。我们应该钟爱这些珍贵的古镇,倍加悉心地呵护它们,为自己留一份静土。当你在喧嚣的都市里感到压抑的时候,不妨来到古镇上,或站在街上看风景,或品尝民间风味的菜肴,或在老茶馆里品茗聊天,或什么也不做,就坐在老树下静静的发呆,看日头西斜的影,听岁月远去的歌,享受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编辑收集整理了四川古镇的一些资料,希望能为您的出行提供一些参考,此次推出“岁月留影 重回故园—四川古镇之旅(川西篇)”

NO.1中国十大水乡古镇——黄龙溪

黄龙溪是一座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的双流县。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古镇的喧闹场面。

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在风中不停地舞动着招徕着客人。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特色。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 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详细请点击进入

NO.2青城后花园——街子场

街子场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依山傍水。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街子场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上古寺、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唐求纪念馆),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街子场是一个充满隐居传说的地方。据《中国通史》的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之子朱允文在历史上曾神秘失踪,经民间许多专家考证,朱允文其实就是隐居在街子场光严禅院的上古寺附近。从公元1404年起,一直在山里住了十余年。>>>详细请点击进入

NO.3南方丝路上的古驿站——上里

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一到上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还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礼仪的遗迹,是当时宣扬韩氏"不失身不改驾,终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现在镇上还尚存3座石牌坊,即这座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还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详细请点击进入

NO.4清泉石上流——清溪

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宛兮,故名清溪。

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城南设县衙,为知县为公断案场所,城东设文庙与学署,文庙为古学子修学之地,学署是督学住地,管理读书之人;因为地理缘故,外来客商一般由北门而入,当地居民则较多从南门入城,因此,朝廷在南北两城门处设有营盘,为驻军之所,管理城门,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溪城,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最近,人们在城南发现一石碑,文字因年代久远,笔画了了,虽有些模糊,但深刻的勾划之间,却还是让人清楚辨析出,确有"大将军姜维"等字,正好可作鉴别。>>>详细请点击进入

NO.5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平乐

平乐古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历史悠久,人文鼎蔚。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镇青山层叠,竹树繁茂,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详细请点击进入

NO.6体验回族风情——土桥

去土桥一定要去东街上的那间老茶馆坐坐,茶馆当街的门面看上去很窄小,堂子里面很深很宽大,清一色的竹椅,清一色的盖碗茶,茶馆里偶尔还有川剧围鼓,那时是茶馆里最热闹的时候。在略显吵闹的川剧唱腔中,悠闲地品着盖碗茶,可以让你感受到一丝古老的情调。

土桥镇上有一家清真牛肉馆,牛肉馆的阁楼上那几扇伊斯兰风格的彩绘窗户,点缀着土桥的风景。这家牛肉馆称得上是土桥的老字号了,这里所有的菜品都是按伊斯兰传统工艺做成,独创的清真“酥锅盔”在成都很有名气,有点阅历的老成都人都知道。

每到中午吃饭时分,茶客们就会起坐去对门的清真牛肉馆喝酒,也有个别谈兴正浓的茶客不愿离坐,便从清真馆子里叫来几道牛肉菜,伴着“龙门阵”下酒。>>>详细请点击进入

NO.7小河古树吊脚楼—柳江

柳江镇位于洪雅县,地处通往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途中,四周青山环抱,天气晴朗时还可远眺峨嵋群峰。解放前,这里是几家大户人家的统辖之地,每户人家都有特别之处,当地人还给他们取了好记的名字,如谁家房子、谁家谷子等。几家大户构成了柳江镇的基础,这些单体的豪宅与秀美的山水几近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加上临水而建的街市,一幅活脱脱的山水画卷,现存的有保存完好的特色建筑曾家大院和老街。

面观峨嵋群峰的曾家大院曾家大院位于柳江古镇北面,建于清朝年间。大院在设计上花了一份苦心,若从空中俯瞰,也就是说其平面图是一个繁写的“寿”字。绕墙行走,则有犬牙交错之感。大院由两个院落组成,一个大门进出,为两兄弟的共同财产,大院有两块大的空地,中间是一幢三楼一底中西合璧式的楼将大院一分为二。今天的大门处还有一个大石缸,是以前贮存水的。大院内共有三个戏楼,方向、形制各异。早已没有人居住的大院显得空空荡荡,院落里只有几只老母鸡在找虫吃。环顾四周,挑檐、楼廊仍然那么精美,整个大院在当年算是一方豪宅了。>>>详细请点击进入

NO.8相伴千年古榕——西来

西来古镇位于蒲江县境内,古镇上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两百多米长的老街全是木质结构的瓦房,街道平整,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西来古镇最让人称奇的是临江的古榕。这些古榕分布在古镇老街背面临江的地方,河堤上排列着11棵树龄在千年左右的榕树,姿态婆娑。古榕枝叶繁茂,挡住夏日灼热的阳光,因而临河的坝子成了古镇人的聚会场所。在苍穹之下,与古镇一起相伴千年古榕,临溪江水在眼前穿流不息,定能让你神思飞扬。>>>详细请点击进入

NO.9中国德孝城——孝泉

孝泉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镇,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记载,这座以“德孝”闻名的古镇几经沧桑,如今依旧散发着它那独特的气息。

孝泉古镇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距成都75公里,距德阳19公里,是千古流传的"二十四孝"之一的"一门三孝"姜诗,庞三春,安安的故乡。

孝文化中心-中国德孝城气势宏大,古朴,整洁的青砖瓦房,悠远宁静。古镇内有非常之多的文人遗迹,姜孝伺,姜公坟,白衣阉,临江桥等。还有道教的道场,佛教的寺庙,儒家的祠堂,清真寺等等。充分体现了这里文化的的多容性。>>>详细请点击进入

NO.10 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 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他们常用一种叫客家话的方言,这种方言里保存着一些古汉语的音韵,洛带人称其所讲客家方言为"土广东话",与客家方言标准音广东梅县话一致,比如穿衣,他们的话为"着衫"、下雨为"落水"等 。

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镇及周围的乡民多为广东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洛带古镇上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有名的是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详细请点击进入

NO.11 有48部戏的石牌坊——九襄

四川省汉源县的九襄镇,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石牌坊,它位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沿着这条官马大道北行1里左右,就是古代清溪县有名的汉源街。

九襄石牌坊建造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历时9年。整个牌坊融合我国古代戏曲的川剧艺术于一体,按“忠、孝、节、义”为主题雕成48本传统川剧戏曲,浮雕169幅,大小人物570余个,或独自一人,或群集于一,但皆自然真实,面目清晰,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毫发毕现。>>>详细请点击进入

4. 阆中古镇跟汉源九襄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阆中古城在南充市范围,挨着巴中广元

5. 汉源县的文物古迹

汉源已初步形成花椒、水果、蔬菜、畜牧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和有色金属、食品加工、化工产品、建筑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将迅速崛起,成为汉源一大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西部大开发给汉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瀑布沟电站、深溪沟电站及雅泸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汉源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汉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犹如一颗金灿灿的瑰宝,正待深度开发,汉源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汉源人民正以诚挚的态度,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洽谈贸易,投资办厂,共展宏图大业。
2007~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跨越。过去五年,是汉源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五年间,预计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2011年达到39亿元,是2006年末的2.1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41.6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4.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58.1%,累计完成8.56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4.9倍。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三产开发潜力巨大。 着力把第三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来培育。全面完成旅游资源普查;编制完成汉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清溪古城保护开发规划、汉源湖水上运动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推介招商、旅游行业日常管理等工作;启动旅游码头和观光渔业项目招商,开展酒店和农家乐星级评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惠民工程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汉源物流中心纳入市级规划。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行业持续繁荣。
这五年,创造了“三大变化”的骄人业绩。我们苦干实干,古老汉源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6. 富林文化的汉源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狮子山型文化遗址、富林背后山型文化遗址、大树背后山型文化遗址;秦汉时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炼遗址;古文化遗址有黎州古城遗址、王建城遗址、清溪古道遗址、大树古堡遗址、清溪关遗址、孟获城遗址、三交城古遗址。古墓葬 背后山商周土坑墓、大瑶石棺葬,桃坪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砖室墓、明瓮棺葬。金石、碑刻有玉渊铭碑、山横水远石刻、刘延摩崖石刻、文昌宫书法碑、花椒免贡碑、三绝墓碑、红军长征石刻。
县文馆所馆藏文物有新时器时代的玉斧、双耳罐、豆形器;商周时代的单口双联罐、绳纹陶釜、青铜兵器;战国时代三叉格剑、巴蜀短剑、铜钺、铜釜、戈;西汉时代的龙首玉带钩、贮钱罐、耳环、陶罐、铜柄铁剑、铜刀、铜镜、博山炉、铜釜、铜鍪、五铢铜币、四铢半两币;唐代的三鲁铜镜、铜佛、铜镜、乾元通宝;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铜镜;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壶、菜刀。
富林文化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