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游词
❶ 如何写好解说词
解说词常用于陈列、展览物品,导游及纪录片等,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实物或照片等,对所介绍的人或事物做概括的或重点的介绍。说明书以及各种介绍性的文字如学校招生时用的专业介绍,旅游景点的风景名胜介绍,以及文物介绍等,也属于这一类,它们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大体是相同的。
解说词的写作要求如下:
1、通俗化、口语化。解说词的接受对象很广泛,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因此要求写得通俗易懂;又因为解说词是要“说”的,所以还要尽量做到口语化。这就要求:
(1)尽量用规范的语言写,一般不要用方言土语。有些特定对象的解说词,如地区性的展览会等,也可以用方言写。
(2)选词造句要大众化,尽量少用冷僻的、专门的词语;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言文。
(3)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和生造的词语。解说词主要是讲、念给人听的,有些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的词语,如不注意便会使听者发生误解。例如“全不”与“全部”,“治癌”与“致癌”,“死人”与“使人”等,听上去差不多,而意思大不一样,在使用这些词时就应慎重,尽可能换一个说法,如把“全部”改成“全都”,“治癌”改成“治疗癌症”,这样效果就更好一些。
(4)群众中不常用的简称,尽可能不用。如“××市第一百货商店”,不要写成“市百一店”,“市人民政府”不要写成“市府”等。
2、及物扣题。解说词一般是配合实物或图片写的说明文字,因此,文字必须与实物一致。如介绍石林、溶洞时,就要紧扣石林、溶洞的形状、规模、特点、成因等,为了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也可以讲一些有关的传说和科学道理;但不要离开本题,去讲无关的其他内容。
3、简明扼要。解说词,一般都是对实物加以解说,所以,一般人看了实物能够理解的东西就不要多讲,而只要把观众不容易懂或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以及需要引起观众特别注意的地方写出来就可以了。因此,文字要简明扼要,适可而止,不要唠叨个没完。
有一些解说词还要求有文采。如电影、幻灯等艺术性作品的解说词,要求像散文诗那样美,实际上属于文艺作品,这里就不多说了。
参考资料:
http://www.zxjx.cn/readarticle/htm/61/2004_12_4_3777.html
❷ 讲解词怎么写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只想结合自身实践对解说词写作中的语言要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具体、形象、准确
具体。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存在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直观可见的画面要有相应的具体解说,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使之便于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电视传播稍纵即逝,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具体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使声画有机地融于一体,造成生活的立体感,从具体到抽象。
准确。没有准确的语言,解说词就无法反映客观事物。但准确不是重复图解画面,而是画面的补充延伸和提高。准确既要内容准确,表达意思准确,又要声画默契,结合准确。如:
解说词准确地交代了黄河壶口的地理位置,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也从文化精神角度交代了壶口奇观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
通俗易懂,顺口顺耳
解说词的内容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来,观众通过听觉器官感知有声语言,这就要求播音要顺口,收听要顺耳,这就要求用群众口头上常用的语言写解说词,要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
多用口头语。在汉语词汇里,有书面语词汇,也有口头语词汇。口头语是和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就语言基础来说,口头语和书面语是相同的,不能各有一套。但是口头语言是说给人家听的,书面语言是写给人家看的,由于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以,在用词上和造句的习惯上都有一些差别。注意研究这些差别,解说词多用口头语,使之符合人们的听觉习惯,才能通俗易懂,亲切生动。
当然,解说词并不一概排斥书面词汇,一些内容庄重、严肃的节目里书面词汇还是要多用的。
多用双音词。单音词声音短促,一闪而过,不容易听清,又不符合口语习惯。双音词声音较长,给人们的印象比单音词强一些。单音词的词意比较宽,比较概括;双音词的词意比较窄,比较具体,用双音词表达的意思更准确一些,这也是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
写解说词时多用双音词,可以使声音响亮一些,容易让人听清楚;可以增加韵味,增强语
❸ 什么是导游词
[编辑本段]一、【导游词的定义】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编辑本段]二、 【导游词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编辑本段]三、 【导游词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❹ 导游词的格式是什么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❺ 怎样设计解说词
古人结构文章往往讲究豹头——猪肚——凤尾之道,或称之为突起——纡行——峭收。可见,凡作文者,均特别重视开头与结尾的点化作用。撰写电视解说词虽有其特殊的创作之规,但其写作之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写解说词都一样。开头落笔有神,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文学大师高尔基曾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曾用“一刀就开出个瓜瓤来”的名句,指出开头的神来之笔的妙用。
“开手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 李渔之高论证明,写作之起势必定要笔机飞舞,最后才能完成美玉般的作品。写解说词重视起笔与发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研读不同形态的电视片中,参悟出解说词写作的不同的开篇之法,并一一列举如下,以请教于同行。
1、抓住要害 落笔生辉
撰写文章者,构思开篇之时,必定熟知历朝历代相关的名家名句,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关于文章的开头写法,自古以来研究者众,我们只是借鉴诗人的名言,悟出写解说词的开头之法,要“首句标其目”或是“起句当如爆竹”,才能亮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最重要、最新鲜又最有趣的信息。如《画家韩美林》的开头:
憨厚的小猴向我们深情地注视。机灵的小猫,流露出警戒的神情。可爱的小熊猫,你为什么回头张望?聪明的小鹿,你为什么低头沉思?这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动物画,都是出自韩美林之手。
该片在采访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用镜头摇过墙上挂着的一幅幅憨态可掬又生动有趣的画作,加上此段活泼生动的解说词,将最鲜活、最引人、又最具本质特性的信息表现出来,一下子就将观众带进艺术家的创作情境中。此段借用开门见山的习常写法,从具体入手,写到抽象;从纪实出发,写到理念,就能产生落笔生辉、别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如《走近毛泽东》的开头: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走近毛泽东》则用非常独到的视角,提纲挈领地概括介绍伟人毛泽东特立独行的个性特色。解说词一开头就抓住人物最要害又鲜为人知的信息,可谓别开生面。
2、生动幽默 情趣盎然
电视解说词的生动幽默,带给观众无穷的情趣与乐趣,进而会油然而生种种理趣,这就是解说词创作中的妙趣。如《雕塑家刘焕章》:
(画面:一个满脸长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奋力劈木头,凿石头)解说词: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同木头、石头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儿,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的爱好和职业了……
这段幽默风趣的解说词,与画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向观众自然亲切地介绍了雕塑家刘焕章,给人留下亲切、平实的好印象。幽默生动的开头不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伪装幽默,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片制宜,巧妙地借助画面内容,进行机智风趣的解说词创作,让观众轻松愉快、会心微笑地走进电视片中。
3、写景状物 烘托气氛
如前所述,“首句标其目”固然是写作解说词的首选之法,但采用其他写作方法,同样会收到奇效。如烘云托月之法就是一例。创作者从写景状物开始,先创造出一种气氛、一种氛围,乃至一种境界,此时再推出全片的核心之人或中心之事,也会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就是成功案例。
创作者写景状物时,为观众展现出一幅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情境: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跃出地平线时,管弦乐《东方红》骤然响起,此时出现了竖行书写的字幕与旁白:
还记得《东方红》里是怎么唱的吗?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象雷锋那样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能让自己的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那么,我们伟大的党就永远是一轮不落的太阳!——引自本片主人公的话
喷礴欲出的红日,冉冉升起,刹那间雄浑有力的旋律在耳边盘旋,再顺势录入映照景物的解说词,构成了视听和谐统一的声画艺术场景,令观众陶醉而引人入胜地走进那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的意境。这就是解说词烘托气氛的妙用。
4、引诗为文 抒情写意
千古流传又耳熟能详的名诗名句已深入人心,它的艺术魅力已广为人知。在撰写解说词时,如能恰如其分地借用著名诗句做开头,既能抒情写意,又能起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应。
《寻》记录从台湾来福建定居几十年的庄梦花女士,一生苦苦寻找台湾亲人,并在改革开放后,赴台与九十高龄老母团聚的故事。那份寻觅亲情的长久期盼,那份血浓于水的骨肉团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该片开头借用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名句:“梦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极为贴切地表述了庄梦花寻觅亲情的心境与期盼,让观众亲切地感受到两岸民众浓浓的情意和深深的骨肉之情。
又如《中国民工潮》的开篇气势壮阔,吞吐天地。片中画面是波涛汹涌、壮观无比的钱塘江潮和一泻千里、气吞万里如虎的黄河壶口瀑布:
字幕:钱塘江潮: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奔雪来。这是李白描写钱塘江潮的名句。
字幕: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奉地雷。这是诗圣赞叹黄河的诗章。
大潮奔涌,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浪击飞石。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然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兴起的另一股大潮,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同样不亚于八月钱塘,奔腾黄河。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民工潮。
此处引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句,来形容民工潮席卷全国的壮观景象,这种相似联想,激发了观众极大的收视热情,表现出撰稿人过人的开笔之思,可谓神来之笔也!
5、设置悬念 引人入胜
悬念的未知性和难以预料性,是吸引观众、牵引观众的法宝。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式结构,吸引了多少追踪成瘾、欲知后事如何的读者,让他们寻根问底、欲罢不能、一追到底地阅读作品,关注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电视解说词借用这一写作技巧,设置悬念,作为开头的引子,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普救蟾声》:
现在的蒲州镇里,有个普救寺。电视机旁的诸位看官,且听小女我说说发生在这古寺里的两个传奇故事……刚到此地,便发生怪事一桩……看来这金蛤蟆还真的不好找。而奇怪的事又发生了……
在今日普救寺到底发生了什么怪事,有着好奇心的观众,被解说词的开头紧紧抓住,追踪而下,直到真相大白。这就是悬念式开头的巧妙,它象吸盘一样吸住了观众的视线和收视兴致。
6、有感而发 直奔主题
情感是创作的核心,也是创作的动力。编导在拍摄与后期编辑和撰写解说词时,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或深深被感动,或深深被激怒,或深深地关注,或奋起而疾书。总之,情不能自抑。这里流露出来的或是激情澎湃,或是忧思深广,或是忧患重重之情。如《中国农业六大主题之一•万世根本》的开头就是深有感触、奋力书写、直奔主题的精彩开篇: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住宅的狭窄和生存空间的拥挤有着切肤之痛,常常寄希望于未来,又为生活在未来的子孙们的命运而忧心忡忡……然而,未来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狭窄的住宅和拥挤的街道,一个更大的、更不易于解决的危险正步步向我们逼来,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准确地讲,为我们提供食物的耕地正一天天缩小。
7、提出问题 调动参与
文无定法是至理名言。解说词开头的写法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随节目内容的变化而变通。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引发观众极大的兴趣,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这也是颇有实效的开篇之法。例如《唠唠咱的庄户曲》就是实证:
你说说,俺们这疙瘩的二人转有啥出奇的,不就是一男一女搁地当腰那么一转悠嘛!可你说,它咋就这么稀罕人呢?咋还一转悠就小二百年呢?咋乡亲们一瞅见它就迈不开腿,挪不动步,迷了窍,勾了魂呢?我说这里哇准有啥门道。
啥门道,咱庄稼院里土生土长的玩意儿呗!跟俺们对撇子、对心思、对味儿、对脾气儿。那正八经的是北大荒词,北大荒调,北大荒的禀性老烟炮啊!
二人转在东北黑土地转了二百多年,它咋就那么勾魂摄魄,让百姓如醉如痴?答案自在百姓心中。此篇以提问开笔的解说词写作,可谓别具一格,又很有乡土情和乡土味。
8、先声夺人 一语中的
解说词写作要简洁明快,高度概括,力争精炼浓缩,才能一语中的。撰稿人下功夫创作才能别出心裁,有所创新。我们深知:“如果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占了一大半,那么这部纪录片,无论是解说词还是影片,都是极不成功的”(伊文斯语)。《扬州第九怪》开篇打出的片头语,就精警到位,先声夺人,令人为之一震:
字幕:一切奇缘、机遇、怪异等等,仅仅是成功的表象,成功的内核永远是坚韧不拔地穿越人生的撒哈拉大沙漠。推出片名:扬州第九怪
不论是天生奇才,或是聪明之人,还是资质平平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都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这才能创造奇迹、创造人生辉煌。该片开头,可谓一语中的,一石三鸟,将电视画面难以言表的精神内涵,用解说词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9、远远道来 反差对比
开门见山是常见的开篇之法,令古今中外的创作者借此法而成就美构佳篇。但从另一角度出发,远远道来也别具一格,自有其不可言状之妙。如《毒祸》一片,本是揭露、暴露吸毒丑恶现象的专题片,但开头一反常态,从广州城的祥和、繁荣入手:
珠江潮水拍打着南中国的大门,广州城看上去一如以往的繁荣与祥和。吸毒活动在一些地方从过去单个隐蔽发展到三五成群,聚众吸食。
这段解说词的开头,造成强烈鲜明的反差对比,让观众在繁荣的背后看到污秽;在平静和谐生活中看到丑恶与罪恶,并从女青年吸毒沦落的悲剧中,省悟到毒品对个人生死、对家庭幸福、对民族繁衍、对国家未来都是极大的戕害。该片用铿锵有力又语重心长的解说词告诫吸毒者,告诫世人,吸毒是条不归路。与吸毒、贩毒者的斗争,是我们国家长期而又极为艰巨的任务。
10、情境再现 启发联想
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为尊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但解说词之美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声画之间是相互连动又互相依托而相得益彰的。电视解说词写作高手陈汉元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收租院》的解说词创作开始,已出版了多部有关解说词的专著。他每每写作,多为大手笔,确实难有人出其右也。
陈汉元先生撰稿的系列专题片《话说运河》第一集《一撇一捺》中的解说词开头,采用情境再现的手法,启迪观众的联想和思索,确乎有惊人的创意和过人的笔墨: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这段经典的解说词开篇,将长城与运河的形象、意韵,及其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结合得如此完美。将二者刚柔相济的风范展露无遗,引发观众去体味画外之意、画外之境、画外之理,真是“状难写之景如目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解说词开篇的写作是因片而异、因作者而异,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创作态势,才能与画面珠联璧合,形成最佳的声画艺术传播效应。
❻ 给我推荐一个视频配解说词的编辑处理软件
绘声绘影,简单,好用。刚接触用9就行了。这里下载绘声绘影9虚拟光驱文件。
下载地址:http://www.52p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29
❼ 美丽水川导游词,300字左右
导游词 编辑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❽ 导游词的题目格式
大家来看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大家看过了这座雄伟的建筑之后,是否感觉到贝聿铭先生的精炼技术,以及他对这份工作的认真负责,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是我们一次练习写的导游词,我写的,你试试看吧,就照这个格式写:
首先要有欢迎词
要基本介绍这个景点的地理位置
把各个景区联结起来,用一些“首先”“其次”“最后”之类的词
最后要写欢送词
如果是学校写的练习,最好写出中心~
❾ 四年级导游词怎么写
比如:沈阳故宫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编辑本段]一、【导游词的定义】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编辑本段]二、 【导游词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编辑本段]三、 【导游词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如:
来自×地的朋友们: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各位朋友来我市观光旅游。我姓桂,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叫我“桂导”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大家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2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桂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中和游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这次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告别语包括感谢语、惜别语、征求意见语、致歉语和祝愿语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后面。如:
各位朋友:
眼看火车站就要到了,桂导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在此,桂导我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对我工作的支持。短短几天时间,大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的合作!在几天的游览过程中,若有不尽人意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您的意见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您的建议将是我们改进的目标。在返程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谅解。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再来我市,欣赏我们的春季湖水、夏日荷香、秋天红叶和冬季的雪光。一年四季的美景等着您,到时桂导我再来给各位当导游。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