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名胜古迹
㈠ 我国哪些古代建筑充分显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基本所有的古建筑都可以体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㈡ 是我国戎识人类建造师尚德一件一象棋技艺还知道哪些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名胜古迹长城
可以写本人
㈢ 我国十大名胜古迹是什么
十大风景名胜为:西安兵马俑, 台湾日月潭,万里长城,安徽黄山,长江三峡,杭州西湖, 桂林山水,北京故宫,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
安徽黄山: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㈣ 你能写出几个表现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名胜古迹吗
万里长城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宫 苏州园林 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秦陵兵马俑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姘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 宫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 宫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 宫 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 宫 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 宫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 宫 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
㈤ 十大名胜古迹是那些
中国拉萨布达拉宫
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http://cimg2.163.com/cnews/2006/8/30/2006083009524702fe9.jpg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落差20米,宽达300米,是九寨沟众多瀑布中最宽阔的一个。
藏语中诺日朗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经瀑布的顶部流下,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南端水势浩大,寒气逼人,腾起蒙蒙水雾。早晨阳光照耀下,常可见到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这一片飞瀑更加丰姿迷人。
瀑布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台,站在台上,瀑布全景尽收眼底,秋季时,瀑布的三百米飞流在秋色、云雾的衬托下,化成了一幕波澜壮阔的画面。
返回
【诺日朗瀑布传说】
瀑布顶部平整如台,传说以前这里没有瀑布,只有平台。一年,远游归来的扎尔穆德和尚带加了贝叶经、铁犁铧和手摇纺车。联盟美丽的藏族姑娘若依果很快学会用纺车纺线。她把纺车架到三沟交界的平台上,让过往的姐妹们观看、学习,人们便叫这里为“纺织台”。凶残的头人罗扎认为她在搞歪门邪道,一脚把她和纺车踢下山崖。立刻,山洪暴发,把罗扎和帮凶冲下悬崖,纺织台就成了今天的瀑布。
http://www.cnnb.com.cn/new-gb/pic/0/00/14/99/149945_997131.jpg
卡帕多细亚的岩窟群
卡帕多西亚的岩石群像一组幻景造型,有的形如磨茹、有的形如竹笋、有的形如带贝雷帽的烟囱。世界奇景虽多,但能与卡帕多西亚的岩群*美的却是屈指可数。这奇景是火山灰和熔岩风化所成。置身于这童话般的自然奇景之中,让人感叹造物主的伟大。这里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的另一个理由是岩石上的窟穴集落,那是土耳其的初期基督教徒们为躲避罗马帝国的弹压和阿拉伯人的迫害而逃避到这里挖穴掘洞建造的教堂和生活场所。精致的拜占庭(Bvzantine Style)建筑风格的教堂内绘有壁画,有些窟穴深达八层,纵横交错,规模犹如地下城市。6至7世纪洞穴居民达6万人之多。基督教徒的苦难历史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http://bt.xinhuanet.com/2006-04/25/xin_520403251028156554513.jpg
克久拉霍的性雕塑
庙外墙壁上的雕塑是克久拉霍最著名的文化遗产,写实的手法表现了昌德拉时代的宫廷生活和平民以及士兵的各种活动。所有的浮雕中,表现男欢女爱和人体艺术的作品占了大多数,这在宗教建筑中是极其少见的。我们在参观了许多印度教神庙后,并通过导游的解释,我们才知道印度教是崇拜包括生殖器在内的多神崇拜的宗教。在有些印度教寺庙里,我们可以看见巨大的湿婆神的灵根耸立在庙中,让信徒们参拜。因此一千年前的克久拉霍出现如此多的宣泄性欲,露骨描绘各种性生活的雕塑作品就不足为奇了。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11-05/1162739628_3283.jpg
萨那老城
萨那老城位于海拔2300米的高原地带,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已是阿拉伯半岛东南部乳香交易商道上的重要商站。乳香在古代是一种价比黄金的焚香料。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受外民族和周边强国入侵,加上印度洋贸易的日益活跃,交易商路也转向外线,该城随之衰落。但是,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从而成为阿拉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20世纪中叶作为也门首都的萨那城在扩建时,老城大部分被拆除,七座城门仅保留一座“也门门”作为历史的见证。老城内住宅的构造长期不变,一楼是家畜的饲养场,二楼是工具和农具的保管场,三楼是食品仓库和佣人的住所,四楼是家里所有成员沟通的起居室,女人和孩子们住在五楼,最上一层是男人专用的房间。
http://big5.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965/20040318/images/102076_snlxx.JPG
泰姬.玛哈尔陵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wyichan/406752.htm
吴哥窟
吴哥窟:是对吴哥古迹群的统称。这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的城市,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公元802年,国王贾亚瓦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在洞里萨湖北岸兴建首都,定名为“吴哥”。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以及精神中心。公元1431年,泰国人入侵高棉,高棉人被迫离开吴哥,在金边建立了新的首都,从此吴哥湮没在丛林之中,被世人遗忘。直到1860年,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莫哈特为了收集植物标本来到暹粒,吴哥城才得以重见天日。从那以后,吴哥的发掘和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而对吴哥的掠夺和偷盗也没有结束。
http://www.williamlong.info/google/upload/096_1.jpg
耶路撒冷就城及其城墙(哭墙)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教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
http://www.nre.cn/readarticle/upload/mulu/11/200382916596502.jpg
也门希巴姆老城
1982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的一片高层建筑群给人一种海市蜃楼般不可思议的感觉。那简练的外观,雷同的造型不由让人联想到纽约的摩天大楼。这些用土坯为建材的建筑群高达30米,在中世纪来说的确堪称高层建筑。
具考证这种高层建筑的由来是传统家族制度的产物。当时家族分家后一般不在外面新盖房屋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来的房屋顶上加层扩建,从而逐渐形成了这种高层建筑。每栋建筑为5层或8层结构,总共有500多座,居住有7000人左右。高楼的1、2层房间大多没有窗户(1层养家畜,2层作仓库),3层以上供人居住。屋顶和顶楼都涂有雪花石膏。
这种涂白实际上对建筑物起到了保全作用。设想如果没有每年一度的涂白,300年前建造的房屋可能早已被侵蚀掉了。现存的建筑多为100年前或300年前建造的,最古老的还可追溯到10世纪。
http://www.kaoiki.com/pic/place/10.jpg
中国万里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 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 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 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 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 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 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 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 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 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 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 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 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http://img1.qq.com/news/20051231/2952366.jpg
㈥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简介
胜古迹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因触景生情而兴致大发,欣然而命笔。 这些楹联,或镌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以抒发兴致和情怀,他们留下的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是游人吊古凭史的场所,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世世代代为人所称道传颂。名胜联就创作手法而言,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 比如: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这是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的一生,值得称赞的地方很多,但楹联的作者撷取典型的事例,利用短短的七字联,像漫画一样,略勾勒几笔,便将大诗人描绘到神情毕现的程度,全联句短意长,对仗工整,遣词高妙,实为大手笔之作。 再看下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这是陈毅同志为杜甫草堂所撰楹联,乃集杜甫诗句而成。他还独具匠心地加上一段跋语:“此杜诗佳句,最富现实意义,余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赞之。”可谓别出心裁,富有新意。 黄鹤楼有一佳联更令人叫绝: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化鲁班筑黄鹤楼、吕祖吹箫跨鹤的民间传说,兼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于一炉,形象地描绘了黄鹤楼美丽、壮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请看下联: 心在汉宝,原无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不敢开罪当地豪绅,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1年1月发行《三国》邮票第二组“隆中对”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湖北襄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顾嘉蘅的题联,真不愧为名联绝作。
编辑本段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评选出中国10处最佳风景名胜区。 它们是:
万里长城
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 长城
城,九门口长城等。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昌平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内,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共有敌台22座。这里自然风景优美,绿树成荫,四季景色怡人。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内,由戚继光督建,是我国唯一一处保留明代原貌的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共有敌台20座,至今保存完好。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的山海关是长城东端起点,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1年),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城高14米,厚7米,防御体系相当完整。登上城楼,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大海和蜿蜒的长城,景色雄伟。 嘉峪关:明代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则是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现在看到的城关以内城为主,由黄土夯筑而成,外面包以城砖,坚固雄伟。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桂林山水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 桂林山水
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 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们所说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桂林其他县区也有数不胜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前去浏览,龙脊梯田、兴安灵渠、资江漂流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最佳旅游时间 桂林的纬度比较低,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体上来说,桂林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到桂林旅游,最佳季节是在每年4-10月份,在这个期间会有“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也是旅游的高峰期,气候适宜的桂林会有很多的游客,房间的预订和交通也进入高潮,价格比平时有所上涨,所以最好避开这个时间,选择一个淡季出游,细细体味这天下美景。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 杭州西湖
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西湖多数水域处于富营养状态,小南湖和三潭内湖已接近富营养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过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温17.6℃,最高10月 28.6℃,最低3月4.0℃,无湖冰;80年代初鱼类有51种,分属10目16科43属,鱼类来源有:(1)固有野杂鱼;(2)钱塘江带入鱼类;(3) 人工引进驯化的养殖鱼种,养殖鱼类成为优势西湖最主要的放养鱼种是鲢和鳙,两者占总放养量的75%~80%;其次是鲫、河内鲫,其他养殖鱼类还有团头鲂、细鳞鲴、圆吻鲴、以及鳗鲡等,为保护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养草鱼和青鱼,西湖还有少量。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 ○ 玉皇飞云 ○ 吴山天风 ○ 阮墩环碧 ○ 满陇桂雨 ○ 龙井问茶 ○ 九溪烟树 ○ 黄龙吐翠 ○ 虎跑梦泉 ○ 宝石流霞 ○ 云栖竹径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 北京故宫
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世界之最。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姘妃居住的东西六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出于防御的需要,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 宫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 宫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 宫 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 宫 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 宫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 宫 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故宫 储秀宫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 故宫 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 故 宫 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 苏州园林
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安徽黄山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7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 安徽黄山
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长江三峡
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西起四川 长江三峡
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三峡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峡谷东口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 台湾日月潭
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 承德避暑山庄
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秦陵兵马俑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其位于秦始皇 秦陵兵马俑
陵园东侧1千米处。这就是震动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㈦ 除过长城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智慧和力量的名胜古迹
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评选出中国10处最佳风景名胜区。
它们是:
万里长城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宫 苏州园林 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秦陵兵马俑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兴,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心殿,其后即为姘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 宫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 宫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 宫 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 宫 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 宫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 宫 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故宫 储秀宫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
故宫 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
故 宫 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编辑本段五、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编辑本段六、安徽黄山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6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编辑本段七、长江三峡
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三峡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峡谷东口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夔门位于瞿长峡
编辑本段八、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陈书游湖,也说是“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曹族人的聚居地。相传日月潭之发现要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义县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寻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面前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这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屿”。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曹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义乘搭专线汽车运往,只需一个多小时旅程。环湖建有游览公路,道旁绿树成荫,宜行宜憩。但多数游者仍喜学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风景点去充分领略湖山风情。
九、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十、秦陵兵马俑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其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千米处。这就是震动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米,是一位农民打井时挖出的。2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米2,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米2,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
09-11-21 | 添加评论
0
srq1987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古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24代皇帝的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宫殿的群体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被例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的万里长城,它体现了我们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兵马佣
兵马佣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的皇陵,修健了36年之久,是一座雄伟的地下皇宫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白帝城,全长204千米,称峡江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古北外,又称热河行宫,健于清朝是皇家别园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因为多玉桂树而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为与杭州西部,又称西湖子,风景秀丽,具山水之胜,园林之美
黄山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它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华山之险,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布等
㈧ 名胜古迹
万里长城
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6700公里,约有1.3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了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10余公里处建造一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20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在门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
北京故宫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区,有一组红墙、黄琉璃瓦的宫殿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朝代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先后经历了24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宫殿。过去这座宫殿属于封建帝王的宫殿,而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博物院,称为故宫博物院,是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著名名胜古迹。
故宫从天安门和端门开始,一直沿笔直大道向里去,不远就是午门,这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也叫五凤楼。紫禁城的城池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面就是午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北面是神武门。在紫禁城的城池四角,各有一座造型奇巧的角楼。整个皇城为一长方形城池,周围宫墙长约3公里,墙外有宽达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森严壁垒的城堡。紫禁城内宫殿重重迭迭,布局严谨,造型各异,各式宫殿约有890座,房屋187万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过了午门,经过太和门就是紫禁城的中心,这里就是著名的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两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为三层,每层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台基四角下面伸出许多白玉石龙头,是台基的排水处,每当下雨时,积水便从龙头口中流出,就好像千百条龙头在喷水一样,景观奇美,是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全部宫殿可分为两大建筑群,前面为“外朝”,后面为“内廷”。外朝则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两边有文华、英武两殿,是皇帝主持朝政、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内廷是以乾清宫、交泰宫和坤宁宫为主体,以东西六宫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居住与游玩的地方。
外朝的太和殿处于故宫的中心部位,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殿堂宽达28米,长63米,面积约2370平方米,是故宫中最大的宫殿,也是全国最大的木结构的大殿。在蔚蓝色天空下,阳光普照金黄色的琉璃瓦顶,显得格外辉煌。
太和殿的正面有12根红色圆柱,殿内有沥粉金漆的木柱和殿顶金漆蟠龙戏球大藻井;殿内正中央有一座两米高的朱漆木台,台上是金缕、金漆雕花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皇帝坐在宝座上,显出天子的威严与“金銮宝殿”的华贵。太和殿的金锁窗、朱漆门,同汉白玉台基相互辉映,色彩绚丽,雄伟壮观,令人赞叹。太和殿后为中和殿,是一个鎏金宝顶亭子形方殿,殿内有两乘八人抬的云龙肩于舆,是皇帝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接受司礼官员朝拜的地方,有时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中和殿后即是保和殿,这是皇帝赐宴和科举殿试的处所;清代每年除夕皇帝大宴群臣时也在这里举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宫殿宏传,巍然屹立,显示出帝王皇权的威严。
内廷的前面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日常政务活动的地方。殿内也设金銮宝座,皇帝可在此举行内廷典礼、批阅奏章和引见官员。宝座上方高悬“正大光明”金字牌匾。清代从雍正开始,为了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之争,将传位的诏书事先写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等皇帝死后再把它取出打开,宣布传位给谁。乾清宫后面为交泰宫,是皇帝过生日、接受群臣贺礼的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代表封建皇权的25颗宝玺也收藏于此处。交泰宫后为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室;到了清代时改为皇帝结婚的洞房或祭神的地方。内廷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为“后三宫”,其布局与前三殿基本一样,只是严肃气氛减少了些,建筑上的彩画图案也有些变化;前三殿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图案增加,如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凤凰牡丹等。东西六宫则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地方,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之处。现在这里已成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集中展出了宫内收藏的珍贵绘画、陶瓷、青铜、工艺品等等。
故宫除了是宏伟壮丽的古代宫殿建筑以外,还是一个古代文物的宝库。现在故宫即为故宫博物院,院内收藏各类文物就90多万件,主要有绘画、书法、雕塑、铜器、陶瓷、刺绣、织锦等;还有明清两代的原物900多万件,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宝贵财富、无价之宝。例如,绘画馆内就有大量的古代名画。从隋、唐宋、元到明清历代的宫廷和民间画家的作品中,有许多都是稀世珍宝。陶瓷馆中五颜六色,美不胜收,有许多各代出土的陶瓷珍品近千件,如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汉代的陶器,唐代的三彩陶马、骆驼,宋代的青瓷、白瓷,以及元、明、清各代的各色彩瓷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珍宝馆真像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世界罕见,是无价之宝。看到这样的文物,可以使人们真正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为世界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奇迹,为人类做出过宝贵的贡献,值得自豪、值得珍惜、值得发扬光大。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黄山,千峰竞秀,万壑流云,尤以松、石、云、泉闻名于天下,被誉为中华大地上的“黄山奇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过黄山之后曾做出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评价,其意是说,去游览过泰山、华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后,就不去看别的山了;如果去过黄山以后,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一位外国友人游过黄山以后,赞誉黄山风光:“黄山风景居世界风光之冠。”
黄山山区面积广大,方圆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嶂,峰峰相连;有名的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高耸入云,屹立于黄山中部,为黄山风景区的三大主峰。这几座山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峰高险峻,气冠群山。在三大主峰周围环峙着千峰万壑,有名可指的景点130多处,著名的有两湖、三瀑、十二泉,潭水二十个,溪水二十四处,大小山峰七十二座。黄山风景区内群峰挺拔,松石百态,泉潭相连,争奇斗胜;大自然的神功奇力,造就了黄山独具魅力的奇景,这里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大奇观,被称为“黄山四绝”。
登黄山南部的玉屏楼,顺山路向上攀登,路过慈光阁,再上半山寺,经过“一线天”就能看到玉屏楼;只见文殊洞顶、玉屏楼旁的悬崖边上,有一棵姿态秀丽、古朴苍劲的千年古松,它就是中外驰名的黄山迎客松,它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伸出有力的“胳膊”欢迎四方来客,这是黄山美好的象征。像黄山这样的奇松,其他名山中是不多见的,但在黄山这样奇特的古松也还不少。黄山有十大名松,如牛鼻山下的蒲团松,团团稠密,尤如和尚参禅的坐垫,可在上面盘腿习静;始信峰边的黑虎松,躯干挺拔,枝繁叶茂,傲立山间,俨然是一只黑虎的化身;石笋峰旁的卧龙松,横卧石壁,角崭须张,活像一条将要游飞的青龙……还有许多有名的奇松,如象征着团结友好的姊妹松、陪客松、送客松、团结松;象征刚毅勇敢的探海松、霸王松;以珍禽异兽为名的凤凰松、麒麟松、龙爪松等等。这些奇松不仅形态奇美,而大多悬附、屹立于奇峰怪石之上。每当阵风一吹,摇树动影,“迎听风声如笛,远闻松涛似海,”给黄山风景区带来一种独特的声色之美。
黄山除了奇松就是怪石,有人说黄山是一个奇峰怪石的世界。由半山寺向东攀登,就可见到天都峰,这是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陡峭壁立,高耸入云,高峰上有一巨石,开头好像一只大公鸡,据说它叫“金鸡叫天门”。如继续向前攀登,到了蟠龙坡上,回头再看,天都峰上的“大公鸡”已经不见了,它却变成了五位扶肩携手的老人,叫做“五老上天都”。原来黄山的怪石是随不同方位而变化,就是说旅游者站在不同角度去看这些巨石,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怪石”被称为一绝。黄山的怪石、奇石、巧石,遍布各峰顶、山腰、峡谷。由于黄山岩石久经风化,岩石形状各异,或圆曲方直,或断裂纵横,其形态多样,如笔、如笋、如刀、如林等,形似人物、鸟兽,如雕如塑,妙趣横生。
登上海拔1700多米的玉屏楼,站在文殊台上,四面望去,东面是天都峰和耕云峰,北面是莲花峰、莲芯峰,周围大小峰对峙辉映,山间云雾飘浮,峰峦时隐时现,景色奇美壮观。去黄山必到天都峰,常有人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登天都峰最为惊险的一段,叫“鲫鱼背”,是绝壁上一段豁口,宽度只有一米左右,是一段长达10多米纯石向上隆起的峰岗。像大鲫鱼露出水面的脊背,脊背的两侧为万丈深渊。登天都峰走过这段石脊,不免会有些胆战心惊的。登上天都峰极目远眺,只见那上山的小路,就像一条绳梯悬挂在悬崖绝壁上;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云山相接,江河一线,确为奇景。
莲花峰矗立于天都峰的北面,为黄山最高峰,海拔1873米,它主峰突起,周围山峰簇拥,若从远处看它就像一朵初开的莲花,仰天怒放。莲花峰北面是光明顶,海拔1841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这里是看日出、观云海的胜地。从峰顶望去,只见云雾弥漫,整个山区就像一片茫茫大海,唯有一些高山之顶露出云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岛,这里就是天海。如果在早上到峰顶观日出,景色十分壮观,只见那天壁上显现出一片玫瑰色的晨曦,一会儿就会金光四射,一轮红日从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红了茫茫云海,重重秀峰也变为红色。云海茫茫,无边无际,绮丽多姿,变幻无穷,这种景象是黄山特有的云海奇观。黄山云海广大,它“五海”相连,遍布前后山群之中。白鹅岭以东为东海,可在东海门观看;丹霞峰与飞来峰以西为西海,可在北海宾馆的排云亭上观看;天都峰、莲花峰以南为南海,可在玉屏楼观看;丹霞峰、狮子峰与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可在清凉台观看;光明顶前东南为天海,观看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光明顶了。
黄山的松奇、石奇,不算奇,主要是泉、瀑、潭、溪之美点缀其间。只要进入黄山的怀抱,随处可见泉、溪涓涓细流,叮咚动听;有的泉水则是从高山岩壁之间骤然流出,形成一落千丈的瀑布。著名瀑布有百丈瀑、九龙瀑、人字瀑等。山泉从紫云峰、天都峰流出,奔腾于百丈悬崖,形成百丈瀑;在香炉峰与罗汉峰之间,飞瀑九折而下,每折必落一潭,瀑折为九,如九条白龙,气势雄伟,所以叫九龙瀑;在紫云峰与朱砂峰之间,清泉分左右两边沿壁下泻,形成“人”字形流下,故称为人字瀑。
黄山山美景奇,称为“四绝”,有人把它概括为:山峰峻峭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峰苍郁稠密,千姿百态;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维肖;流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味,可饮可浴。也有人说黄山之美,具有名山之优。它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怪石,又有桂林山水之美,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闻名于天下的风景旅游胜地。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这里地势高峻,群山环抱,气候宜人,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行宫。承德南部距北京城较近,北面又靠近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义。这里还兼备草原、河川、峡谷、温泉等有利的地理条件,这是清代皇朝联系北部蒙古等少数民族各部盟主,巩固北部边防,以及皇室北巡出猎活动最为理想之地。因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地兴建热河行宫,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全部峻工。热河行宫占地面积约564万平方米,各种建筑物110多处,宫墙蜿蜒起伏长达10公里,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家宫苑。热河行宫背山面水,山峦起伏,草木葱郁,宫殿亭阁掩映,湖沼洲岛错落,风光十分旖旎。行宫建筑规模之大,占地面积之广,工匠工艺之巧,都是堪称我国最为著名的、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由于这里六月无暑,九月生风,清康熙帝在正宫主殿前的午朝门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名号。
避暑山庄整个建筑群,分为宫殿区、苑景区和外八庙三部分。宫殿区主要包括东南部的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等四组宫殿。正宫是清代皇帝举行盛典之地,颇有北京故宫的模式;此殿全部采用楠木建造,不用彩绘,芳香浓郁,殿前庭院有参天古松,更显得威严。清代皇帝留驻山庄时,接迎少数民族王公、各国使节,以及其他重大典礼等,都在这里进行。正宫后廷为皇帝的寝宫,其主楼为“烟波致爽楼”,楼殿有七间,宽阔敞亮,室内布置精巧富丽。每当春夏之交或雨过天晴时,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康熙赞许山庄“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松鹤斋在正宫的东侧,是皇太后和嫔妃们的寝宫;这里的宫殿主要有门殿、松鹤斋、绥成殿、乐寿堂、畅远楼等,自成格局,但与正宫相比其规模要小些。松鹤斋的后面是万壑松风,在正宫的北侧,主要由万壑松风、鉴始斋、静佳室、颐和书房等组成,为宫殿区中最早的一级建筑;这里建筑布局灵活,颇有南方园林的特点,周围古松很多,故有此题名。万壑松风为正殿,风景优美,康熙、乾隆有时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文武百官,或欣赏湖光山色、风光美景。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由长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脉,形成的高山峡谷,从四川奉节县白帝城开始,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止,全长约200多公里,成为中国著名的长江峡谷景观。自西向东分为三段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因而得名“三峡”。长江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山高谷深,崖壁陡峭,江水湍急,群峰竞秀,云雨变幻多姿,成为中外驰名的峡谷风景区。长江三峡可以说是大自然对江山创建出的奇特美景,它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又有黄山之神奇,庐山之变幻等多方面景观,并以山河雄奇壮美、峰石林涧幽深而闻名于华夏。
长江三峡之首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到巫山大溪镇,峡长约8公里,峡谷深而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是长江航道中最为狭窄、形势最为险峻的一段。奉节古称夔州,这里有诸葛孔明的“八阵图”、刘备托孤的永安宫、公孙述称帝的白帝城等古迹。在峡口山崖绝壁上刻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赫然醒目,说明这里的奇观。当航船随江水推波涌浪冲出奉节时,船上的人们好像行立于水上,大有“峰与天关相接,舟从地窟而行”之感。瞿塘峡中主要景观有:粉壁石刻、倒吊和尚、孟良梯等。“粉壁石刻”在孟良梯旁,横延100多米,上下高数十米,为宋代以来名人题刻,行、楷、隶、篆一应俱全,风格各异;其中南宋赵公硕书写的“宋中兴圣德颂”,行草端庄凝重,距今已有800多年,具有文物价值。“倒吊和尚”在孟良梯以东,是一块倒悬的钟乳石,石上长满青滕、小树、杂草,远远看去好像一条绳索捆着一个光头和尚,相传他是奸臣潘仁美派去看守杨继业遗骨的,被孟良捉住吊起来惩罚示众。孟良梯在峡南岸白盐山陡壁上,直通到山腰,经考证,它是宋以后瞿塘峡铁索桥的遗址。
从瞿塘峡下行便是巫峡,它西起巫山大宁河口,向东至湖北巴东官渡口,横跨四川、湖北边界,绵延40多公里,是三峡中最长、最整齐、最为幽深秀丽的一段峡谷,又称为“大峡”。峡谷两岸高峰突起,怪石嶙峋,峭壁屏列,峡谷幽深,朝云暮雨,变幻多姿,是三峡中最为壮美秀丽的一段,如果说瞿塘峡像一座“险关”的话,那么巫峡就好像一条曲折幽深的自然山水画廊。巫峡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时而大山当前,“石出疑无路”,时而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山”。这段峡谷最为有名的景观,就是巫山十二峰。巫山十二峰都是石灰岩组成的,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屹立在峡江南北两岸,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石灰岩被溶解蚀侵以后,人们根据山峰的形态,分别给它们取了个形象化的名称,如江北岸的望霞峰、集仙峰、圣泉峰和南岸的翠屏峰、飞凤峰、聚鹤峰等,其中望霞峰是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仰望峰顶,上面突出的石柱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这就是“神女峰”。关于神女峰,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想象出巫山有朝行为云,暮行而雨的女神;这方面传说神话也很多,相传有关于“神女导航”的故事。故事中说:古时候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只见一群恶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于是她停下来用宝剑斩杀恶龙,为民除了害。后来她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亲来这里为行船导航,最后留在三峡,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月俯视江面,总是第一个来迎接朝霞,最后一个目送晚霞归去。所以神女峰又叫望霞峰。巫峡的景观中,还有集山峰下的孔明碑,金子山下的秋风亭等,每一景观都有一段民间流传的故事。
从巫峡往下就是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到宜昌的南津关,全长75公里,是三峡中最后一段峡谷。西陵峡可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主要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等,东段有灯影峡(明月峡)、黄猫峡(宜昌峡)等。西陵峡从西到东峡谷宽窄不一,往往是一段宽峡,一段窄峡,几乎各占一半;峡江中礁滩很多,水势急涌,以滩多水急而著称。青滩、泄滩、崆岭滩连绵相接,这些险滩有的是两岸崩落的山岩,有的是山洪冲下来的砂石,险滩之处,水流如沸,惊险万分,因而就有“西陵滩多节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之说。行人经过此处大多贪图有别巫峡幽深秀丽的惊心动魄的壮美,为三峡的壮丽风光增添了不少奇险景观,但对于船的航行也会造成不少的障碍,更需倍加小心,保证航行安全。西陵峡中景观传说也不少,比如峡中香溪据说是王昭君故乡之水,说“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洗手,溪水尽香”。在三斗坪南岸黄牛岩前有黄陵庙(原名黄牛庙),始建于春秋时代,据说这是为纪念神牛帮助大禹开河治水有功而修建的;庙内雕梁画柱,黄瓦龙柱,为三峡中罕见而壮丽的景观。在西陵峡口的下牢溪入江处北岸的西陵山上,有历史悠久的“三游洞”,是峡中著名的溶洞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同他的弟弟三人曾到此游览过,随后每人写诗一首,写在洞中的石壁上,白居易为此还写了“三洞游序”,后来人们叫做“前三游”。北宋时苏轼父子三人也曾到这里畅游,三人也各赋诗一首,写在洞内石壁上,人们把他们父子之游叫做“后三游”。“三游洞”属石灰岩洞,洞内有许多天然的石笋、石柱、石床等,有的用石击打,发出钟声或鼓声,因而有“天钟、地鼓、旁磬”三绝景观,明代曾有人将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刻在石碑上,至今仍留存在那里。
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将在西陵峡中部的三斗坪动工建设,设计大坝高为185米,预计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上游沿岸各段水位提高35~95米;大坝建成后将会出现一个宽为1公里,库长600公里,总水面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成为中国中心地带的人造“地中海”。届时以往的礁石、险滩、泡漩、急流,都将消失,而出现的是高峡平湖,烟波浩森,山峰屹立,湖光山色,更加壮观的景色。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旧称西子湖、钱塘湖,自宋代以来一直通称为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市,风景区面积可达50平方公里,但西湖水面只有6平方公里,湖岸的周长约15公里,由苏堤与白堤将湖面分成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湖区。西湖中有孤山、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等四个岛屿。于是常有人用“一山、二堤、四岛、五湖”来概括西湖的风景。其实,西湖的名胜古迹很多,约有40多处,光是重点古迹也有30余处。西湖的景区大致可分为四个景区,即西湖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西湖区自古以来就有传统著名景观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双峰插云,花港观鱼等。
苏堤,俗称苏公堤,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风荷,横贯湖区南北,全长2.8公里;漫步堤上看春晓,雾中西湖苏醒,鸟语花香,意境动人,因而这里被称“苏堤春晓”,为西湖之首。在西湖的东南岸涌金门与清波门之间的湖滨地带,为南宋时期的御花园,园中有柳浪桥,沿湖植柳甚多,柳枝好像绿色的幔帐,春风吹动,如碧浪翻飞,柳荫深处时时传来黄莺的叫声,故名曰“柳浪闻莺”。现在这已扩建成公园,全园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带还有一片樱花和海棠,景致别有特色。位于苏堤虹桥西北、洪春桥南有一座造酒的曲院,院中种植荷藕,春末夏初荷花盛开,香风四起,“映日荷花别样红”,因而取名“曲院风荷”;水静风来,游人犹如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位于白堤西端,三面临水,背靠孤山,在皓月当空的秋夜里,湖水平静如镜,清辉如泻,故名“平湖秋月”;有古诗云:“万顷湖平长似境,四时月好最宜秋”。在小瀛洲岛南湖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别致的小石塔,塔高约2米,塔身中空,周围有洞孔,月夜如在塔内点上蜡烛,烛光从塔洞口内透出,倒映在水中,构成了“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景象,取名“三潭印月”,景色十分奇丽。雷峰塔又叫黄妃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旧有七级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宝塔金碧与山光辉映,别具风韵,所以叫“雷峰夕照”;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镇压在此塔下面,此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南屏山下净慈寺,为西湖四大丛林寺院之一,每当晚祷时,寺钟响彻四方,“南屏晚钟”由此得名,余音悦耳,启人禅心。断桥又叫段桥,此桥在里西湖与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连环湖北路,另一端通接白堤;每当瑞雪初下,桥上拱顶处的积雪先融化了,远远看去桥好像断了一节,又像似桥与堤断开了,这就是“断桥残雪”;相传白娘子与许仙曾在此桥相会过。环绕西湖南北的有南高峰与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在茫茫云海中,山峰隐约可见,好像山峰插在云海之中,名曰“双峰插云”。在西湖苏堤映波桥与锁澜桥之间的绿洲上,为湖区最大的公园,园内有红鱼池、牡丹园、大草坪、花港等景点,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四季都有应时的花卉,成为花、港、鱼连为一体的名胜特色景观,“花港观鱼”
㈨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有哪些可以具体说说么
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北京故宫、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西安秦兵马俑。
1、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2、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
桂林的山水养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灵气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画家。
3、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
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4、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5、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6、安徽黄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
7、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8、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曹族人的聚居地。日月潭凭着“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9、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230公里。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10、西安秦兵马俑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