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洛迦山大悲殿导游

洛迦山位于普陀山东南约5.3公里处,传为观世音菩萨发迹、修行之圣地。《华严经》载:“于此地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观音大士赞》云:“南海海深幽绝处,碧钳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据民国《普陀洛迦新志》记载:“洛迦山,海中悬岛,在普陀山东南。凡朝山礼佛者必兼谒是山。”
洛迦山在普陀山的东南方,与之隔海相望,历史上都把普陀洛迦连在一起。相传,当年的观音大士先在洛迦山修身得道,后来才到普陀山开辟观音道场,所以旧时凡来普陀拜观音的善男信女都必去洛迦山进香,有“南海普陀去烧香,不到洛迦烧半香”的说法。
从普陀山朝东眺望,洛迦山孤伫海中,犹如一尊仰卧于莲花洋中的海中卧佛。山上林木翠郁,终日风呤浪啸,四季鸟语花香,别有一番天地。从普陀山到洛迦山,每天上、下午都有专船到洛迦山。两岛虽相距不远,但莲花洋中波涛汹涌,故有“须经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之说。在山上嶙峋的礁石上,筑有南、西、北三个不同方向埠头,船只可视风向择埠停靠。
山上过去曾有妙湛、圆通、自在、观觉四座茅篷,后仅存圆通篷,现扩建为圆通禅院,并新建大悲殿和大觉庵,以及土地祠、闻思亭、迦蓝殿等。山中有女尼主持。1988年始,在妙湛庵旧址新建五百罗汉塔(又称妙湛塔)。塔三层,高27.6米,三层共雕罗汉像518尊,组成12幅罗汉朝观音图。圆通禅院四周林木葱郁,环境幽静,香火旺盛。山上尚有龙泉古井、仙桥、水晶宫等景点,以及普陀高僧谢世后存放骨灰的圆觉塔。东北小山上去过去曾设有天灯台,濒临洛迦门,是古时指点海船夜航的设施。“洛迦灯火”也成了普陀一景。明屠隆有诗赞曰:“荧荧一点照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如今,天灯台已改建成国际灯塔,被载入国际航海图志。
登上洛迦山极目远眺,浩浩大海横无涯际,山海奇观悉入眼帘,南有白沙、朱家尖、月岙,怪石嶙峋;北眺淡浮数山,巅圆如釜,即为葫芦岛;西望普陀山,逶迤起伏如蛟龙戏珠,山中的千步沙、紫竹林、梵音洞隐约可辩。

⑵ 请问谁有普陀山导游词具体的最好有典故。

典故可以收集一些添加进去即可。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⑶ 跪求!普陀山导游词,只要车上讲解,尤其是如何请香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⑷ 普陀山导游词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⑸ 南普陀导游词 360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文革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0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我们现在走到天王殿后面这一花岗岩铺地的大庭院,建筑上称为“埕”石埕左右分为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敲钟的,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鼓楼是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在继续走带上面,这是大雄宝殿,为何把它称为 “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我们看到门前的这副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这副对联将寺庙的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寺庙在唐朝就有了,据说最早到岛上开发的是陈氏家族。五代时这里称为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来改为普照寺、普照院,因与浙江的普陀山是同供奉观音菩萨的,且又地处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就把它称为南普陀寺。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唐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观音菩萨和百姓之间可说是缘情深厚,她的传说世人都在纷纷说道:(古时候有一老汉,年纪大了患眼急就要失明,到处去求医都没有用,最后得到别人的指点,需要用人的眼睛做药引才能好,结果他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做药引来给他的父亲治眼睛,惟独他的小女儿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眼睛换来父亲的光明,结果就感动了天地,释迦牟尼佛就赐她千眼让她能够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千手截难保佑人间。观音菩萨座下还放着一个木鱼主要是用木鱼的方法让僧人在念1是提神的。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三尊佛像,他们被称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悲殿,殿前的这两棵佛家圣树菩提树,十分的干净,连蜘蛛网都不结,当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大悲殿原来为砖木结构,在1928 年因香火过旺而被烧毁,在1962年进行大翻修,主题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推叠但不承受重力,用于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以彩绘装饰造形巧妙,结构严密,称为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都有拿者不同的物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悲愿;常会有人对观音的性别表示怀疑,究竟是男还是女?门住是这副对联解释得很巧妙:菩门无定向,慈悲济世即观音。实际上考证,唐宋时期画观音的名家有很多,但都是不画妇女形象,但宋代之后,观音就成为了女身,一直到明代,大概是观音具有“菩萨心肠”与女性特点更家的相协调,因而就刻画成女像就流传了下来。
最后这一边是大殿的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的建筑很有特色,有中西合并的韵味,上层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上层是藏经,下层是法堂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法那么可以到上面去看看。
使南普陀寺享有盛名的还有“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现在的佛学院已经是僧教育的重点学院。
好了南普陀寺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⑹ 普陀山导游词150字

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道场。
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之一。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唐以后,历代帝王多次赐金扩建普陀山寺院,倡导观音文化。
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首次钦派人到普陀山贡香幡,开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赐匾“宝陀观音寺”。
公元1214年,宋宁宗赵扩又赐匾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菩萨的地方。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也称为补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有缘者如果有旅游的机会,可以去参拜观音菩萨。
如果你想去普陀山,看了这个导游解说词之后,就会有基本的了解。缘为有缘人!下面内容是小编特别去整理的,希望对你有所作用,
普陀山基本介绍:
1、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2、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后历代皇帝拨币累建,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
3、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4、有人曾经对普陀山的美景作出这样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5、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6、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⑺ 浙江普陀山导游词

出历史名城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险壑逶迤伴绕,飞泉云岫横生妙境的名山胜地。这就是声震辽海、誉播京华的关外第一佛山——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邃丰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诸端寺刹,晨钟暮鼓梵音法号经年袅渺,祥云喜雨龙光清岚百代氤氲,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称之。至辽代,又因让国皇帝耶律倍长居此山,经大德高僧德韶奏请辽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闻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贯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枫林旭日、苍山观海、红石卧龙、滴水观音、泓池澄晖、烽台夕照”等景观而著称于世。明清两代,更以辽西“第一洞天”驰名海内,为佛、道两教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拥有奇特壮观的山峦;千姿百态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树悬挂的峭壁。名峰、古刹、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听莺啼鸟语,夏可闻蝉鸣桑林,秋可睹栌红霜染,冬可观石堂松雪。四时景致,异彩缤纷,胜如巧笑顾盼焉。九大景区共有五十多处景观,其云、石、水、洞、林、花、鱼、鸟浑然一体,雄、险、奇、幽、动、静、美、妙交相生辉。实为洞天福地,人间胜境。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辽宁五十佳景之大观。 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开心!

⑻ 求普陀山导游词(不用太长)

您好我空间有您需要的普陀山导游词 网名《普陀欣欣渔家》
呵呵有您需要的(⊙o⊙)哦!
普陀山旅游住宿 欣欣渔家欢迎您

⑼ 普陀山详细导游词

1.西天景区位于普陀山的西南部,景点沿梅岑山脊分布,有梅福庵、圆通庵、观音洞庵、灵石庵、千年古樟、景区茂林秀竹、浓荫遮日、以奇石众多为最,如心字石、磐陀石、说法台石、二龟听法石、鹦鹉石等。
2.普济禅寺也叫前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称宝陀观音寺,后几经兴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重建大殿,并赐寺额“普济群灵”,故名。
3.法雨寺,也称石寺,为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明万历八年(1580年),麻城僧大智(名真融)从西蜀华蓥山来普陀礼佛,见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题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郡守吴安国将其改额海潮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寺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增建殿宇。万历三十四年(1906年)朝廷敕赐“护国镇海禅寺”匾额并《龙藏》一部。后几经兵火,寺院遭毁,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别庵和尚前来住持,再度扩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朝廷赐帑与前寺(普济寺)同时兴修。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赐“天花法雨”匾额,遂改名“法雨禅寺”。雍正九年(1731年)又进行大规模扩修,从此殿堂楼阁,规模宏伟,雕梁画栋,辉煌瑰丽,遂成东南名刹。
4.慧济寺又称佛顶山寺。在普陀山佛顶山上。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圆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圆通殿、玉泉殿、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清得大藏经,由文正和尚鸠工增广,遂成巨刹,与普济寺,法雨寺鼎立,称为普陀山三大寺。
5.在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⑽ 普陀山珞珈山导游词

你好 楼主可以参考下文
洛迦山位于普陀山东南约5.3公里处,洛迦山远观如海上睡佛。传为观世音菩萨发迹、修行之圣地。自古以来,普陀、珞珈融为一体,有“不到珞珈山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说。后为使二岛分别,遂一称普陀山,一称珞珈山。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洛迦灵山又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由普陀山到珞珈山航程约30分钟。据传“须经过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岛南、北 有三处码头供香客渡航,并建有磐石磴道3000余米,名“洛迦山香道”。恰如“四十八愿 塔”有联云:“寂灭道场常乐我静,洛迦胜境花木幽深。”。
船行莲花洋,远望珞珈山酷似一尊大佛安详地仰躺在烟波浩渺的莲花洋上,头、颈、胸、腹、足均分明可辨,故有“海上大卧佛 ”之称。
登上珞珈山极目远眺,南望白沙、朱家尖怪石嶙峋,北眺淡浮数山,是为葫芦岛 ;西望普陀山,逶迤起伏,紫竹林、梵音洞、千步沙……尽收眼底。
据说当年观音大士就是由此跨越莲花洋去普陀山开辟道场的。志载,明万历年间,有僧在山中结茅。至清末,山上有妙湛、圆通、自在、观觉四座茅篷。“文化大革命”时遭毁。
1980年,普陀山佛教协会开始整修珞珈山,先后创建五百罗汉塔,新建土地祠 、伽蓝殿、圆通禅院、大悲殿、大觉禅院、圆觉塔、妙湛塔和大型石雕“观音事迹故事碑廊 ”等名胜,从此珞珈胜境更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