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菏泽鄄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环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历山雷泽均在县境。《左传》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商时天下分为九州。鄄城属古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为卫国鄄邑,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属齐国甄邑(甄,音juan,鄄的异体字),秦时(前221—前206)改鄄邑为鄄城。
西汉(前206--8)初始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而得名。
三国时期(220—265)属魏兖州东郡鄄城县,济阴郡城阳县地。其间鄄城曾两次改为县王国。
西晋时期(265--316)属兖州濮阳国、济阴郡城阳县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420)先后属后赵兖州济阴郡、前燕兖州东郡、前秦兖州、后燕兖州东郡,兖州、东郡均治鄄城。
南北朝时期(420--581)先后为北魏、东魏济州濮阳郡鄄城县、城阳县地。
隋时(581--618)先属濮阳郡,后属郓州(治郓城)。596年(文帝开皇十六年),于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从此始)。
唐(618-907)初属鄄城县,雷泽县地。621(高祖五德四年)复置濮州及临濮县,并析鄄城县置永定县,析雷泽县置长城、安邱2县。625年(武德八年)废永定县入鄄城县。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鄄城临濮雷泽3县属河南道。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废濮州设濮阳郡,治鄄城。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改濮阳郡为濮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濮州属地。
北宋时期(960--1127)属京东路濮州鄄城县、临濮、雷泽县地。
金朝时期(1115--1234)属山东西路濮州鄄城县、临濮、雷泽县地。
元时(1271—1368)先后属东平路濮州、中书省济宁路濮州。
明代(1368-1644)初属中枢省濮州。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废鄄城县入濮州,于鄄城置千户,属东昌府。1376年(洪武九年)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濮州属地。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因黄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迁至黄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范县濮城)鄄城古城遂称旧城,一直沿用至今。
清(1644-1911)初属山东省东昌府濮州地。1730年(雍正八年)升濮州为直隶州,直属山东省。1735年(雍正十三年)又降为散州,改属曹州府。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属兖沂曹济道曹州府濮州地。
1913年改濮州为濮县。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仍属山东省第二专署。1936年并鄄城县入濮县,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1938年濮县改属山东省第十六专署(驻菏泽)。
1940年3月5日,成立鄄城抗日县政府,属运西专署。是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署,是年11月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专署。1944年8月属冀鲁豫第十八专署,1946年2月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 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为配合巨野方面的军事行动,调集三路部队,分别向嘉祥、巨野、濮阳进攻,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鲁西南地区。刘邓大军依据避强击弱的原则,立即向濮阳转移。转移途中,获悉国民党军一部由菏泽向鄄城孤军冒进,邓小平、刘伯承遂当机立断,发起鄄城战役,在鄄城以南地区歼敌9000余人。
1949年8月,鄄城县属平原省菏泽地区专署,1953年初属山东省菏泽专署,1958年10月属山东济宁专署,1959年6月又改属菏泽专署,1967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属菏泽市至今。

❷ 鄄城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鄄城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悠久的历史,内孕育了灿烂的容文化,名胜古迹遍及全县。有盘古开天地时造就的雷泽湖;有“尧王虚葬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的尧王墓;有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孙膑故里、孙膑墓 ; 有被誉为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的庄子钓鱼台;有曹操屯兵于鄄,供兵马饮用的亘古清泉;有陈王曹植当年吟诗作赋、壮怀悲歌的陈王读书台;有壮士荆轲墓、义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合葬墓;有明兵部尚书苏佑家祠牌坊和右副御史刘忠的古墓群;有刘邓大军渡河处及“鄄南战役”战场;有黄河滚滚、沙洲落日、飞鸟满天的黄河景观;有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四千亩电厂水库;有共和国的百位将军为孙膑故里题字的将军碑林等等。近年来,该县旅游业开发逐步规划建成了“四区三线”的旅游框架,四区即孙膑旅游城——孙膑故里景区、舜耕历山——雷泽湖景区、尧陵——庄子钓鱼台——鄄南战役景区、城区温泉公园——陈王读书台;三线即金堤沿线、黄河沿岸、沙河沿线三条自然风景线。特别是投资 4.5 亿人民币的孙膑旅游城建设后,将发展成为连接山东省和中原地区的旅游大县,构筑山东省西部继泰山、“三孔”、菏泽牡丹之后的又一旅游胜地。

❸ 鄄城风景的作文三百字

我的家乡--鄄城,坐落在山东西南的荷泽市。 ,南邻牡丹之乡菏泽,东接郓城,西、北两面跨黄河与中原油田和河南省濮阳市毗邻,辖 10 镇 6 乡,总面积 1032 平方公里,人口 79 万,耕地 97 万亩。 鄄城素来有“古鄄”之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我说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想当年,鄄城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在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雷泽湖,素有“尧王虚造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称的谷林尧王墓,中国十大钓鱼台之二庄子钓鱼台,还有曹植用来发奋读书的陈王读书台,一代军事家,谋略家孙膑的故居和坟墓, 有曹操屯兵于鄄,供兵马饮用的亘古清泉,义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合葬墓,有明兵部尚书苏佑家祠牌坊和右副御史刘忠的古墓群,有刘邓大军渡河处及“鄄南战役”战场,有黄河滚滚、沙洲落日、飞鸟满天的黄河景观,有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四千亩电厂水库,有共和国的百
位将军为孙膑故里题字的将军碑林等等
鄄城名人辈出尧 姓伊,祁氏,名放勋,黄帝之玄孙,上古五帝之一。皇览说:“甲申岁生于三阿南伊长儒家”,相传在鄄城县境。《史记》说:“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尧以钦、明、文、思四德以安其民,亲睦九族,更以“禅让”的美德名扬天下,颇受人民敬仰和拥戴。尧死后,天下人民争相修陵建庙,传有“尧王虚葬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之说。尧陵位于鄄城县富春乡谷林寺。
舜 姓姚,有虞氏,虞舜,名重华,颛颛帝之后裔。应邵说生于姚墟即今鄄城县彭楼镇舜城,《史记》载:“舜耕历山(今鄄城县闫什镇历山庙村),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今鄄城南境和菏泽市牡丹区北境),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在位期间,制定了法律,驱逐了四凶,开辟了道路,平治了水土,划分了州界,华夏百姓安居乐业。登位 39 年南巡,逝世于苍梧之野,安葬于湖南零陵九嶷山下,与尧被人们尊为贤明帝王。
孙膑 字伯灵,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齐国鄄邑人。膑乃兵圣孙武后裔,聪明伶俐,好文尚武,与庞涓同师于鬼谷子。后庞涓自知才能不及孙膑,暗施毒计,将孙膑处以膑刑,并在其脸上刺字。膑身残意坚,辅佐齐国,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晚年致仕,回鄄邑老家,在孙花园(今鄄城县吉山镇孙花园村)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终成《孙膑兵法》不朽之作。
汲黯 字长孺,西汉济阴郡鄄城县人,官至中大夫。黯先世有宠于卫君,曾七世为卫国大夫。武帝即位,黯为谒者。黯性情耿直,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曾多次当众指责武帝的过失,武帝称赞其为“社稷之臣”。黯为官忠贞不二,德高望众,死后谥号周公,葬于鄄(今鄄城县吉山镇观寺王庄北一里许)。
吴隐之 东晋濮阳鄄城人,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做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曾赋《贪泉》诗一首明志:“古人云此水,一歃忆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义熙九年( 413 )溘然长逝。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子延之为鄱阳太守,子及其后人,皆牢记隐之教诲,以清正廉明为传家之宝。
王仙之 唐濮州鄄城(今鄄城县旧城)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私盐贩出身。乾符元年( 874 年)王仙之聚众数千人 ,在河南长垣率众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乾符五年( 878 年 ) 二月,王仙之战死,余部北上投奔黄巢,继续进行反唐斗争。
张泳( 994 — 1014 )字复之,宋代濮州鄄城人,官至工部尚书。泳自幼刚强自信,不拘小节,好为奇计,自号乖崖,取“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之意。为官后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秉公断案,深受百姓敬仰, 1002 年,张泳治蜀政绩突出,真宗对张泳说:“得卿在蜀,朕无四顾之忧也”。 1014 年卒,赠右仆射,谥号忠定,著有《乖崖文集》 10 卷。
李迪( 971-1047 ) 字复古,其先祖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曾祖李在饮因避乱举家南迁,定居于濮州(鄄城县旧城镇)。迪刻苦而聪慧,性沉稳而有深度,深得散文家柳开的欢喜宠爱,曾赞曰:“此公日后必为天下栋梁之材”。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 )年举进士第一,钦点状元。李先后再次出任宰相,尽心尽力辅佐宋真宗、宋仁宗。 1047 年卒,赠司空,谥文定。仁宗撰其墓碑,因其以亮直称誉于时,故曰:“遗直之碑”,并改所葬邓侯乡为“遗直乡”。
刘忠 字摅诚,明代濮州(今鄄城彭楼镇刘大楼村)人,官至左副都御史。景泰二年( 1451 )受乡荐,任广西御史,后任职台州,为政宽严适度,人皆悦服,当地归纳其政绩达 18 条之多,于是升任山西左参政。当地连年灾荒,有青壮年啸聚垣曲山中,官府欲发兵进剿,刘忠为他们争谏,单人独马到山中劝说,众啸聚者都跪在地上感动地流泪,第二天各自散去。垣曲人为刘忠立“安民碑”以作纪念。刘忠抚民有功,升为四川左布政使,后又转山西左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榆林等职,后因病而卒。今麻寨乡刘大楼西北 1 公里许有刘忠墓。
王宗朋( 1847-1906 ) 字兰居,清末山东濮州王榔头庄(今鄄城县箕山镇王榔头庄)人。自幼爱好武术,性格豪爽,刚强正直,扶弱济贫,壮举豪强,抗官府,成为鲁西苏北一带农民抗捐领袖。光绪二十年( 1894 ),王宗朋以练武强身、扶弱保家为宗旨,创建了“红沙会”,并以此为基础,带领农民抗住了官府的民堰捐。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后,严令各州县禁止帮会活动,镇压抗捐活动。王宗朋仍带领乡民并联合其它帮会进行抗捐斗争。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其被官府诱骗到王崮堆(今鄄城镇)杀害。宣纺元年( 1909 )十月上旬, 8 州县 42 里百姓为王宗朋立“思墓碑”以作纪念。
王鸿一( 1875-1930 ) 名朝俊,学黉一,别署鸿一,山东省濮州沈口里刘楼村(今鄄城县闫什镇刘楼)人。 1900 年高等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并加入兴中会, 1903 年回国, 1904 年创办菏泽第一公立小学堂。是年秋,又成立第二公立小学堂,继而创立普通中学(后来的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前身)、巡警学堂、桑氏女塾、黄庵工艺局等,培养了大批人才。后任山东提学使,发展地方企业,解决贫民生计,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袁世凯窃国后,王鸿一奔走号召倒袁,袁闻之,想致王鸿一于死地,被人救下,幸免于被害。以后继续从事爱国活动,倡导实业兴国,创办学堂,提高国民素质。晚年又参与反蒋活动。 1930 年 7 月病故于北京。 1936 年,迁葬济南四里山。
彭占元( 1870-1942 ) 字青岑,又名东半,山东省鄄城县彭楼乡彭楼村人,清末廪生。 1903 年师范毕业后,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被推为山东同盟会部长,捐款创立《民报》社。先后任咨议局议员、资政院议员、南京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众议院议员、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彭占元热心教育,造福乡梓,邀集各乡绅士募捐,创办南华小学(今菏泽二完小),带头捐出家中宅基地,建彭楼小学堂(今彭楼完小)。 1935 年 7 月,黄河从临濮、董口决口,他主持大堤合拢工程,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操劳奔波于工地,终使决口合拢。晚年,定居曹州,经营盐务。抗战时期,日本曾多次拉拢收买他,终不为所动。1942 年去世,享年 72 岁。
怎么样,我的家乡不错吧。百闻不如一见,鄄城欢迎你!

❹ 山东鄄城名胜古迹

尧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乃轩辕黄帝之玄孙,德能兼备。他身为部落联盟首领专,不自恃且恭勤节属俭,禅位于贤而不传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l935年黄河决口,已毁。陵前现有明嘉靖二十四年 (l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书"祭文"碑和清光绪二十九年(l903年) 淄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各一块。碑前有享殿、东西朝房、东西更衣亭、大门、牌坊、圣母殿等建筑。院内另有石碑数块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尧母庆都陵,西350米有尧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黄河金堤,北临箕山河。而现在却仅存墓、碑、龟及柏等稀有文物。

❺ 鄄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鄄城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悠久的历史,孕育内了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遍及容全县。有盘古开天地时造就的雷泽湖;有“尧王虚葬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的尧王墓;有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孙膑故里、孙膑墓 ; 有被誉为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的庄子钓鱼台;有曹操屯兵于鄄,供兵马饮用的亘古清泉;有陈王曹植当年吟诗作赋、壮怀悲歌的陈王读书台;有壮士荆轲墓、义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合葬墓;有明兵部尚书苏佑家祠牌坊和右副御史刘忠的古墓群;有刘邓大军渡河处及“鄄南战役”战场;有黄河滚滚、沙洲落日、飞鸟满天的黄河景观;有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四千亩电厂水库;有共和国的百位将军为孙膑故里题字的将军碑林等等。近年来,该县旅游业开发逐步规划建成了“四区三线”的旅游框架,四区即孙膑旅游城——孙膑故里景区、舜耕历山——雷泽湖景区、尧陵——庄子钓鱼台——鄄南战役景区、城区温泉公园——陈王读书台;三线即金堤沿线、黄河沿岸、沙河沿线三条自然风景线。特别是投资 4.5 亿人民币的孙膑旅游城建设后,将发展成为连接山东省和中原地区的旅游大县,构筑山东省西部继泰山、“三孔”、菏泽牡丹之后的又一旅游胜地。

❻ 鄄城的名胜古迹

孙膑旅游城位于鄄城县城东北部孙老家,占地65公顷,总体布局由佛教文化区、孙膑纪念设施区和园林旅游区组成。孙膑故里重点突出孙膑兵法、孙膑世家、孙膑军事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三大主题,占地20公顷。

❼ 鄄城县的历史文化

鄄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称。鄄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人类远古先祖华胥、伏羲、女娲、颛顼、尧、舜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名胜古迹遍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据《山海经》记载:“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泽”,《太平御览》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因此鄄城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自古就有“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说;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因此鄄城又是著名的尧舜之乡。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先后六次在鄄城与各路诸侯会盟。公元前632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任兖州牧,在鄄城屯兵四十万,并以鄄城为根据地完成了统一中原大业。黄初二年,封曹植为“鄄城王”,即“陈王”。因此鄄城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郓城壮馍
壮馍是菏泽郓城传统名吃,是一种带馅的椭圆形煎制饼食。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糖果饯
糖果饯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特产糖果饯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模制浇注而成的各种糖质造型。
鄄城民间手工糖果饯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其中尤以红船镇红船村、旧城镇任庄村、城关镇邰庄村从事民间手工糖果饯的技艺最为精湛。

❽ 鄄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求推荐

鄄城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抄早的区域之一,上古属“颛顼之墟”,西汉初置县,周时为卫国之鄄邑而得名。境内现存有尧王墓、孙膑墓、苏御史牌坊、舜耕历山等古迹遗址。
文物古迹 华胥部落遗址、雷泽湖、帝尧陵、丹朱城、舜耕历山遗址、孙膑故里、孙膑墓、亿城寺、羊左全交合葬墓、庄子钓鱼台、城濮之战古战场、东汉亘古泉、陈王读书台、葵丘会盟台、刘忠古墓群、苏氏家祠、苏御史牌坊、舜王城等;
革命遗址 鄄南战役战场、刘邓大军渡黄河旧址
国家AAAA(4A)级旅游景区孙膑旅游城

❾ 鄄城什么地方最好玩

鄄城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遍及全县。有盘古开天地时造就的雷泽湖;有“尧王虚葬八百墓,惟有真身在谷林”的尧王墓;有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孙膑故里、孙膑墓 ; 有被誉为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的庄子钓鱼台;有曹操屯兵于鄄,供兵马饮用的亘古清泉;有陈王曹植当年吟诗作赋、壮怀悲歌的陈王读书台;有壮士荆轲墓、义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合葬墓;有明兵部尚书苏佑家祠牌坊和右副御史刘忠的古墓群;有刘邓大军渡河处及“鄄南战役”战场;有黄河滚滚、沙洲落日、飞鸟满天的黄河景观;有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四千亩电厂水库;有共和国的百位将军为孙膑故里题字的将军碑林等等。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开发逐步规划建成了“四区三线”的旅游框架,四区即孙膑旅游城——孙膑故里景区、舜耕历山——雷泽湖景区、尧陵——庄子钓鱼台——鄄南战役景区、城区温泉公园——陈王读书台;三线即金堤沿线、黄河沿岸、沙河沿线三条自然风景线。特别是投资 4.5 亿人民币的孙膑旅游城建设后,将发展成为连接山东省和中原地区的旅游大县,构筑山东省西部继泰山、“三孔”、菏泽牡丹之后的又一旅游胜地。

❿ 山东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跨地区
大泽山 :在胶东半岛西部,主峰在平度、莱州间。
磨箕山 :在莒南县、莒县交界处。
龟蒙顶 :在蒙阴、平邑两县交界处。
孟良崮战役遗址: 在蒙阴、沂南两县交界的沂蒙山区。
昆嵛山 :横亘于文登、牟平两县市交界处。
德州市
苏禄王墓* :在德州市北郊北营村中。
乐陵市
文庙 :在乐陵市区内。
五里冢 :在乐陵市城关镇。
惠王冢龙山文化遗址; 在乐陵市杨安镇。
“魏王城”遗址: 在乐陵市大顾家村北。
“萃贤亭”遗址:在乐陵市旧乐陵村。
理元寺遗址 :在乐陵市奎台乡。
汉三女冢: 在乐陵市。
禹城市
双槐冢 :在禹城市禹城镇。
元孙郁墓 :在禹城市梁家乡。
邢寨汪龙山文化遗址; 在禹城市梁家乡。古高唐城遗址 :在禹城市袁营乡。
禹王亭遗址: 在禹城市。
八棱经幢: 在禹城市。
金代铁钟:在禹城市。
陵县
东方朔墓: 在陵县神头镇西南。
东方朔画赞碑: 在陵县城文化馆内。
汉神头墓群: 在陵县神头镇。
侯家古墓: 在陵县边临镇。
秦厌次古城遗址: 在陵县神头镇。
宁津县
明建清真寺: 在宁津县长官镇东街回民区。
齐河县
尹屯龙山文化遗址: 在齐河县。(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商周文化遗址 :在齐河县。
晏婴冢 :在齐河县。
武城县
窦建德点将台: 在武城县。
庆云县
唐枣 :在庆云县周尹村东北。
无棣故城遗址: 在庆云县。
大丁庙古墓群:在庆云县。
平原县
千佛塔: 在平原县崔家庙。
龙门: 在平原县平原镇。
明建文昌阁: 在平原县恩城。
夏津县
大成殿: 在夏津县。
明植古枣树: 在夏津县三十里铺村东。
临邑县
龙泉寺: 在临邑县。
明监宗御史邢侗“来禽馆”遗址: 在临邑县临邑镇。
汉白玉丈八佛: 在临邑县德平镇。
汉末文人弥衡故里遗址: 在临邑县德平镇。
弥衡井: 在临邑县德平镇。
清凉禅院遗址: 在临邑县清凉店村北角。
东营市
南宋大殿: 在东营市。
营子遗址: 在东营市。
冢头墓群: 在东营市。
孤岛温泉: 在东营市河口区。
垦利县
胜利引黄闸: 在垦利县胜利乡。
广饶县
孙武园: 在广饶县城。
南宋大殿: 在广饶县城内西北隅。
冢头墓群: 在广饶县。
傅家遗址: 在广饶县广饶镇。
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广饶县傅家。
马鸣寺碑 :在广饶县大王镇。
东吕古墓: 在广饶县大王镇。
东水磨遗址: 在广饶县稻庄镇。
营子遗址: 在广饶县石村镇。
寨村遗址 :在广饶县石村镇。
马跑泉 :在广饶县丁庄镇。
唐头营遗址: 在广饶县丁庄镇。
永宁寺石造像: 在广饶县李鹊乡。
百册石造像 :在广饶县李鹊乡。
西辛张遗址 :在广饶县李鹊乡。
张郭遗址: 在广饶县小张乡。
小张石造像: 在广饶县小张乡。
南赵石造像: 在广饶县小张乡。
草桥遗址: 在广饶县花官乡。
柏寝台: 在广饶县花官乡。
南口遗址: 在广饶县花官乡。
利津县
铁门关遗址: 在利津县前关村。
望参战国遗址: 在利津县。
元王升墓: 在利津县。
荷泽市
牡丹区
菏泽牡丹之乡: 在牡丹区。
曹州牡丹园: 在牡丹区。
鄄城县
尧王墓: 在鄄城县。
万全庄石狮: 在鄄城县。
杏花岗陈王台: 在鄄城县。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忠墓: 在鄄城县刘垓村。
单县
百狮坊-百寿坊: 在单县城内。
郓城县
肖堌堆商代文化遗址: 在郓城县。
五代唐塔: 在郓城县。
万人堌堆: 在郓城县武安镇。
明柏林寺: 在郓城县汉石桥乡。
曹县
安陵堌堌堆: 在曹县韩集镇。
郗堌堆: 在曹县。
梁堌堆: 在曹县。
郜堌堆:在曹县。
商、汉古遗址: 在曹县普连集镇。
定陶县
官堌堆龙山文化遗址: 在定陶县。(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仿山: 在定陶县。
戚姬寺: 在定陶县杜堂乡。
梁王台: 在定陶县。
项梁墓: 在定陶县。
巨野县
五代唐永丰塔: 在巨野县巨野镇。
明建文庙 :在巨野县巨野镇。
西汉御史大夫卜式石碑: 在巨野县营里乡。
“巨野教案”遗址: 在巨野县夏官屯乡。
麒麟台古遗址: 在巨野县夏官屯。
东明县
窦堌堆龙山文化遗址: 在东明县。(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荆台集龙山文化遗址: 在东明县。
唐单雄信墓: 在东明县城关镇。
清大成殿: 在东明县城关镇。
黄河渡口: 在东明县高村集北。
成武县
大台龙山文化遗址: 在成武县。(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唐开元石塔: 在成武县。
寿峰: 在成武县。
文亭山: 在成武县成武镇城西。
春秋防城遗址: 在成武县孙庙乡。
济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于济南市旧城区。
趵突泉: 在济南市西门桥南。
李清照纪念堂: 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
珍珠泉: 在济南市泉城路北。
黑虎泉: 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 。
五龙潭: 在济南市旧城西门外,南距趵突泉约0.5公里。
大明湖: 在济南市旧城北部。
小沧浪: 在大明湖西北岸亭园。
厉下亭: 在大明湖中小岛上。
北极阁: 在大明湖东北岸。
遐园: 在大明湖南岸、南门西侧。
辛稼轩纪念祠: 在大明湖南岸原李公 (鸿章) 祠内。
解放阁: 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
万竹园: 在济南市西青龙街与花墙子街的转角处。
广智院旧址: 在济南市广智院街 (今文化西路103号)。
济南道院: 在济南市上新街南首。
南大寺: 在济南市礼拜寺街。
千佛山: 在济南市南郊。
兴国禅寺:* 在千佛山之阴半山坳中。
黄石崖造像: 在济南市东南螺丝顶山主峰西侧黄石崖。
大佛头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佛慧山北。
大佛寺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西南青铜山南壁悬崖上。
玉函山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玉函山上。
龙洞山: 在济南市历城区东南。
四门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
龙虎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四门塔西北白虎山下。
千佛崖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龙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
九顶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灵鹫山九塔寺内。
华不注山: 在济南市历城区北部。
张养浩墓: 在济南市历城区北园张庄村东。
房彦谦墓: 在济南市历城区西采石村东北。
章丘市
城子崖遗址:* 在章丘市龙山镇东北。
李开先墓: 在章丘市埠村镇东稻庄村南。
百脉泉: 在章丘市明水镇。
旧军: 在章丘市明水北19公里刁镇。
赫胥氏陵: 在章丘市临济村。
汉代郦食其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终军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马融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汉平陵王墓: 在章丘市山后寨。
董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章丘市。(有关大汶口文化,请见山东泰安市名胜古迹中的介绍。)
齐长城遗址: 在章丘市。
东平陵故城遗址: 在章丘市。
赵八洞石刻造像: 在章丘市。
长清区
五峰山: 在长清区城东南,为泰山支脉。
洞真观: 在五峰山东侧志仙峰下。
莲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长清区孝堂山上。
灵岩寺*: 在长清区东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
千佛殿 :在灵岩寺内。
辟支塔 :在灵岩寺内。
墓塔林: 在灵岩寺西。
积翠证明龛 在长清区灵岩寺后方山之巅。
济阳县
商周时期邝 冢遗址: 在济阳县。
小李遗址: 在济阳县。
刘台遗址: 在济阳县。
玉皇冢遗址: 在济阳县。
龙山文化遗址: 在济阳县邝家村。(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平阴县
洪范池: 在平阴县洪范池乡。
多宝佛塔: 在平阴县翠屏山 (水山) 顶的玉皇阁院内。
书院泉: 在平阴县。
石门邑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平阴县。(有关大汶口文化,请见山东泰安市名胜古迹中的介绍。)
斗祭台商周文化遗址: 在平阴县。
项王墓 :在平阴县。
明文学家于慎行墓: 在平阴县。
北安故城遗址: 在平阴县安城。
商河县
商芦坊遗址: 在商河县。
汉小宫庄墓群: 在商河县。
济宁市
太白楼: 在济宁市南部旧城墙之上。
浣笔泉: 在济宁市浣笔泉路西。
崇觉寺铁塔*: 在济宁市铁塔寺内。
汉碑群: 在济宁市铁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内东北隅。
声远楼: 在济宁市铁塔寺街。
东大寺: 在济宁市小闸口古运河西岸。
曲阜市
鲁国故城:* 在曲阜市旧城区。
仰圣门: 即曲阜市旧城正南门,正对孔庙。
阙里坊: 在曲阜市孔庙东墙外阙里街。
孔庙*: 在曲阜市旧城内。
棂星门 :即孔庙大门。
奎文阁: 在孔庙同文门与十三御碑亭之间。
十三御碑亭: 在孔庙大成门前。
杏坛: 在孔庙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大城殿: 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
寝殿: 在大成殿之后,为孔庙三大殿之一。
圣迹殿: 在孔庙寝殿之后。
汉魏六朝碑刻陈列馆: 在孔庙东庑。
玉虹楼法帖石刻: 嵌于孔庙东西庑北端。
孔子故宅: 在孔庙东路承圣门内。
诗礼堂: 在孔庙故宅井前。
鲁壁: 在孔庙故宅井之后。
孔府*: 在曲阜市城内,西与孔庙毗邻。
孔府大门: 在曲阜孔府。
重光门: 在孔府大堂前。
六厅: 在孔府大堂东西两厢。
大堂: 在孔府二门内。
二堂: 在孔府大堂之后。
三堂: 在孔府二堂之后。
内宅门: 在孔府三堂之后。
前上房: 孔府内宅第一进院落的正厅。
堂楼: 在孔府前上房之后。
铁山园: 即孔府后花园。
孔府西学院: 在孔府西路。
慕恩堂: 在孔府东路。
孔林*: 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
享殿: 在孔林洙水桥北。
万古长春坊: 在曲阜城北通向孔林的神道中。
孔子墓: 在孔林内东享殿后。
孔尚任墓: 在孔林东北隅、环林路外侧。
孔令贻墓: 在孔林东偏北、环林公路东侧。
尼山孔子庙: 在曲阜市东南30公里尼山东麓。
洙泗书院: 在山东曲阜市旧城东北4公里,面洙 (水) 背泗 (水)。
颜庙: 在曲阜市旧城北部陋巷街。
梁公林: 在曲阜市旧城东13公里防山之北。
孟母林: 在曲阜市小雪乡凫村东、马鞍山麓。
周公庙: 在曲阜市旧城东北1公里周、汉宫殿旧址上。
少昊陵: 在曲阜市区东4公里旧县村东北。
石门山: 在曲阜市区东北25公里处。
九龙山崖墓: 在曲阜市九龙山南坡。
兖州市
兴隆塔: 在兖州市城东北隅原兴隆寺中。
西吴寺新石器遗址:在兖州市小孟乡。
北辛文化遗址: 在兖州市小孟村北。
屯头大汶口-龙山遗址: 在兖州市。
新峄商周文化遗址:在兖州市。
春秋瑕邱故城址: 在兖州市。
春秋、秦汉遗址 :在兖州市二十里铺。
古乘丘城遗址 :在兖州市故县村北。
旧石器人类墓葬群: 在兖州市王因。
汉樊城遗址: 在兖州市黄屯。
元高唐州判薛瑞墓碑: 在兖州市薛家庙村东南。
邹城市
孟庙*: 在邹城市区南关。
孟府*: 在邹城市区南关,东与孟庙毗邻。
孟林: 在邹城市区东北四基山西麓。
朱檀墓: 在邹城市区北九龙山南麓。
铁山摩崖石刻*: 在邹城市区西北铁山之阳。
岗山摩崖石刻*: 在邹城市区北岗山北麓,分布在名叫“狼沟”的山谷中。
葛山摩崖石刻: 在邹城市东北葛炉山西麓花岗岩石坪上。
峄山 :在邹城市东南。
鱼台县
武景亭遗址 :在鱼台县。
孔庙大殿: 在鱼台县。
鱼台旧城遗址: 在鱼台县。
栖霞堌堆新石器遗址: 在鱼台县李阁乡。
武棠序遗址: 在鱼台县武台乡。
金乡县
文峰塔: 在金乡县。
鱼山堌堆商文化: 在金乡县。
白垞集: 在金乡县。
嘉祥县
青山寺: 在嘉祥县城西南7.5公里。
武氏祠: 在嘉祥县武翟山 (一作武宅山)下。
武氏墓群石刻 :在武氏祠内。
刘贺废圹: 在嘉祥县金山之阳山腰处。
曾庙: 在嘉祥县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
微山县
微山岛: 在微山县南、微山湖中。
仲子庙: 在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
伏羲庙: 在微山县两城乡刘庄西。
汶上县
宝相寺塔: 在汶上县城西北隅。
分水龙王庙: 在汶上县南旺镇北。
关帝庙: 在汶上县汶上镇。
唐故城遗址: 在汶上县汶上镇。
古阚城遗址: 在汶上县南旺镇。
鲁桓公墓遗址: 在汶上县南旺镇。
明建宋公祠: 在汶上县南旺镇。
白英祠: 在汶上县南旺镇。
古桃城遗址 :在汶上县军屯乡南桃村。
军屯汉墓葬群:在汶上县军屯乡。
任庄金代石刻: 在汶上县军屯乡。
古阳城遗址: 在汶上县郭楼乡。
文殊般若碑: 在汶上县白石。
唐郑王城遗址: 在汶上县白石乡郑城村。
北齐水牛山摩崖石刻: 在汶上县白石。
明代郭林石刻群: 在汶上县白石。
界牌周代文化遗址: 在汶上县苑庄。
唐阳城故址: 在汶上县义桥。
周马神庙遗址: 在汶上县义桥。
大徐龙山文化遗址 :在汶上县康驿乡。
徐海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汶上县康驿乡。
中店汉文化遗址: 在汶上县次丘乡。
东周文化遗址: 在汶上县次丘乡。
泗水县
卞桥: 在泗水县城东25公里卞桥村东,横跨泗河上游支流上。
泗水泉林: 在泗水县城东25公里陪尾山下。
小黄沟大汶口遗址: 在泗水县。
下芦城遗址: 在泗水县。
古卞城遗址: 在泗水县。
仲庙遗址: 在泗水县泗水镇。
北魏汉阳县故城遗址: 在泗水县故县村北0.5公里。
安山寺: 在泗水县泗张乡。
梁山县
马刨泉: 在梁山县北昆山上。
梁山: 在梁山县南,北濒东平湖。
梁孝王墓: 在梁山县。
十里杏花村: 在梁山县。
聊城市
光岳楼: 在聊城市旧城中心。
傅家茔: 在聊城市旧城城南1.5公里。
山陕会馆:* 在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
隆兴寺铁塔: 在聊城市东关原隆兴寺内。
临清市
舍利宝塔; 在临清市西北运河东岸。
清真寺: 在临清市西、卫运河东岸先锋桥畔。
螯头矶: 在临清市汶河分汊处。
高唐县
梁村塔: 在高唐县城北梁村。
战国齐盼子墓: 在高唐县涸河西南。
东汉华歆墓: 在高唐县涸河西南。
高唐文庙: 在高唐县高唐镇。
大观八行碑: 在高唐县高唐镇。
唐代大觉寺遗址: 在高唐县梁村镇。
清平县迎旭门遗址: 在高唐县清平镇。
金代信武将军虞寅墓: 在高唐县谷官屯村。
阳谷县
古阿井: 在阳谷县东北阿城镇。
景阳岗: 在阳谷县城东南17.5公里。
茬平县
三十里铺龙山-战国文化遗址: 在茬平县。
孟尝君练兵场遗址: 在茬平县。
鲁连仲祠堂: 在茬平县王老乡。
尚庄遗址: 在茬平县。
台子高遗址: 在茬平县孙桥乡。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 在茬平县。
莘县
马陵道古战场遗址: 在莘县西南大张村附近。
东鲁店遗址: 在莘县。
齐桓公会盟台遗址: 在莘县朝城镇。
郑板桥县衙旧址: 在莘县古城镇。
韩国昌墓: 在莘县董杜庄乡。
东阿县
曹子建墓碑: 在东阿县城南20公里鱼山西麓曹植墓北侧。
青冢子龙山文化遗址 :在东阿县杨柳乡。(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冠县
黑旗军起义纪念地: 在冠县。
萧城遗址: 在冠县北馆陶镇。
武训大殿: 在冠县。
临沂市
罗炳辉墓: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
洗砚池: 在临沂市区考棚路西侧北段。
银雀山金雀山汉墓群 :在临沂市区东南部,东临沂水河。
汉竹简墓: 在临沂市内。
王羲之故居: 在临沂市内兰山区洗砚池街。
宝泉寺遗址: 在临沂市罗庄区。
汤头温泉: 在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
东周-汉代墓葬群: 在临沂市黑墩乡凤凰岭一带有墓葬88座。
沂南县
汉画像石墓: 在沂南县城西北寨村。
阳都故城遗址: 在沂南县砖埠镇沂河西岸。
郯城县
郯国故城: 在郯城县郯城镇北。
观竹寺遗址: 在郯城县新村北。
黑龙潭遗址: 在郯城县。
郯子林: 在郯城县。
沂水县
穆陵关齐长城遗址: 在沂水县城北50公里。
汉东安故城: 在沂水县后朱雀村南。
西汉皇冢子汉墓群 :在沂水县后朱雀村北。
北代庄周、汉遗址: 在沂水县北代庄村东。
崮子顶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沂水县。
薛王台龙山文化遗址: 在沂水县高庄乡马兰村。(
苍山县
荀子墓 :在苍山县兰陵东南1.5公里。
兰陵古墓: 在苍山县。
南朝梁诗人何逊墓 :在苍山县长城村内。
费县
费县故城遗址: 在费县。
玉环山仙人洞: 在费县。
上冶玉泉观: 在费县上冶村。
西蒋龙山文化遗址: 在费县新桥乡石桥村。(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玉泉书院 :在费县上冶村
战国防城遗址: 在费县方城村。
苑上商代遗址: 在费县朱田乡。
汉墓群: 在费县朱田乡。
唐银杏树: 在费县朱田乡。
春秋古台遗址: 在费县刘庄乡。
鲁郎城故址: 在费县刘庄乡。
平邑县
功曹阙 :在平邑县城。
天宝山: 在平邑县天宝乡境内。
左宝贵衣冠冢 :在平邑县地方镇地方村西,北依红石岭。
曾点基墓: 在平邑县南武城。
澹台灭明墓: 在平邑县南武城。
“康成石室”: 在平邑县南武城山。
莒南县
向国故城遗址: 在营南县。
旧石器遗址: 在莒南县朱芦。
龙山文化遗址: 在莒南县朱芦
蒙阴县
蒙山三关:白马关、九女关、紫荆关 在蒙阴县。
“中山晚照” 在蒙阴县坦埠镇中山之阳。
西汉卢县故城遗址 :在蒙阴县故县村。
“堂阜遗址”: 在蒙阴县常路村北。
岱崮保卫战遗址: 在蒙阴县岱崮镇。
孟良崮战役遗址: 在蒙阴县垛庄镇泉桥村东。
清建清真寺大殿: 在蒙阴县南芙蓉村。
临沭县
郭家山遗址: 在临沭县。
北构头古墓群: 在临沭县郑山乡。
新石器龙山、岳石山遗址: 在临沭县北沟头村东北50米。
徐贺城古遗址: 在临沭县醋庄乡。
卡麻科古遗址: 在临沭县店头乡。
案子古遗址: 在临沭县周庄乡。
冠山仙人洞: 在临沭县山里村。
长春寺银杏树: 在临沭县山里村。
后利城遗址: 在临沭县蛟龙镇。
马庄古遗址: 在临沭县曹庄镇。
西南岭古墓群: 在临沭县曹庄镇。
明建清真寺; 在临沭县张贺城村北。
陈官庄古墓群遗址: 在临沭县石门镇。
青云山古墓群: 在临沭县青云乡。
坊口北岭古墓群: 在临沭县青云乡。
黄家屯古槐: 在临沭县青云乡。
青岛市
前海栈桥: 在青岛市南青岛湾中。
八大关: 在青岛市东部。
汇泉: 在青岛市东南。
小青岛: 在青岛市南青岛湾中,与前海栈桥隔海相望。
湛山寺: 在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
康有为墓: 在青岛市浮山南麓,大麦岛村北山。
小鱼山: 在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西端。
观象台: 在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二路15号。
崂山: 在山东半岛西南、青岛市区东部。
太清宫: 在崂山东南蟠桃峰下、崂山湾畔。
上清宫: 在崂山东南部、太清宫西北。
华严寺: 在崂山东部那罗延山 (亦称华严山) 麓。
太平宫: 在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
明霞洞:在崂山南部昆仑山 (亦称玄武峰) 腰。
华楼宫: 在崂山北部华楼山。
九水: 在崂山白沙河上游。
龙潭瀑: 在崂山南部八水河上游,北距上清宫约1公里。
胶南市
琅琊台 在胶南市夏河城东南5公里。
东皂户遗址 在胶南市。
向阳村遗址 在胶南市宝山乡。
齐长城遗址 在胶南市市美乡徐家前夼。
龙山文化遗址 在胶南市西南部。(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西汉祝兹城遗址 在胶南市胶河乡柏乡。
胶州市
三里河文化遗址 在胶南市。
西庵遗址 在胶南市张家屯镇。
秦柏栏将军墓 在胶南市柏兰村。
元武义将军卢琮墓 在胶南市柏兰村。
牧马城 在胶南市。
汉祓国古城 在胶南市。
三官庙 在胶州市双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