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漳州市总的有几个乡镇

1个县级市、8个县。

县级市:龙海市

县: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

下设11个街道、87镇、23乡、13个开发区,301个社区、居委会,1637个村民委员会。

角美镇,位于漳州市区东部,是漳州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漳州对接台湾、特区、自贸区的重要窗口,全镇总面积163.7平方公里,总人口超30万,是海西三大经济重镇之一,号称福建省第一镇,自古以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闽南古镇,其镇域经济总量(GDP)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国城镇三十强之列

(1)闽南古镇城里扩展阅读

漳州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陆域南北长187公里,东西宽127公里,面积12607平方公里。博平岭横亘于西北,戴云山余脉深入北部境内。平和县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为漳州市第一高峰。九龙江全长1923公里,为福建第二大河。

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 在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8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鹿溪、漳江、东溪等主要河流。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是省内最大平原。

海域面积略大于陆域面积。大陆岸线519公里,岛屿岸线112公里,正面宽约128公里,呈北东走向。零米高程以上滩涂面积285.5平方公里,可利用水产养殖面积117.2平方公里。

② 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长乐路350号闽南古镇a部国际展览管在哪

驾车路线:全程约7.6公里

起点:厦门市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60米,右转进入湖滨北路

2.沿湖滨北路行驶1.2公里,朝海沧集美/杏林大桥/东渡路方向,右转进入东渡路

3.沿东渡路行驶2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厦成线

4.沿厦成线行驶4.3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长岸路

5.沿长岸路行驶670米,右转进入长乐路

6.沿长乐路行驶1.2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闽南古镇

③ 殿前到闽南古镇a区怎么走

公交线路:84路,全程约2.1公里

1、从殿前步行约30米,到达殿前站

2、乘坐84路,经过1站, 到达长浩路口站

3、步行约610米,到达闽南古镇

④ 厦门闽南古镇怎样

还不错,有文化土楼,有商业街,还有博物馆,也有特色海鲜专场,可以去体验下

⑤ 厦门市湖里区长乐路350号闽南古镇的邮编是多少

你可以用这个邮编 邮编查询
36101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长乐路
36101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长乐路长乐村

⑥ 漳州下辖有几个镇

87镇87镇,23乡、13个开发区,301个社区、居委会,1637个村民委员会。

漳州,福建省下辖地级行专政区域,属是海峡西岸城市之一,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位居福建前列,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城区为芗城区、龙文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鹰厦铁路、福厦高速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地区、中国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6)闽南古镇城里扩展阅读:

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686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历史上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名人 。

漳州夏秋季多台风,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2014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

⑦ 厦门闽南古镇要门票

闽南古镇文化旅游商业地产项目是 一家企业打造的,海峡西岸首座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超广域商贸中心,这种地方不卖门票,你去了增加他的人气,他就很高兴了。

⑧ 闽南都有哪些风景名胜

地方语言

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现代风情

来自厦门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以及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已经渐渐地揉合了新的演变。若逢节日庆典,便更能亲自体验厦门的风土人情。正月十五的灯会、踩街;八月十五的中秋、搏饼;阳历圣诞节的华彩缤纷;农历春节的合家围炉;都会增添您对厦门本土文化与外来潮流的几分了解。华灯初上,则是体现厦门夜魅力的时刻。大街小巷、繁华市区、霓虹灯闪烁、多姿多彩的夜总会、酒吧、休闲娱乐中心,迪斯科舞厅便是你逍遣娱乐的胜地,或把酒谈心,或飘飘起舞、或引吭高歌、或挥洒人生、定会令您流连忘返。

建筑风貌

在厦门市区的民居中,有十多条街头路都建有上楼下廓,俗称"五交居",其中以厦门路、北京路、始兴北路(即旧府埕)和香港路等更是整齐划一,道路虽不宽广,但交通却很通畅。芗城地处闽南亚热带,高温雨季天气质偏多,古城街市的这种独具特色"骑楼式"街道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墙接瓦连,显得极为整齐美观,既给人们提供了"冬暖夏凉",又具有避雨遮日的"阳雨伞"作用。形成了富有闽南亚热带特色的"骑楼"式街廊风貌。

地方戏曲

南音 南曲——又称南音、南乐、南管、管弦,它有悠久的历史,属唐朝时期的乐种。南曲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南曲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委婉缠绵,是闽南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记载,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庆祝60寿辰,全国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献艺,南曲也进京演奏,受到赏识,被授予“御前清听”的乡匾和彩伞、宫灯,并赐给了演奏二胡的艺人以脚踏金狮的龙遇。这种古老乐曲用琵琶、洞萧、二胡、三弦等乐器吹奏,乐曲优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骏马》、《三更人》、《感谢公主》等,均灌成唱片,发行于海内外。

歌仔戏 是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的戏曲剧种,其曲调来 自民间,是流散在街头、茶室的曲调,唱词是群众的语言,唱腔道白用厦门、漳州方言合成的台湾腔,易学易懂、易唱,易听。歌仔戏又名乡剧, 是闽南地方代表性剧种。1662年大批闽南人随同民族英雄郑成功移居台湾,带去了“龙溪锦歌”、“安溪采茶”和“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艺术,出现了“歌仔馆”。明末清初,受梨园戏、高甲戏和京剧等剧种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表演艺术“歌仔戏”,先在台湾流行,1928年后传回闽南,经民间艺人的改革创新,再取名“乡剧”。这种戏曲唱词通俗朴实,唱腔活泼动听,深受群众喜爱。厦门歌仔戏剧团的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由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影片发行东南亚,其它剧目如《火烧楼》、《五女拜寿》、《杀猪状元》、《哑女告状》、《白蛇传》、《真假太子》等也已制成电视戏曲片。

高甲戏 是闽南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其特点是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 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甲戏中的丑角表演最为出名。高甲戏源于泉州农村一带。相传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渔村,每逢迎神赛会,人们以舞狮队的武打为基础,配以“水浒”故事,表演“宋江戏”。接着吸收了梨园戏、傀儡戏、布袋戏的唱、做等表演手段,发展成文武合演的“合兴戏”。清代末期,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阳腔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厦门市高甲戏剧团在闽南城乡享有盛誉。1960年曾参加全国巡回演出,并到北京参加国庆献演。传统剧目有《审陈三》、《挑花搭渡》及现代戏《竹杠》,有的已拍成电视戏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