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绍兴安昌古镇的概况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为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
安昌镇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境内现存白洋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遗址。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公元896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平董昌之乱,因命其乡为安昌。现存老街始建于明成化、弘治年间,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抗战前夕尚有商号933家,是城区外市集之最。
安昌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至今保存完好。粼粼河水,石板街路,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姿态各异的拱桥石梁,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风貌古朴典雅,无不体现出浓浓的水乡特色。
绍兴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在古镇大都得到保存延续,隆冬腊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体味到一幅幅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地方风情。
安昌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街市,古色古香的店铺、民居,别具特色的作坊、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古老小巧的小石桥,使得安昌古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游览观光。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在安昌,你还可以看到浓浓的江南民俗风情,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等江南风俗一应俱全。随着根据师爷故居等古民居整修而成的“绍兴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和“安昌文史馆”等景点的开馆迎客,给古镇又平添一份浓浓的人文气息,使古镇真正成为“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习俗的长卷”、“特色商品的长街”。

B. 绍兴的安昌古镇有什么特色呢

“绍兴之美,就在于景如诗画”,小桥流水,乌篷如梭;“绍兴之美,就在于景含文化”,酒香四溢,翰墨飘香。饱览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别致神韵,尽在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6个县区内所有的古镇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个古镇,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古镇内有一条狭长而悠远的长河,连接着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乃是从北京通往钱塘江,从钱塘江到宁波一段就流经安昌古镇,所以说如果想从安昌古镇坐着独具绍兴特色的乌篷船去到北京和杭州,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种船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上手是非常难的,所以这门技术很难学,而安昌古镇里面的船老大基本也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已经不太喜欢学习这门手艺,太累太辛苦。有人说也许再过10年20年,乌篷船的技术将会失传,想想还蛮可惜的。

总结

绍兴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安昌古镇可以说是绍兴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悠远的历史、美丽的传说、鲁迅笔下那些著名的形象,在这个没太有名气的古镇里都可一一感受。

C. 安昌古镇有多少年历史

浙江省绍兴市北端的安昌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 相传大内禹曾在镇东涂山容娶妻成家。公元896年,唐王朝下令屯兵该地以平董昌之乱,所以命名其乡为安昌。 安昌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至今保存完好。 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更是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酱油制作,穿梭的乌蓬小船。每逢新春,腊月里人们忙着祭祀、剪纸、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构成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古镇。

D. 安昌在哪里

安昌镇隶属来于浙江省绍兴市自柯桥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北部,东、南、西分别与齐贤镇、华舍街道、钱清镇接壤,北邻萧山区瓜沥镇,与杭州都市经济圈紧密相连。2011年辖11个行政村、7个社区,常住人口3.65万,外来人口6.5万余人。

2015年,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6.07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0.8%,其中国税收入3.6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32.2%。[1]2017年已改为安昌街道

(4)安昌古镇在哪里扩展阅读:

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县县城由安昌镇迁至花荄镇。自此,安昌镇遂成为了安县的老县城。

5-12地震后,北川县县城决定实施异地重建。2009年2月1日,民政部正式批准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安昌镇。自此,安昌镇划归北川县管辖。同时,安昌镇又恢复了县城驻地的地位。

E. 安昌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为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

安昌古镇景区包括三里老街、城隍殿、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义和当台门等。
安昌古桥
福洪桥
福洪桥在后港西口,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梁桥。
身中间的石条上,镂刻着图案对称的花纹,中间镌有“福洪桥”三字。但当地老百姓却叫它洪桥,反而把它的真名忘记了。桥在清康熙年间由里人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桥长16.4米,宽2.1米。跨度为4.7米。相传在太平天国年间,农民起义军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由于众多的原因,遭到失败。当时有一支太平军从外地流落到安昌,当地地主豪绅十分恐惧,勾结清政府,一面散布许多谣言,污蔑他们是青面獠牙的“长毛”,一面伺机将太平军镇压。有一天,大地主黄通令纠集地主武装势力,在福洪桥上,残酷地杀害了几百个太平军的士兵,太平军士兵的鲜血染红了福洪桥的石阶,染红了碧澄的后港河。
由于“红”和“洪”谐音,从此人们就把福洪桥称为洪(红)桥,用以纪念壮烈牺牲的太平军士兵。一百多年过去了,洪桥的名字仍然在流传。
贞丰桥
贞丰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由于安昌古名贞丰里,以里得名,为贞丰桥。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重修,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如今拱洞完整,磨石斑驳,石隙间伸出枸杞枝,风貌如初,整治修后傲然跨河而立,呈现一派古意。桥北西侧,曾开设德记酒店,地处桥旁与闹市中间,顾客把酒临风,看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也曾经是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聚会的地方,人称“迷楼”。贞丰桥和迷楼现仍保存如初,一桥一楼,相得益彰。
双桥
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安昌门票
如只游古镇,则无需买门票。不过里面有6个展览馆,如绍兴师爷纪念馆、安昌民俗风情馆、中国银行旧址等,联票35元。
单票师爷纪念馆门票10元,民俗风情馆5元。
古镇的河道里还有乌篷船可以坐,单程10元/人,双程20/人。

F. 远近闻名的浙江安昌古镇有什么特色景点呢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坐落着一座古镇,是绍兴的四大名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江南水乡独有的特色,每年的腊月风情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座古镇就是安昌古镇,被看作是绍兴师爷的故乡,可谓是远近闻名。


石雕馆则展现了从唐代开始到近代共200多件石雕作品,它们纷纷造型独特,形态各异,尽显古代艺术之美。人们都说绍兴师爷大都出自安昌,师爷馆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河道两侧还分布有很多师爷故居,突出了在封建时期社会上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除了这些古建筑外,古镇的风俗人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如果你来到这里,必然会被这里的一切事物所吸引。浙江最原汁原味的古镇,绍兴师爷的故乡,景色不输乌镇。不知你对安昌古镇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足迹。

G. 安昌古镇好玩吗

浙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县,是一个具有千年历版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权
古镇保存有数里长的依河古...安昌古镇交通
自驾车从沪杭甬高速公路柯桥路口下,约5公里到安昌镇。乘公交车可从绍兴客运中心或汽车北站乘坐安昌...

H. 安昌古镇在什么地方距杭州有多远值得去打卡么

说起古镇我们知道古镇历史悠久给人一种古老祥和的感觉。很多人来到古镇都会有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中国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古镇,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一座距离杭州40公里不要门票的千年古镇。

除了水上婚礼,安昌古镇中的小桥也非常的有特色。要说最能体现古建筑魅力的便是这里的桥了。这里的桥各式各样,多姿多彩,有的单拱撑起整个湖面,名为拱桥。有的桥上面盖有亭子,名为亭桥。还有的则是一条长梁,名为梁桥。这里的桥古朴典雅,非常富有诗意。让人不禁感叹,一座桥便是象征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很想到安昌古镇游玩一番呢?且不说景点如何,就凭门票免费也要来看看呦。

浙江最具生活气息的古镇:水上婚礼引人注目,距仅杭州40公里

I. 安昌古镇的主要景点

城隍殿对面是倚河而建的戏台,上有清雍正乙己年(公元1725年)“古今鉴”匾额。城回隍殿建于明朝晚期,答殿宇轩敞,前后三进,建筑雄伟,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头进五间,山门石柱刻联: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乘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正殿三间,殿宇高大,屋脊饰“云龙”,中置铜镜,两旁“国泰民安”四字,翘角飞檐,檐下悬立花边直式蓝底金字“勒封永镇侯李”直匾。殿内石柱下鼓石、浮雕精细。左右大柱上有双龙作舞爪悬空盘旋状。殿正中置方桌,上坐城隍“永镇侯李”;旁有其子行宫坐像,塑像威严、正气凛然;殿旁倚墙有待从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