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北邯郸有什么名胜古迹

1、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又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汉代为赵王刘如意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

2、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属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

5、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宫位于河北邯郸涉县,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景区。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组成。

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② 济宁市有哪些镇

截止2019年8月,山东省济宁市下辖个市辖区,7个县,2个县级市,不包含叫蚂蟥镇的镇。

2市7个县,2个县级市分别为:

一、任城区

地处东经北纬35°08′-35°32′,116°26′-116°44′ 位于鲁西南平原,京杭大运河中段,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铁等穿境而过。

下辖2个镇:喻屯镇、长沟镇。

二、兖州区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5°43′17″—35°43′17″,东经116°35′21″—116°45′01″之间。北邻宁阳,西靠汶上,南、西分别与邹城、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邻。

下辖7个镇:新兖镇、兴隆庄镇、大安镇、漕河镇、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

三、微山县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南部,北连济宁市任城区,东接邹城市、滕州市、枣庄市薛城区、峄城区,南抵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西靠鱼台县、江苏省沛县。县域介于东经116°34′—117°24′,北纬34°26′—35°20′之间。

下辖11个镇:欢城镇、留庄镇、韩庄镇、微山岛镇、鲁桥镇、两城镇、马坡镇、南阳镇、西平镇、张楼镇、赵庙镇。

四、鱼台县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南阳湖、昭阳湖,南与江苏省沛县、丰县毗邻,西与金乡县接壤,北以新万福河为界与任城区隔河相望。县域地处东经116°23′—116°49′,北纬34°53′—35°10′之间。

下辖9个镇:清河镇、鱼城镇、王鲁镇、张黄镇、王庙镇、李阁镇、老砦镇、唐马镇、罗屯镇。

五、金乡县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南部,南四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之西。东邻鱼台县;西靠成武、巨野两县,南与单县及江苏省丰县交错接壤,北与嘉祥县、济宁市任城区相连,整个轮廓呈“耳”形。地处北纬34°52′—35°40′,东经116°7′—116°30′之间。

下辖9个镇:羊山镇、胡集镇、马庙镇、鸡黍镇、司马镇、霄云镇、卜集镇、化雨镇、兴隆镇。

六、嘉祥县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东临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嘉祥县坐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

下辖11个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马集镇、仲山镇、老僧堂镇、孟姑集镇、万张镇。

七、汶上县

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临古城兖州,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南北最大纵距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东临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市任城区接壤,北枕大汶河,与肥城、东平相望。

下辖13个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镇、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镇、杨店镇、军屯乡、白石镇、苑庄镇、义桥镇。

八、泗水县

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区南麓,北纬35°28′-35°48′,东经117°5′-117°35′之间。县界东靠平邑,西接曲阜,南临邹城,北连新泰,西北与宁阳搭界。

下辖11个镇:金庄镇、泉林镇、星村镇、柘沟镇、杨柳镇、中册镇、苗馆镇、泗张镇、高峪镇、圣水峪镇、大黄沟乡。

九、梁山县

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和河南省的濮阳市四地级市交界处,地处北纬35°36′36-35°58′59与东经115°51′37一116°21′26之间。

下辖11个镇:梁山镇、小路口镇、韩岗镇、拳铺镇、杨营镇、韩垓镇、馆驿镇、小安山镇、寿张集镇、黑虎庙镇、马营镇。

十、曲阜市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位居北京至上海中心,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

下辖8个镇: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

十一、邹城市

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济宁市东南部,东连临沂市平邑县,北靠泗水县、曲阜市和兖州区,西邻济宁市任城区和微山县,南接枣庄市山亭区和滕州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09′12″~35°32′54″,之间。

下辖13个镇:香城镇、城前镇、大束镇、北宿镇、中心店镇、唐村镇、太平镇 、石墙镇、 峄山镇、看庄镇 、张庄镇、田黄镇、郭里镇。

③ 谁对山东省荷泽市单县时楼镇有了解

时楼镇位于单县东北部,东邻张集镇,南接终兴镇,西邻李田楼乡和徐寨镇,北连金乡县,单张公路,金砀公路在境内呈“十”字交汇,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呈网状分布,规划中的菏徐高速和枣曹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 该镇北以东鱼河为界与“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相邻,东与江苏省丰县为邻,单鱼公路、金砀公路在境内呈十字交汇,镇修公路四通八达,东鱼河、惠河、小苏河、白马河在境内通过,排灌便利,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该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形瓜棉套种面积3万亩,优质葡萄面积3000亩。辣椒生产闻名鲁西南,是有名的“辣椒之乡”。通过大力实施“畜牧兴镇”战略,不断提升牛、羊的规模和档次。尤其注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的提纯复壮,建有波尔山羊配种站10处,日改良本地山羊300只,群众收益非常可观。2003年,全镇大牲畜存栏量1.5万头、羊存栏量10万只,其中波尔山羊杂交一、二、三代2万多只。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8元。个体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水泥予制、建筑装修、加工、运输、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个体民营经济的新格局。时楼酱菜园腌制的贡品酱辣椒香辣脆甜,远近闻名,清朝乾隆时被定为贡品。2003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900家,固定资产达1.8亿元。该镇曾荣获“市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等多种荣誉称号。境内的曹马集为千年古镇,因三国时曹操屯兵驻马而闻名,内有曹操拴马石等古迹。
历史沿革

时楼镇所辖曹马集,古称兴元镇,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单县四大古镇之一,东汉末年,曹操统兵数万在此屯兵驻马,始称曹马镇。当时凿井72眼,现尚存10多眼。其中曹马西门北部侧有一青砖垒砌的古井,相传为曹操喂养座骑之处,人称“老龙潭”,至今井水清澈,甘爽清洌,久旱不枯,仍在饮用。同时,曹马集还是革命老区,1941年曾在此设金曹县,辖单县东北和金乡南部部分地区,是湖西专署抗战主力八路军十团和专署机关的主要根据地和活动地区,解放后为金县十二个区之一,1958年曹马区改称红星人民公社,1963年改称时楼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迁至时楼,为全县十七个公社之一,1984年增设曹马集镇,2001年时楼乡与曹马集镇合并为现在的时楼镇。
自然资源

该镇位于二省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优势明显。镇内移动、程控、网络、数据通讯四位一体,方便快捷。供电设施齐全,电力供应充足,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时楼和曹马集两个集镇街道宽阔,建筑规范,配套齐全,贸易繁荣,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该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是单县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国家二期世行项目“曹马灌区”所在地,河渠纵横,排灌方便,井电配套、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该镇既是历史文化名镇,又是革命老区,文化积淀深厚,留下曹操屯兵驻马兴元镇、仙人显灵丙灵宫、华佗行医救孟德等传说,曹马集、丙灵宫,华佗刘庄等地尚存部分文物古迹。该镇东西距离7公里、南北距离10公里,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6.5万亩耕地,4.4万人。该镇北以东鱼河为界与“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相邻,东与江苏省丰县为邻,单鱼公路、金砀公路在境内呈十字交汇,镇修公路四通八达,东鱼河、惠河、小苏河、白马河在境内通过,排灌便利,地下煤炭资源丰富。
经济特色

该镇北以东鱼河为界与“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相邻,东与江苏省丰县为邻,单鱼公路、金砀公路在境内呈十字交汇,镇修公路四通八达,东鱼河、惠河、小苏河、白马河在境内通过,排灌便利,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该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形成了以瓜菜、棉花、葡萄为主的“三大种植版块”。全镇大蒜圆葱面积已达到2万亩,瓜菜面积2.5万亩,瓜棉套种面积3万亩,优质葡萄面积3000亩。辣椒生产闻名鲁西南,是有名的“辣椒之乡”。通过大力实施“畜牧兴镇”战略,不断提升牛、羊的规模和档次。尤其注重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的提纯复壮,建有波尔山羊配种站10处,日改良本地山羊300只,群众收益非常可观。2003年,全镇大牲畜存栏量1.5万头、羊存栏量10万只,其中波尔山羊杂交一、二、三代2万多只。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8元。
农业发展

时楼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单县东北部的蔬菜大镇、畜牧强镇。目前,该镇圆葱种植面积三万亩,辣椒、大蒜种植面积1.5万亩,葡萄面积8000亩,桑园面积5000亩,粮经比例2:8,是全国闻名“辣椒之乡”和出口圆葱基地,时楼的辣椒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并逐步形成本地辣椒的独特风味,个大肉厚、色泽亮丽,香味浓郁,甜脆可口,即可生食,更适腌制。党委政府因势

④ 山东省单县四大古镇都是哪

城关镇 蔡堂镇 单城镇

⑤ 中国有几个,黄河故道,都在什么地方,详细点,谢谢

7个,

1、邯郸黄河故道:古代黄河,经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等地在在今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流入渤海(3000年前在河北宁河入海,西汉在黄骅入海,北宋在天津南入海。)。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黄河大改道夺淮入海,在邯郸境内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自此脱离今邯郸境内。黄河故道现在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都有遗存。

2、砀山黄河故道:内黄河故道流域面积277.8平方公里,水面36.5平方公里,流经7个镇和4个果林场,全长46.6公里,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

3、安徽萧县黄河故道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萧县刘套镇、杨楼镇、新庄镇境内,以古黄河河道为基础。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51′′~116°58′10′′,北纬34°18′44′′~34°28′22′′。

保护区总面积32平方千米。刘套段湿地面积约为720公顷。长4.8千米,流域面积3200公顷,其中核心区752公顷,缓冲区998公顷,实验区1450公顷。

4、商丘黄河故道:在河南商丘境内有南北两段,南段为金朝末年金哀宗时期至明朝弘治时期的黄河古道;北段为明朝弘治时期至清朝咸丰时期的黄河古道。

金朝天兴二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金国即将灭亡时,金哀宗由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蒙古军队久攻归德府不下,在今商丘西北处人为决黄河,河水夺濉水入泗水。

5、徐州黄河故道:以新城区为起点,沿黄河故道一路向东,有一条林阴道。道路平坦且颇有情调,两侧垂柳林立,河边花木成簇。黄河故道两侧有大片的果林和粮田,让人有种置身江南水乡的错觉。

随着黄河故道示范段景观提升工程实施以后,这条道路沿岸景观将再上一个台阶。根据计划,徐州市将启动从新城区六堡桥东到252省道全长36公里的黄河故道景观提升工程。

6、曹县黄河故道:自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五百年间,黄河在山东省曹县形成三条黄故河道,影响较大的有南宋故道、明清故道和贾鲁故道。

7、菏泽黄河故道: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今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内。自周以来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1500多次,菏泽地区受黄河水害的最早记载,为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决口,自此以后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的2007年间,黄河决口泛滥淹及菏泽有134年。


(5)单县古镇扩展阅读:

据《史记》记载,西汉以前黄河流经大名,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不合理。秦朝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

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称黄河下游大堤为金堤,寄寓了人们对黄河堤防坚固不溃的美好愿望。据《大名县志》(民国本)记载:“金堤为汉时旧堤,势如冈陵、绕古黄河历开州(今濮阳)、清丰、南乐入县境,东北趋山东馆陶(今河北馆陶)计长二百余里。”

大名县境内这一段残断连绵20公里的长堤,就是汉代金堤遗址。王莽深知黄河洪水泛滥的厉害,建立新朝后加大对黄河堤防的治理,多次对金堤进行加筑,使百姓鲜受灾害。为纪念王莽筑堤之功,加上大名县(当时称元城)是王莽家乡的缘故,民间称之为王莽堤。

⑥ 各位大佬,单县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有哪些

祠古镇沐春风,民俗文化惠桑梓”为主题的单县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龙王庙镇盛大开幕。据了解,单县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时间为3月16日至3月25日。
活动期间,将举行民间民俗风情汇展、广场舞汇演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民俗风情汇展包括民俗工艺品、民间手工制作、美术字画、旅游推介、农耕文化等的展演。在民间手工展区,记者看到,小兔子、小鸡、玫瑰花等栩栩如生的剪纸形象从14岁的蔡宇欣手中做出来,展现在游人面前。为了能让游客及周边群众欣赏到陈草庙村柳琴戏、龙王庙村豫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丰富文化活动,地方戏专场从3月13日就已经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展现了单县独特的民俗风情,也让游客在单县尽享乡村旅游的乐趣。
据悉,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单县充分挖掘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为传承古老、传统文化资源,叫响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擦亮单县“健康单县、善行天下”旅游名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地方百姓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⑦ 明朝山东花红县到经叫什么呢

是否有该县,请确认,以下为明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府县至今之称谓。
济南府
元为济南路。吴元年(1367)改置济南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
历城县:倚郭。东北有堰头镇巡司。
章丘县:
邹平县:
淄川县:元为般阳路倚郭。吴元年(1367)般阳路降为淄川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淄川州
废,县改属济南府;九年(1376)升县为淄川州,十年(1377)复降为淄川县。
长山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新城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齐河县:元属德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齐东县:元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
济阳县:
禹城县:元属曹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临邑县:元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
长清县:元属泰安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东南有石都寨巡司。
肥城县:元属济宁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青城县:元属河间路。洪武二年(1369)省入邹平、齐东二县;十三年(1380)复置青城县,改属济南府。北有大
石关巡司,后废。
陵 县:元为陵州[无倚郭]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降为陵县,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改属德州,七年
(1374)省入德州,并徙德州来治;十三年(1380)于故德州另置陵县,仍直属济南府。
泰安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济南府,并省倚郭奉符县入州;城西
有泰安巡司。
新泰县:西有上四庄巡司。
莱芜县: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复改属泰安州。
德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济南府,并省倚郭安德县入州;七年(1374)省陵县入州,
并徙治故陵县。
德平县:
平原县:
武定州:元为棣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厌次县入州;六年(1373)更名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更名武定州。
东南有清河巡司。
阳信县:
海丰县:元为(东)无棣县。洪武六年(1373)更名海丰县。东北有大沽河口巡司。
乐陵县:元属河间路沧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自咸平镇徙治富平镇,同年改属棣州。西北偏西有旧县镇巡司。
商河县:
滨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渤海县入州。
利津县:东北有丰国镇巡司。
沾化县:东北有久山镇巡司。
蒲台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滨州。
注:德州:今德州市。
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
章丘:今章丘市。
邹平:今滨州市邹平县。
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
长山:今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
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桓台城。
齐河:今德州市齐河县东南旧齐河。
齐东:今滨州市邹平县九户镇。
济阳:今济南市济阳县。
德平:今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
长清:今济南市长清区。
平原:今德州市平原县。
禹城:今禹城市。
临邑:今德州市临邑县。
陵县:今德州市陵县。

东昌府
东昌府:元为东昌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东昌府,同年属行省。
聊城县:倚郭。
堂邑县:
博平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博平县。
茌平县:
莘 县:
清平县:元属德州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恩州直隶州,二年(1369)改属高唐州,三年(1370)省,寻复置
清平县,直属东昌府。西南有魏家湾巡司。
冠 县:元冠州直隶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三年(1370)降为冠县,改属东昌府。
临清州:元临清县属濮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自县南徙治临清闸,同年改属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临
清州;景泰元年(1450)徙治临清闸东北三里。
丘 县:元直属东昌路。弘治二年(1489)改属临清州。
馆陶县:元属濮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东昌府,三年(1370)省,寻复置馆陶县;弘治二年(1489)改属
临清州。西南有南馆陶巡司。
高唐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东昌府,并省倚郭高唐县入州。
恩 县:元恩州直隶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恩县,改属高唐州;七年(1374)自
县西故城徙治许官店。
夏津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夏津县。西有裴家圈巡司。
武城县:东北有甲马营巡司。
濮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东昌府,并省倚郭鄄城县入州;景泰
三年(1452)自县东故城徙治王村。
范 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范县;二十五年(1392)自县东南故城徙治新军栅。南偏东有水保寨巡司。
观城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观城县。
朝城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朝城县。

兖州府
兖州府:元兖州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1385)升为兖州府,属布政司。
滋阳县:倚郭。元为嵫阳县。洪武元年(1368)省入兖州,十八年(1385)复置嵫阳县,仍为倚郭;成化七年(1471)
更名滋阳县。
曲阜县:
宁阳县:
邹 县:元属益都路滕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兖州。
泗水县:
滕 县④:元为益都路滕州倚郭。洪武二年(1369)滕州废,县改属兖州。南偏东有沙沟集巡司。
峄 县:元为峄州[无倚郭]属益都路。洪武二年(1369)降为峄县,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西
北有邹坞镇巡司,嘉靖年间迁县西偏南拖梨沟;东南有台庄巡司,万历三十四年设。
金乡县:元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
鱼台县:元属济宁路(初属济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归德府徐州,二年(1369)复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
直属兖州府。
单 县:元为单州属济宁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单父县入州,二年(1369)降州为单县,仍属济宁路;十八
年(1385)直属兖州府;正德十四年(1519)自县南徙今治。
城武县:元作成武县属曹州直隶州。洪武四年(1371)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正德十四年(1519)
徙今治。
济宁州:元为济宁路。吴元年(1367)改置济宁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十八年(1385)降为济宁州,改属兖州
府,并省倚郭任城县(元初为济州倚郭)入州。南偏东有鲁桥镇巡司。
嘉祥县:元属单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济宁府。
钜野县:元(初为济宁路倚郭)。西有安兴集巡司。
郓城县:
东平州:元为东平路。吴元年(1367)改置东平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七年(1374)降为东平州,改属济宁府,
并省倚郭须城县入州;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西北有金线闸巡司。
汶上县:
东阿县:洪武八年(1375)自县西南徙治故谷城县。
阳谷县:
平阴县:西有滑口镇巡司,后废。
寿张县:洪武元年(1368)自县东南故城徙治梁山东北脚下;三年(1370)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1380)复
置寿张县,仍属东平州,同年徙治王陵店。东南有梁山集巡司。
曹 州:正统十年末(1446)析曹县于黄河北旧土城另置曹州,来属兖州府。
曹 县:元为曹州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济阴县入州,同年属行省;二年(1369)自县北徙治盘石镇,
四年(1371)降州为曹县,改属济宁府;正统十年末(1446)改属曹州。西北有安陵镇巡司。
定陶县: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宁府,十年(1377)省入城武县,十三年(1380)复置定陶县,仍属济宁府;正统
十年末(1446)复改属曹州。
楚丘县:洪武元年(1368)省入曹州。
沂 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宁府,并省倚郭临沂县入州;五年(1372)改属济南府,七年末(1375)
复改属青州府,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西南有罗藤镇巡司。
郯城县:洪武元年(1368)析沂州置郯城县,来属沂州。西北有磨山镇巡司,后废。
费 县:西偏南有关阳镇巡司,西北有毛阳镇巡司

青州府
青州府:元为益都路。吴元年(1367)改置青州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
益都县:倚郭。西南有颜神镇巡司。
临淄县:东南有有淄河店巡司,后废。
博兴县:元为博兴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博兴县,仍属青州府。
高苑县:西北有田镇巡司,后废。
寿光县:北偏东有广陵镇巡司。
乐安县:东北有高家港巡司,西北有乐安镇巡司。
昌乐县:元省入潍州北海县。洪武元年(1368)复置昌乐县,来属青州府;洪武年间自县东北故城徙今治。
临朐县:南偏东有穆陵关巡司。
安丘县:元属密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青州府。
诸城县:元为密州倚郭。洪武二年(1369)密州废,县直属青州府。东南有信阳镇、南龙湾海口巡司。
蒙阴县:元属莒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青州府。南有紫荆关巡司,万历年间废。
莒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莒县入州。南有十字路巡司,西南有葛沟店巡司。
沂水县:
日照县:南偏西有夹仓镇巡司,弘治年间之后设。

登州府
登州府:元为登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莱州府,六年(1373)升为直隶州;九年(1377)升为登州府。
蓬莱县: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入登州,九年(1377)复置蓬莱县,仍为倚郭。西北沙门岛有巡司,后迁县东
南朱高山下为高山巡司;东南有杨家店巡司。
黄 县:西偏南有马停镇巡司。
福山县:西北有孙夼镇巡司。
栖霞县:
招远县:元属般阳路莱州。洪武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西北有东良海口巡司。
莱阳县:元属般阳路莱州。洪武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东南有行村寨巡司。
宁海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莱州府,并省倚郭宁海县入州;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
西南有乳山寨巡司。
文登县:北有辛汪寨巡司,东北有温泉镇巡司,东南有赤山镇巡司。

莱州府
莱州府:元为莱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1368)升为莱州府,属行省;六年(1373)降为莱州直隶州,九年(1376)复升
为莱州府。
掖 县:倚郭。西南有海沧巡司,北有柴胡寨巡司。
平度州:元为胶水县。洪武二十二年(1389)升为平度州。西南有亭口镇巡司。
潍 县:元为潍州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北海县入州,九年(1376)改属莱州府;十年(1377)降为潍
县,二十二年(1389)改属平度州。东北有固堤店巡司。
昌邑县:元属益都路潍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潍县,二十二年(1389)复置昌邑县,改属平度州。北有鱼儿镇
巡司。
胶 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胶西县入州。九年(1376)改属莱州府。东北有古镇巡司驻古城集,
南有逢猛镇巡司。
高密县:
即墨县:东北有栲栳岛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