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肃张掖昭武古城是怎么消失的

早在2180年前,古老的月氏民族在河西走廊生息繁衍,“月氏”在《周逸书》中称“版禺氐”,《穆天子传》权中称“禺知”或“禺氏”。后来称“月支”。《史记·大宛传》记载:“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大约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河西走廊中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以今临泽县昭武村为月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代至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东西两侧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头曼曾送长子为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冒顿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单于。公元前177~前176年,冒顿举兵攻月氏,迫使其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称“大月氏”,留在祁连山一带的一小部分称“小月氏”,融入羌族。月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当密切,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今天在张掖黑水国、沙井小河、东古城、山羊堡滩等地均发现有零星的沙井文化类型的遗存,应该属于古月氏遗物。

2. 张掖有什么典故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张掖历史悠久, 张掖地图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
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胜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3. 张掖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国务院审抄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钟鼓楼等5处文物古迹名列其中。
目前,张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12处,居全省之首。
建国以来,国务院相继公布了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大佛寺、黑水国遗址、高台骆驼城遗址及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肃南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民乐圆通寺塔先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张掖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中,有举世闻名的汉、明长城;汉、晋时期是屯兵立营之地的八卦营古城址;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反映明、清时代晋商活跃于张掖大地的古建筑群山西会馆;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的张掖标志性古建筑钟鼓楼及佛教寺院西来寺。

4. 张掖的来历

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之后,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建立了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郡治角得。但是,角得究竟在何处,至今无考,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张掖城不是角得古城所在。那么,现在的张掖城建于何年何月,这也是一个悬案,史书无载,民间倒是有这样的传说。

老张掖城就是现在的黑水国(张掖城西北)。一场铺天盖地的黑风,埋没了盛极一时的角得城,人民流离失所,郡王忧心如焚,他在为重建新城而焦虑。新城空间选在何处才能保其房安,这可不是儿戏的事情。派出了不少选城的官员,也提出了许多选出的城址,但前车之鉴,郡王也不敢贸然行事。

一天,西边大路上蹒跚走来一位云游和尚。有臣建议:云游高僧,见多识广,何不请他一唔?!郡王也觉得有理,就派人把那和尚请来。郡王提及为选城址发愁的事,和尚笑道,区区小事,这又何难。他说:这里有铜钱一枚,我在一个地方把它埋了,你们派人去找,只要找见铜钱,城址也就找见了。郡王一听十分高兴,城址之事有了着落,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转念一想,岂不荒唐!小小铜钱,这和尚埋藏起来,要寻着它,实在是大海捞针。心里虽然不悦,碍于和尚情面,也只好依言而行。

和尚埋了铜钱,等于选定了城址。在他来说,也属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苦了找铜钱的人。郡王有令,不得不寻,真正寻去,又无处去寻,真是狗吃刺猬---无处下爪。没办法,兵民齐动手,挖地寻铜钱,其间劳苦自不待言。但是,挖地三尺,铜钱又到哪里寻去?

突然,有人飞报郡王,大路上走来一个道士,扬言能寻得铜钱。郡王得报,传令带请来见。郡王见了道士,百般无奈,也就百般小心。道士倒无所谓,谈笑风生,面无半点难色,海阔天空一番,方才转入寻找铜钱正题。道士向郡王要了一根半尺银针,别无它求。郡王也不敢多问,不知道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道士手拿银针,一直往东南方走去,一路上也不言语,只顾走路。随从陪着小心,人前马后,不敢有丝毫冲撞。一时三刻,来到一个去处,但见芦苇阵阵,溪流潺潺,沃野平阔,燕舞莺歌。道士停住脚步,取出银针,直冲冲向地下扎去,然后召唤随从动作。随从忙不迭地刨去沙土,露出铜钱一枚,那银针不偏不倚,刚好扎在铜钱眼里,再验铜钱,正是和尚埋掉的那枚。自然张掖城的城址也就选定了。

郡王马上传令,以这一点为中心,向四面扩展,重建张掖城。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现在的张掖城的来历。

据说,埋铜钱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鼓楼门洞内的十字交叉点。这一点是张掖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轴心,上承乾,下依坤,六面熠熠生辉,成代炎炎永昌。

5. 为什么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游金张掖,是张掖本质属性的反映、

去张掖公众信息网看一下吧,党代会工作报告还有人代会的信息会给你答案

6. 甘肃哪座神秘的汉代古城,曾经是一座军事要塞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甘肃省,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省份,更是中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区之一,甘肃当地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敦煌,天水,张掖,武威等城市,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都给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游客心中甘肃热门的旅游城市,不过在甘肃夏河县附近有座历史悠久的汉代古城,知道的外地游客就不多了。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很多城市中都年代久远的古城,不过像甘肃八角古城这样,外观奇特,而且当年还是一座军事要塞古城却并不多见,一座经过千年历史长河洗礼的古城,能保存得如此之完好也堪称奇迹,也许你去过敦煌莫高窟,也许你去过鸣沙山月牙泉,那么这座神秘的八角古城,你有到访过吗?

7. 张掖市古城么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面积内42400平方公里,人口容126万。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张掖历史悠久,张掖地图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8. 古城属于哪个省

古城,一般就是指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0个,其中: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后改为荆州)、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有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后改为雷州)、柳州、琼山(后改为海口)、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安庆是国务院单独特批的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四批历史文化名城有13个: 南通、无锡、山海关、金华、绩溪、泰安、濮阳、凤凰、吐鲁番、特克斯县、荆州(原江陵)、雷州(原海康)、海口(原琼山)。

以上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