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内蒙古各地地名来历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故有红城之称,得名于其第一任首府之地位。1945年,中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了,因其是红色革命政权,故将王爷庙更名为乌兰浩特,即红城。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缩音,意即“有鹿的地方。呼伦贝尔盟(现已设市)牙克石市的博克图镇也为此意。
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湖又称呼伦池或达赉湖。“呼伦”为突厥语“湖”之意,“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另有呼伦和贝尔的传说见最下。(现已更市)
兴安盟——兴安是满语,意思为小山(丘陵),在蒙语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由雅克山、岳尔济山、雉鸡场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构成。

昭乌达盟——“昭”当“百”讲,“乌达”这里是“柳树”的意思。“昭乌达”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赤峰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马鞍肚带”,成吉思汗时期这里专门生产和供应马鞍肚带,故得名。通辽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阿拉善盟——由“阿拉喜”谐音而来,蒙古语“阿拉喜”是屠宰的意思。
乌兰察布盟——“乌兰”为蒙古语“红色”的意思;“察布”这里当“崖口”讲,乌兰察布就是“红色崖口”的意思。(现已更市)
锡林郭勒盟——“锡林”蒙古语译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锡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伊克昭盟——“伊克”蒙语,是“大”的意思;“昭”是“庙”的意思。合译为大庙。因有成吉思汗陵而闻名。鄂尔多斯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巴彦淖尔盟——“巴彦”是蒙古语译音,为富饶的意思,“淖尔”是湖泊的意思,合译为富饶的湖泊。(现已更市)
赤峰——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是红峰的意思。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乌兰哈达镇也为此意。
乌海——不是蒙语,是汉语缩名,乌海由乌达、海渤湾和海南三区组成,取字头缩拼即成。因乌海盛产煤,故又有“乌金之海”之美誉。
库仑——意思是家园或占地领域。库仑旗位于通辽市。
扎赉特——蒙古语,是蒙古族部落名称。扎赉特旗位于兴安盟。
根河——蒙古语译为“葛根高乐”,含意为清澈见底之河。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科尔沁——蒙古语,带弓箭之意。科尔沁有4旗分布在兴安盟、通辽市两地。
额尔古纳——蒙古语,意思为弯弯曲曲的河流,又意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
敖汉——蒙古语,为长子、老大之意。敖汉旗位于赤峰市。
阿巴嘎——蒙古语“叔叔”之意。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莫力达瓦——达斡尔语,意思是只有骑马才能翻越的山岭。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林——蒙古语,军寨之意。巴林2旗位于赤峰市。
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之人。乌珠穆沁2旗位于锡林郭勒盟。
鄂温克——鄂温克语,住在大山里的人们之意。鄂温克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巴彦浩特——蒙古语,意思是美丽的城。巴彦浩特镇为阿拉善盟公署驻地。
土默特——土默是蒙古语“万”的意思,特是“万”的复数词,旗名源于蒙古族部落名。土默特2旗在呼包两地。
鄂伦春——鄂伦春语,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之意。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
乌梁素海——蒙古语为“杨树之海”。位于巴彦淖尔市。
多伦——为蒙古语多伦诺尔的简称,意思为七个水包子,又称七星潭、多伦泊。位于锡林郭勒盟
托克托——蒙古语脱脱转化而来,脱脱为明时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义子名。位于呼和浩特市
二连——蒙古语“额仁”的异译,意为幻景、斑斓之意。后也被汉语解释为连接中蒙两地的口岸。位于锡林郭勒盟。
翁牛特——蒙古语,神圣之意。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
海拉尔——蒙语的大概意思是野韭菜。位于呼伦贝尔市。
鄂尔多斯——一说是蒙古语斡尔朵(宫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即宫殿群;二说,鄂尔多斯高原位于黄河南边,由乌日多斯演变而来。
满洲里——地名出现于1901年。在此以前满洲里一带地方被称为“布鲁给雅宝拉格”,汉语意为“喷泉”。满洲里考其词义是满族自称的译音,意思是从这里开始就是清王朝统治的领土了,即满洲以里。位于呼伦贝尔市。
阿鲁科尔沁——蒙古语阿鲁是山北之意,科尔沁的意思为弓箭手。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
喀喇沁——蒙古语,为守卫者之意。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
克什克腾——蒙古语,是成吉思汗时所创设的近卫军的称号,简称克旗。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
和林格尔——蒙语即二十家子。位于呼和浩特。
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金鞍子”的意思。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驻地。
西拉木伦河

㈡ 内蒙古各市名称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

1、呼和浩特市

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截至2010年,已形成发、输、变、配设施齐全的电网系统。全市投产在建、拟建的电力项目20多个,其中火电13个,风电7个。火电项目中,有9个为自备电厂。电力工业是乌兰察布市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7年,乌兰察布辖1区(集宁区)、1市(丰镇市)、4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5县(商都县、化德县、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共11个旗县市区。

(2)内蒙古城市地名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

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

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㈢ 内蒙古的地名是怎么来的

蒙古是清朝内扎克蒙古的简称。但是后来蒙古从我国分裂一部分。为了区分蒙古共和国,所以叫做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86.1万(2005年11月1日零时统计);以蒙古族和汉族数量最多,此外,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全区分设9个辖地级市,3个盟;其下又辖12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市。包头、赤峰、乌兰察布、乌海、海拉尔、通辽、鄂尔多斯等为自治区内主要城市。

全境以高原为主,多数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称内蒙古高原。主要山脉有大 兴安岭、贺兰山、乌拉山和大青山。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有呼伦湖、贝尔湖 等著名湖泊,黄河流经本区西南部。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地域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四季分明;夏短冬长,较为干冷。年均气温一1~10摄氏度;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已探明矿藏60余种,稀土、煤、银等储量巨大。草原面积居全国前列,大兴安岭林区木材蓄积量较大。

内蒙古工业在建国后发展较快,以采矿、冶金和稀土工业为骨干,毛纺、森工、机械、食品、建材、化工全面发展。本区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牧区草场肥美,三河马、三河牛和内蒙古细毛羊均为著名畜种。农区集中于河套平原与东南部丘陵谷地,出产小麦、莅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胡麻、甜菜等经济作物。
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三北”中国东北、西北、华北,三个地区,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北东经97度10分,是我国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400多公里。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 、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达4221公里。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 。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一般地区海拔 1000米- - 1500米。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27℃之间,最高气温为36℃--43℃。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这里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普遍都在2700小时以上,长时达3400小时。冬春季多风大,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其中位于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全年有风日在272天以上,为全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㈣ 内蒙古城市排名

排名如下:

1、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为3579.81亿元,人均GDP为173046元。

2、包头市:GDP总量为2753.03亿元,人均GDP为95668元。

3、呼和浩特市:GDP总量为2743.72亿元,人均GDP88087为元。

4、赤峰市:GDP总量为1406.84亿元,人均GDP为32605元。

5、通辽市:GDP总量为1222.62亿元,人均GDP为39078元。

6、呼伦贝尔市:GDP总量为1185.86亿元,人均GDP为46887元。

7、锡林郭勒盟:GDP总量为769.09亿元,人均GDP为73135元。

8、巴彦淖尔市:GDP总量为740.14亿元,人均GDP为43930元。

9、乌兰察布市:GDP总量为721.18亿元,人均GDP为34301元。

10、兴安盟:GDP总量为417.92亿元,人均GDP为26052元。

11、乌海市:GDP总量为410.08亿元,人均GDP为73085元。

12、阿拉善盟:GDP总量为256.43亿元,人均GDP为103399元。

(4)内蒙古城市地名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经济蓝皮(2015~2016)》认定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省级单位之一。 2016年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被批准为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 。

㈤ 内蒙古的城市名

楼上不知道不要瞎说误导人好不好!你好楼主!内蒙古一共分9市3盟,即:呼和专浩特市,包头市属,乌海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所谓3盟,即: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