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游为什么7次折返震区救人

四川两导游7次折返塌方区救人 “谈不上伟大,只是无法忍受那绝望的眼睛”

李文华和张立的命运,在地动山摇的瞬间,联系在一起。

同是往返于九黄线上的导游,8月8日晚,带着旅行团,他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被地震逼停在神仙池路口附近,碎石如雨落下。

懵了片刻,唯一的念头冒出:“生死有命,怕啥子。要一个都不少的将游客带出去!”于是,此前素不相识的两人,在这个灾难的夜晚,成为了最默契的搭档。

不足千米的路程,彼时艰险遍布。饶是如此,两个团的游客一个都不少被带出危险。

但救援在继续,两位导游,一次次折返,七度穿行险地,将伤员和被困群众,至少六人平安带出。

23岁的导游李文华一直觉得自己挺爷们的,可是,坐在返程的车上,看着手机里蜂拥而至的数千条短信和留言,他还是忍不住开始哽咽,“活着,真好。”


“谈不上伟大,只是无法忍受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李文华在朋友圈如是写道。



经过规划,转移分成了三大批,每批中又分若干小批,游客们三人五人组队,男人必须掩护老人和孩子。张立带游客先走,李文华最后撤离。“大家不要吵不要闹,这是地震,我们不能慌。”他重复地说着这句话,边说边组织游客动身。


回到酒店院坝,李文华脱下湿漉漉的上衣,那上面有血有汗,也有伤者的泪水。

“怎么办,我的团里还有人没出来!”人群中,一位女导游向张立和李文华发起求救。来不及思考,李文华套上衣服便和张立向塌方处冲去。

路上,他们遇见两个当地警察。四人当即组队,开始搜寻。黑暗中,循着哭喊声,他们看见一对坐在路边的母子。“救救我妈妈,她腰受伤了动不了。”李文华看见,孩子约18岁左右,手受伤了,胳膊处夹着一把伞。孩子说,他以为撑着伞,就能挡住不断掉落的石头。

张立和其中一名警察继续往里搜救。李文华则和另一警察带母亲和孩子离开。由于阿姨腰伤严重,他只好选择背她撤离。李文华个子不算高,1米7,118斤。而他背上的伤者,有140斤。和警察轮换着,两人将受伤的母亲背出危险地带。

抵达酒店后,李文华的脚站不太稳,“一直发麻”。休息约1分钟,两人又朝塌方区赶去。“因为张立他们还在里面。”

第三次进入,他们遇上了麻烦。一辆私家车中,司机被困在车里动弹不得。“他的手和脚应该都骨折了。”最好是用担架送出去。时间紧迫。两人又重新出去找担架,所幸,一位福建游客车上有备着。于是,第四次进入,将受伤的司机,在乱石余震中,抬出危险的塌方区,转移到人员集中的安置点。

接下来,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在一次次的往返奔跑中,李文华和张立,带出的有伤者、也有其他被困的游客和村民,他们没有仔细数过,但是被这两位导游带出的其他受伤游客,至少在6人左右。

一趟趟的出去又返回,一次次的背起又放下,这个夜晚,冷月清辉。相对于黑暗中时刻紧逼的危险,张立更抗拒的是人少力薄的无奈,“我们几个人,保证了团里的游客一个都不少,但还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大灾面前,人间有真情。这也是中华民族打民族情。

2. 发生地震导游人员应当怎样保护旅游者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3. 导游途中遇到地震怎么办

如果带着客人,应尽快把客人带到安全地带!待地震结束后尽快联系公司,把客人安全撤离!

4. 一名导游,带团在景区旅游的过程中,突发地震危机,你决定怎么去处理

那肯定是。要让他们瞬间建立到一些安全的地点,这样才能够维持安全

5. #成都航际海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我本来从事导游工作,因为九寨沟地震,导致我的收入和团量不稳定,今天

我觉得你投的简历别人让你去面试你都可以去试一试,增加面试机会,并且一定要把自己的简历特别是自我简介好好编辑一下,一定要简洁,并且说得牛逼一些,背得滚瓜烂熟,多试几个公司,然后你就会觉得很有底气了!至于你说的这家公司是16年才成立的,你可以去看一下,看的时候自己准备一些问题,了解这家公司,不要只听他说,比如你可以看看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问问公司人员流动性,弄清楚他们做什么的,靠什么赚钱,有没有持续性,你去他们公司做什么,有没有保障等等…… 来自职Q用户:王女士

6. 女主角叫武月的双语电影名叫什么(女主角短发在片中是一名导游,片中还有汶川地震的情节,

叫做《好雨时节》,高圆圆主演的
请采纳

7. 我当小导游

汗 这导游是想当就能当的么 要导游证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