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照九仙山风景区的简介

九仙山风景名胜区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九仙山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以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游览观光为主体的产品类型。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雪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五莲九仙山风景(20张)幽、旷、奥七大特色,最大的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令人叫绝。还有被誉为“江北一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春夏之交,竞相开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满山红叶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
居仙卧龙,传神离奇。历史上许多隐士骚客,常会于此,吟诗论文,赞美九仙山胜境。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有“九仙今已压京东”的诗句。战国孙膑马陵大捷之后,辞去齐国军师,浪迹山林,终选此地,修建茅舍,聚待讲学,并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明代礼部侍郎翁正春赞为“真齐鲁间最圣地也”。
一九八八年,九仙山含在五莲山之内,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其知名度大幅度上升。一九九五年松柏乡政府正式将其列入发展计划。修复了孙膑读书院遗址,并重塑了孙膑像,开辟了孙膑书院游览区。另外,彻底修通了九仙山通往县境主干道的盘山通车路附建中型停车场,还建有小型食宿宾馆及民俗村等其他服务设施,设置多处购物网点,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B. 九仙山的人文历史

九仙山城堡是清朝杨文起义军的遗址,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省唯一一处保护较好的省保农民起义军古遗址。当年义军在山上修栈道、建营寨、筑城堡。目前,东、南、西、北四座城墙墙基保存较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了南城门和修建了杨文的衣冠冢。攀爬古栈道,安装护栏的石窠历历可见,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感。到九仙山之巅,九仙湖、军潭山、老人峰、杯交石等尽收眼底;与白花岩(广丰三岩之一)、灵鹫峰、梳头峰、美乳峰诸峰争雄。山的东北侧是悬崖峭壁,中部有一石洞,是起义军的军饷库。传说尚有三十五大箱金银珠宝沉睡在藏宝洞里------
据记载:清兵入关,明亡清顺治立,但江南尚有明室势力与清朝对抗。时有明兵部尚书黄道周、侍郎詹兆恒(排山镇人)守广信府,终因不敌众阵亡。顺治三年(1646),黄道周幕僚周天吉(本县人)归隐九仙山。次年,詹兆恒部将周立因标官黄魁宇与周天吉相熟,遂率明军残部退守铜钹山和九仙山等地。高阳人杨文,素骁勇、有黠智,因受欺压而举族登九仙山依黄魁宇。黄“以文等穷窘来归,奴隶待之,又淫其家室”。杨得到周天吉密助杀黄,遂据山场。聚九千余众,托名起义,迎逸宦徐敬时为主谋,而九仙山之势愈炽。其间清廷下令赣、浙、闽三路官兵围剿,围困二年却不得攻克,官兵无可奈何。顺治十一年(1654)十月,杨文至关口巡夜,乱炮中喉。“山寨无主,先后蚁降,九仙山自此得平。”后人为纪念九千名起义军在此历时七年的抗清,又称九仙山为“九千山”。

C. 九仙山风景区的介绍

福建德化九仙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古瓷都德化县西北部的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交回界处,距县城答35公里,海拔1,658 米。据县志载,昔有道士九人居此修道仙去,故得名。山上奇岩兀立,怪石遍布,峰峦竞秀。著名的有永安岩、龙池、灵鹫岩、仙棋枰。原为道教场所,后为佛教所据。明代在永安岩、灵鹫岩建有庙宇,今仅存木构殿宇残迹和弥勒造像一尊。另有许多富于神话色彩的古迹和40 多处诗刻、题刻。建国后,九仙山辟为游览区,有公路直通山顶。另有山东日照九仙山风景名胜区,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九仙山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雪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2014年5月6日下午1点发生火灾,孙膑读书阁等景点以及大部分植被已被烧毁。

D. 德化九仙山的主要景点

灵鹫岩位于九仙山巅东侧,始建于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寺的墙、柱均为石筑,释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为石雕。明万历年间柱础重修,新建山门石坊,德化知县杨文正“一方净土”题匾和永春知县夏忠“胜迹维新”题匾于坊上。大学士张瑞图,太仆丁启睿,状元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邑司训甘天训的题刻牌匾,悬挂于主殿两侧。清初整新两殿,增置岩田。16-18世纪,这里曾是省地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个支系,发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处寺庙。文化革命期间被毁。
1988年以来,由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名誉住持,南加释宽净法师倡导,般若修德堂众信徒鼎力捐资支持进行重建。重建的灵鹫岩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保留着古迹,而且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飞鸟的雕刻。 永安岩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铭爱村、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唐代开元年间,该地系九仙山僧邹无比垦种荇菜之处,故称“荇菜岩”。后来蛇神岳氏修炼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
明代天顺年间,青年儒土史云济,法号妙应,到此地出家,并与铭山周进宗结谊。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嘱其徒日:“吾大劫未尽,化后悬我骸于大椿杪,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化后骨骸挂在铭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树梢。嗣后,侄儿周琼捐献山场,筹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千担作为岩租。明嘉靖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孙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于永安岩。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七及住持僧应经再次募缘修建,至今正殿佛龛尚保存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重修,岩字系木构,歇山顶式,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饭堂、地藏殿、护界亭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云济史公祖师,左边蛇岳尊王伽兰佛,右边安放着檀越主周进宗、周琼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组成的藻井,圆天画着太极圈,结构精彩别致,独具一格,明、清时期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偕其侄进士李为观、进士知府李道泰,先后为该岩题赠牌匾。现尚保存的有赖垓的“法云真际”牌匾和民国时期的两对木刻楹联,寺字东侧有护界亭1座。 九仙山文物蕴藏丰富,唐代开元丙辰年(716年)开山僧邹比坐化前雕刻的弥勒石刻造像高2.7米、宽3.1米、周长8.90米,雕工精练,神态逼真,至今保存完好,是九仙山的镇山之宝。还有元代雕刻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还有集元、明、清时期50余处摩崖字刻和诗刻,为九仙山增辉。
只有天
九仙山素以 “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颇多,海拔1658米,一年四季皆有云海。九仙山高耸入云,直插云汉,不仅“一览众山小”,还让人产生“只有天”的感觉。攀登九仙山直到山顶,但见丽日当空,蓝天在上,便油然而生“凌绝顶”的豪情壮志。 “只有天”位于主峰北侧,通往齐天门路上西侧。绕过气象站,沿曲径通幽的山路行走,到达一座奇石天然堆叠而成的山峰,它的最高点南侧刻写着“只有天”三个雄浑的大字。当你小心翼翼爬上峰顶,便会感到一种凌空拔起的自豪感,周围的一切景物全在脚下忽然变得无足轻重,眼中只有头顶的那片天,真正体验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境!

E. 五莲九仙山美丽传说

从前,九仙山下有黑、白二龙潭,分别居住着黑、白二龙,二龙不和,争斗交战,白龙战败而逃。黑龙喷烟吐火,弄得这里年年干旱,草木枯焦,庄稼颗粒无收,农民也只好到外地逃荒去了。一天,八仙路过这里,发现诸峰形状各异,奇特无比,但山中却寸草不生,觉得很奇怪,便喊来山神询问,山神如实告诉了他们。八仙们决定推迟过海日期,为民除害。吕洞宾来到黑龙潭拔出七星宝剑,只见金光一闪,黑龙的头便落入水中;汉钟离挥起铁扇,山上立刻凉风习习;蓝采和、何仙姑提起花篮,将百花撒向山中,瞬间百花盛开;韩湘子拿起竹笛吹奏仙乐,立刻招来了蝴蝶翩翩起舞,鸟儿放声歌唱;铁拐李用靴子装来神水,洒遍了山山谷谷。没过多长时间,刚才的秃山变得山清水秀、百花争艳,到处生机盎然。八仙走后,山神怕这些花草树木枯萎,用铁拐李留下的靴子浇灌了七七四十九天,磨破了九九八十一双铁鞋。山更美了,水更清了。后来人们为了感恩八仙和山神,便把这座山起名九仙山,并做了九位仙人的塑像,至今保存在九仙山的九仙观内。

F. 五莲山导游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鲁东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莲县东南,东邻避暑胜地青岛130公里,南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25公里,北距中国风筝城潍坊110公里,西与亚洲银杏王浮来山风景区相毗临,五莲境内有204、206国道纵贯东西,交通便捷。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属温带半湿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12.6摄氏度,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内气候温和,特产丰富,山清水秀,河川纵横,素有台湾花莲,“山东五莲”之美誉。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由五莲山、九仙山两景区组成,主峰海拔515.7米。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以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著称。

五莲山风景区是齐鲁大地最大的野生药库,山东省野生杜鹃花基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佛教活动中心。被誉为“江北双绝”的万亩野生杜鹃花园、龙潭大峡谷和有“通天之举”的皇家寺院——护国万寿光明寺更是享誉大江南北。 通过几十年的开发与建设,五莲山旅游风景区已经成为鲁东南最大的生态风景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最佳游览时间为春夏秋三季,春夏之交万亩野生杜鹃花盛开,似云锦,像流霞,漫山遍野,令人陶醉。秋霜季节,满山红叶层林尽染,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

九仙山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与五莲山隔壑相峙,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九仙山奇峰异石与洞窟泉瀑之多,与五莲山并称双绝。以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游览观光为主体的产品类型。 从曲径通幽的山间秀色到晴空响雪的悬泉飞瀑,从韵脉神秘的自然景观到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 九仙山的美可以归纳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最大的特点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华北罕见,令人叫绝。还有被誉为“江北一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春夏之交,竞相开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满山红叶与山光石景相辉映,蔚为壮观。
莲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由五莲山、九仙山两大风景区组成,位于鲁东南沿海,东邻避暑胜地青岛,南接海滨城市日照,西接“亚洲银杏王”驻地莒县,北靠世界风筝都潍坊,素有“台湾花莲,山东五莲”,“山西五台、山东五莲”之美誉。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奇石林立、景致奇异,各有千秋。域内万木葱郁,清丽峻茂,燕鹊环谷,山泉绕溪,匹练飞瀑,种种胜境,构绘出一幅清新、雅致、秀美、险绝的画卷,从而使宋代文豪苏轼也盛赞“奇秀不减雁荡”。纵观五莲山风景区,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地融于一体,造就了风景区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涧等400余景无不透露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真可谓景点遍布,水水相连,生机勃勃,灵气无限。 五莲山因五莲列峙,耸接云霄,如莲花初放而得名,九仙山则因八仙过海战恶龙,山神倾力育万树而流传。两山虽各有特色,但却共五大景观闻名遐迩。其一是奇峰怪石。景区内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见巅,下不见路,奇色异景比比皆是;又颇具灵气,似唤之能应,驱之能动,五指峰、钵盂峰、玉烛峰、万卷书、龟峰、靴石、无字碑等均形成颇具特色的峰石景观。其二是石窟幽洞。大自然以神来之手给这里创造了许多的洞天福地,并且赋予了一个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名。藏在烟雨涧下的水帘洞,巨石叠垒而成,滴水成帘,人入洞中,暑气皆无。似洞非洞的一线天,仰望苍穹,一线尽收,使您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妙。其三是花木景观。景区内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丰富绚丽,具波澜壮阔之美。这里不但是齐鲁最大的野生药库,而且野生花卉种类繁多,达4000余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野生杜鹃花自然保护区,其花色之丽、品种之多、面积之广,实为罕见。 五莲山风景区位于日照市五莲县东南部,东临黄海,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包括五莲山、九仙山、卧象山,内有78峰、190景,峰峰奇秀,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古迹众多。该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素以“奇秀不减雁荡”而著称于世。其特点:一是奇峰异石多,自然景观美,二是林木茂密,三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丰富。

五莲山是一座花岗石山,组成山体的岩石为燕山期花岗岩。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主峰五朵莲花峰海拔515.7米。全山28峰,118景。28峰,峰峰如刀劈斧削,形奇势伟,别有风格。118景,景景多姿多彩,景致奇异,各有千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任密州(今诸城)太守时,曾登山盛赞“奇秀不减雁荡”。明代礼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翁正春赞五莲山为 “真齐鲁间最圣地也”。五莲山气候温和,景色诱人,前来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日达数万。

G. 九仙山的简介

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坐落在铜陵镇西北面,东山港南侧,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因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历代军事要地,故又称水寨大山,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政府1986年公布的首批省级名胜风景区主要景点。明初,江夏候周德兴建铜山所,在这里设铜山水寨,因此又称水寨大山。明初调漳州府军守卫,因是本地士兵,很多人擅离军营回家,后改调兴化府(今莆田、仙游一带)的官兵优驻守,官兵们奉祀“九鲤湖仙公”于山顶石洞里,故名:“九仙山”。概言之,丰富多彩的历史,使一山有三名。
东山岛九仙山实际海拔仅52米,但山势险峻,拔地而起,濒临东山港,面对台湾海峡,扼住海上航道咽喉,大有“一夫当关”之势,黄道周赞曰:“……东赴如鹏,左舒右昂……是虽十仞,具千仞之势矣。”故为历代军事要地。是谓大山,实指雄峻险要耳。山麓石阶百级,扶蹬而上,曲径迂回,山峦挺秀,榕树覆盖,石壁奇洞,自然风光绮丽。

H. 九仙山的神话传说

九仙山曾用名甑山、烂柯山、九峰山、凤凰山,当地俗称“九山”。每个名称都有一串非常动人的传说故事。
“甑山”之名,是传说山峰像古时炊蒸用的釜甑(锅),因而得名,《山东通史》就这样记载:“甑山,一名九仙山,在县北四十里。”
有传说,从前,当地一名樵夫上山砍柴,见两位皓首银须的老人坐在一块大石上下棋,便站在一旁观看。一位老者送他一枚山果吃了,直到很晚了也不觉得饥饿。等下完那盘棋,两位老者对他说:“你也该回家了。”樵夫一眨眼,哪里还有老者的踪影?当他去拿放在地上的斧子时,斧柯(柄)却已朽烂了。樵夫疑惑不解,寻路回家,但家园也已面貌全非,乡人皆不认得他。经询问之后,方知百年以前曾有这么个人上山砍柴未归,他的后人已传三代了。因此,人们称此山为“烂柯山”。
相传山上曾落过凤凰,所以称为“凤凰山”。
“九仙山”之名,却是与九天仙女的传说有关。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瑶池过生日,因群仙祝寿,心中高兴,多饮了几杯琼浆玉液,倒在玉床上酣睡起来。醒来一看,侍奉她的九个仙女不见了。原来,那九位仙女乘王母酣睡之机,相偕偷离瑶池,驾起祥云,下凡到人间游玩去了。她们降在一座大山前,但见层峦叠嶂,峰峦耸翠,花艳蝶飞,泉壑幽美,芳心甚喜,便在山中住了下来,一夜之间,山上出现了一片瑶台琼阁。她们一边修练道行,一边为当地乡亲治病,引水灌田,栽培枣梨杏柿,竟至乐而忘返。王母娘娘探得清楚,迫令他们返回仙界,但仙女们留恋人间,众乡亲也难以割舍。王母大怒,长袖一挥,9位美丽的仙女便化为9座山头,长留人间,而“九仙山”之名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漫山遍野的清泉涧溪、干鲜果树、中草药材,似乎都与仙女的传说有关。每逢夏季,九仙山至山腰以上皆有云气,从几十里外的远处眺望,但见山隐云中,神秘缥缈,云蒸霞蔚,烟笼雾罩,成为曲阜独有的一大自然景观。历代诗人皆有吟咏此山之佳句。

I. 五莲九仙山的介绍

五莲九仙山位于鲁东南黄海之滨,五莲县境内。东邻避暑胜地青岛,南连港城日照,西接“亚洲银杏王”驻地莒县,北靠国际风筝都潍坊。其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秀美的风光、浓厚的古文化使这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迅速崛起,脱颖而出,成为诸多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