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古镇
A. 高淳老街具体来历,古今变迁,名字来原
高淳老街又称高淳淳溪老街。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是高淳的商业中心。是中国古街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老街以古老和奇特而闻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街原名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大街”。日军侵占高淳后,改称“和平街”。日本投降后,复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间,又将其更名为“东方红大街”。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又重新复名“中山大街”。
始建于明代,为淳溪古镇的主要商贸街道,因成一字型,俗称一字街,东西全长800多米,两旁建筑为砖木结构,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层。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风貌,又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1984年,高淳县人民政府将老街原貌保存较好的长345米片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东自东门桥,西止通贤路,南到官溪路,北达县府路及江南圣地。
老街以古典建筑而著称,街中的店铺一般都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衍、镂窗齐全,造型别致,古朴华丽。由于明清时期有大量商贾来自皖南徽州地区,故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徽派特色,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铺墁、两侧用青灰色石灰岩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分布在景区的“乾隆古井”、“关王庙”、“土地神楼”、“道教神像”、“高淳民俗馆”、“杨厅”、“耶稣教堂”以及周边的“保圣寺塔”、“聚星阁”等景点,都各具特色,内容极其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例如在“高淳民俗馆”内展示道教神画像。保存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依然清晰完好,依然色彩绚丽。再如陈列在“高淳民俗馆”内的砖雕石(木)刻,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布局合理,神态逼真,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B. 高淳老街有些什么特色
高淳老街又被称作为:高淳淳溪老街。它的位置是在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内,是高淳最繁华的地段容。是至今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
老街以明清的古典建筑而著称,街上的店铺都是楼宇的双层砖木的结构,斗拱、挑檐等等,都把老街的独有的特色和特点体验的玲离尽致。
C. 南京高淳古镇怎么样
高淳老街又叫淳溪老街,位于高淳县的淳溪镇。是中国古街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近些年来,通过不断修缮和改造,使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风貌,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老街旁有一条美食街,沿街的饭店都极具古朴典雅的特色。我们选择了一家六朝居大酒楼,这家酒楼专门接待旅行团,装饰的古朴生香。老街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全长345米。老街以古典建筑而著称,街中的店铺一般都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衍、镂窗齐全,造型别致,古朴华丽。由于明清时期有大量商贾来自皖南徽州地区,所以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徽派特色,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铺设、两侧用青灰色石灰岩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整条街面颜色鲜艳,整齐美观。分布在景区的“乾隆古井”、“关王庙”、“土地神楼”、“道教神像”、“高淳民俗馆”、“杨厅”、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 “耶稣教堂”“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以及周边的“保圣寺塔”、“聚星阁”等景点,都各具特色,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高淳民俗馆”内展示道教神画像。保存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依然清晰完好,色彩绚丽。还有陈列在“高淳民俗馆”内的砖雕石刻和木刻,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布局合理,神态逼真,唯妙唯肖,巧夺天工。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司令员于1938年6月亲率新四军一支队东征路过高淳时,曾在位于老街中段的“吴氏宗祠”内设立了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陈司令员在高淳逗留期间,做了大量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并留下了“东征初抵高淳”的壮丽诗篇。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进。,第一进是戏楼,楼上"观乐台"(戏台),楼下是通道 ,台前是露天剧场,能容纳千余观众。第二进叫享堂,现在作为展厅,陈列的历代砖、石雕刻,技术精湛,价值很高。第三进是祭殿,现在也作为展览厅使用。三进一进比一进高,飞檐翘角,风姿卓越。
走在老街上,恍如穿梭在历史的光影中,一步一步的踏在青石板路上,时光倒流成历史的尘埃。街两边特色的铺子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古玩铺子,土产商店,还有传承百年的糕饼坊,糕饼坊外飘散着甜润的香气,忍不住停下脚步,询价购买了一些。偏爱甜食的人可以买些带回去,香糯软甜的糕饼,也很适合老人和小孩的口味。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挂在店铺门口的那些风干的腌腊,油亮的腌腊让人垂涎欲滴,最为奇特的是,这些腊翅和鸭爪都是用鸭肠缠绕起来腌制晾干的,先前乍一看以为是细麻绳,差点闹了笑话。有店家在门口蒸熟来卖,买了几只,吃到口里,满嘴生香,回味无穷。隔壁店铺里摆满了绣着各式图案的绣花鞋,脑海里即刻浮现了一个穿着绣花鞋,背着竹篓,扎着花头巾,从田野里归来的小姑娘,充满了乡土气息的画面。三三两两的游人,都以闲适的姿态缓步行走张望,忽然听到一阵叮叮咚咚的声响,循声找去,原来是一家做木雕的铺子。做木雕的师傅低着头专心致志地雕花,只见敲敲打打间,花朵的轮廓顷刻显现出来,让人感叹造物如此手巧。这个时代,纯手工制造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做手工的传承人也为数不多了。有多少人能忍的了漫长的寂寞,还有枯燥和繁琐,埋着头,一凿一凿刻下去,把光阴和青春都雕刻成一幅幅作品,经年累月的循环往复呢。现在的人,已经太浮躁。在老街上行走,时刻感受到的,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沧桑。相比拥挤的城市,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所以成就了老街上人生活的现世安好。老街逛一圈回来,只用了一个小时多点,在大门口集合,大家摩拳擦掌的准备飞奔下一个目的地,溧水县的傅家边。此行的重头戏,摘草莓。傅家边在溧水县境内,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草莓基地观光园,到草莓上市的时节,很多周边的游人会慕名过来买草莓,最关键的一点是,你可以自己下到草莓田里亲自采摘。在草莓大棚地的门口领了个纸箱,大家分散开来,埋着头,一心一意的摘起来。一垄一垄的草莓被一道道细长笔直的排水沟分隔开,排水沟里有些泥泞。踩下去就会陷出一个浅浅的脚印。鲜红的草莓掩映点缀在碧绿的草莓叶下,你得弯下腰拨开草莓叶仔细寻找,有的草莓藤挂在沟垅边很轻易地就可以摘到,看准了,只要用指甲尖轻轻一掐,很容易就摘了下来,还有贪吃的忍不住一边摘一边往嘴巴里丢,鲜甜多汁的草莓融化在嘴里,顺着喉咙下去满满都是草莓的香甜。不知不觉就摘满了一箱,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了又大又红的草莓,还是会停不了手忍不住摘下来。出了草莓基地,马路边上有很多卖草莓的摊位,摊位上的价格要比自己采摘的草莓要便宜一些,自己摘的价格稍微贵一点,却可以感受到摘草莓的乐趣,如果你想吃现成的,那就随便找个摊位买一些也行,都是新鲜采摘的。摊主都很热情。价格基本都一样。有些摘的意犹未尽的出来后又围在摊位前,一哄而上几下就瓜分一整篮。回城的大巴上弥漫着草莓的香味,一箱箱草莓满满当当的塞满了行李架,每个人都满载而归。连夜晚做梦,居然还在贪婪地采摘草莓。
D. 高淳老街要门票么
高淳老街不要门票,是免费的。高淳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又内称淳溪老街,是容高淳的商业中心,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有“金陵第一古街”之称。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老街东西全长800米,宽4.5-5.5米不等,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两旁建筑为砖木结构,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层。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风貌,又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聚财的思想,平面形状为兜钱状弧型,寓意将财富收入兜中。
(4)高淳古镇扩展阅读
高淳老街风景:
1,关王庙
关王庙位于南京市高淳区高淳老街,是道教关王庙,江南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
2,乾隆古井
乾隆古井位于南京市高淳区高淳老街,又名“中街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井口直径0.55米,原井深三丈,现井深6.3米。
E. 高淳老街的由来或来历
高淳老街的由来:
古时候陆上交通不方便,而水上运输却十分发达,并且凡是临近码头、港口的地区都较为繁荣,高淳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淳溪老街就紧靠高淳当时最繁忙的一条漕运通道官溪河,在宋代,官溪河码头停靠的船只长达数里,历来是与芜湖、无锡齐名的米市之一。
官溪河上通芜湖、安庆,下达苏州、杭州,是太湖水系中苏杭地区通往长江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距离最近,也是最安全的咽喉水路。
码头上南北货物繁多,东西客商云集,成为商业活动频繁之地。因为老街商业的繁荣,为商业活动提供服务的其它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明清时代,老街已日臻完善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集商贸、饮食、风俗为一体的商业街市。
(5)高淳古镇扩展阅读:
高淳老街始建于明代,后经明清两代500多年的不断添砖加瓦,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条长800余米的街道,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街,有着金陵第二夫子庙、金陵第一古街的美誉。老街两侧分布着成片的明清建筑群,老街东西全长800余米,因呈一字形,又被称为一字街。
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造型既有皖南徽派风貌,又具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充满了古色古香的味道。比较有特色的是,老街道路中间是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
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色调和谐,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坚固耐用。
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现存300多间商铺,呈合面式店房,建筑为砖木结构,上下二层,只要经营当地特产,很少能看到旅游纪念品,少了浮躁的商业气息。
F. 高淳老街好玩吗
游客十来一的时候还蛮多的,最自好双休日去,那时候没什么外地人,基本是高淳人。老街对高淳人来说没什么意思,不过有许多好吃的小吃在老街上能吃到,到了老街最好去湖滨广场玩玩,那儿景色还不错。对了,在老街玩如果你会说高淳话可以不付门票。
G. 目前高淳老街的游客多吗,现在那边好不好玩
游客十一的时候还蛮多的,最好双休日去,那时候没什么外地人,内基本是高淳人。老街对容高淳人来说没什么意思,不过有许多好吃的小吃在老街上能吃到,到了老街最好去湖滨广场玩玩,那儿景色还不错。对了,在老街玩如果你会说高淳话可以不付门票。
H. 高淳老街的历史沿革
高淳老街是南京著名旅游胜地,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商业中心,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为省级文保单位,因位于高淳区淳溪镇,故而又称淳溪老街。
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高淳老街始建于明代,为淳溪古镇的主要商贸街道,历经明、清两代500多年的不断建设,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最初为1135米)的商业街,高淳老街不仅水路运输方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且周围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高淳老街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东西全长800多米,宽4.5-5.5米不等,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坚固耐用。
老街现存有314间店铺,均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层,挑檐、斗拱、垛、墙、横桁、楼窗,风姿古朴,造型别致,多为明清所建,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风貌,又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
老街原名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大街”。日军侵占高淳后,改称“和平街”。日本投降后,复名“中山大街”。“文革”期间,又将其更名为“东方红大街”。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又重新复名“中山大街”。
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1984年,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将老街原貌保存较好的长345米片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东自东门桥,西止通贤路,南到官溪路,北达县府路及江南圣地。通过不断修缮和改造,禀承“修旧”如旧原则,使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风貌,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I. 高淳老街有什么
高淳老街的特色商品名闻遐迩。老街的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专 高淳老街
产品属有大众布鞋、羽毛贡扇、珍珠饰品、玉泉炻器、香干豆腐、风味糕点、云溪香鹅、固城湖螃蟹等等,其中以羽毛贡扇最负盛名。明嘉靖年间,高淳羽扇传进皇宫,深得皇室青睐,成为皇室贡品。1951年,高淳制扇艺人为了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对羽扇行业关心和支持,挑选最好的羽毛雕翎,精心制作了四把宝剑式象牙柄的大型羽扇,分别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此外,老棉布鞋也是高淳老街著名特产之一,就连世界钢琴大师理查德先生也慕名前来购买高淳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