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门导游词(总体的)

海门市,是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的结合点。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广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物产丰富,拥有丰富的江海滩涂湿地资源,水产海鲜众多;交通发达,海门海陆空交通便捷,“两港三机场”拱手环抱,“四桥两汽渡”沟通南北,“八横十纵一高速”纵横交错。(两港,即与海门距2小时车程的世界第三大港上海港和30分钟车程的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三机场,即南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西有南通机场。四桥,即西距海门市区16公里的苏通(苏州-南通)长江大桥;东距海门市区40公里的崇启(崇明-启东)长江大桥;今年将立项的市区南侧的崇海(崇明-海门)长江大桥;位于海门市区西南侧,铁道部正在加紧推进,有望明年开工建设的沪通铁路、轻轨、公路“三合一”大桥。两汽渡,即海太(海门-太仓)、崇海(崇明-海门)两个渡口。“八横十纵”,即海门市区域内的十八条主要公路干线;一高速,即横穿海门全境的宁启高速公路);经济繁荣,海门市“2011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25强”第19位,“2011年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第15位;历史名人主要有近代实业家张謇,南派琵琶演奏大师沈肇洲,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等;位于海门西北的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中国最大的家纺研发、生产、销售中心;海门山羊更是一绝。

Ⅱ 崇明岛导游词1200词左右

地处长江口门户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1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5万人。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启东两市一水之隔。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
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69.98万人,比上年减少1408人,外来流动人口11.1万人,人口出生率5.93‰,死亡率 8.33‰,自然增长率-2.4‰。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崇明岛水洁风清,到处都有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早在明清两代,岛上就有“金鳌镜影”、“吉贝连云”、“玉宇机声”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岛风光更加旖旎。绿树成荫的200多公里环岛大堤,犹如一条绿色巨龙,盘伏在长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东端,欣赏东海日出,不减泰岱奇观;傍晚,立于大堤西侧,饱览长河落日,耳听归舟晚唱,令人心旷神怡。岛上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园;千姿百态的城桥镇澹园;还有金鳌山、寿安寺、孔庙、唐一岑墓、明潭、郑成功血战清兵的古战场等遗址;有面积达5400多亩的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森林——东平林场。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各旅游景点的建设,海内外观光旅游者源源不断,仅1997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近百万人次。最近,崇明县政府就进一步开辟岛上的旅游资源,提出了今后五年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度假区;中南部文化旅游区;西部绿华水上游乐度假区;东部东海瀛洲大乐园旅游区,并逐步建设成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最终建成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崇明岛是整个上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最大且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纪崇明将拉开大开发,大开放的帷幕。规划到2020年崇明将建成全国开放度最高的绿色食品开发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金融贸易区。即时,崇明岛将成为远东最繁华的岛屿。

Ⅲ 启东导游词,不少于700字的。

7个字足矣
—— “ 本地无景 请绕行!”

Ⅳ 南通军山导游词(越详细越好)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我叫***,大家叫我小*,今天由我为大家服务,祝大家在这里游览愉快。
【军山概况→观音净瓶→大观瀑→大山门崖→憩台→望江台→普陀别院→军山气象台】
【军山概况,得名和历史变迁】军山是狼五山中的最东边,也是长江北岸最东面的一座山,离南通城18里。在五山中,军山的山体最大,占地5.4公顷,同时也是最高的一座山,海拔118米。如果站在狼山上望去,军山顶部平坦,北部延伸,形似大象,因此又称为“象山”。相传,军山曾是秦始皇驻军的地方,所以呢,大家就叫它“军山”了。很久以前,狼五山中其它四座都已和大陆相连,而军山仍独居江中,四面是江流巨浪,汹涌澎湃,有诗云“军剑两峡断横处,浪花如百万兵甲”,就是描写了这样的壮观场面。直到康熙末年,军山才与长江北岸连城成一片。
【观音净瓶】走进军山大门,(大门楹联: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首先看到的是“观音”菩萨所持的法器——观音净瓶,这也就告诉我们,这里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佛门圣地。“观音”原来称“观世音”,也叫“观自在”,到唐朝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尊净瓶,高9米19,暗合了“观音”菩萨的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净瓶连同下部的巨型莲花座,总共重达10吨,全部为黄铜铸成,传说中观音所持为白玉净瓶,因此将上面的瓶状部分漆成白色。瓶口一枝杨柳,垂于瓶外,点点甘露从杨柳枝梢洒落向人间。此净瓶目前是世界之最,乃为纪念军山的开山祖师——法空而建。莲花台下面是甘露池,设婉转山溪,象征“八功德水环绕四方”,这里是承露台,大家可以在承露台上接引飘然而下的甘露。甘露池上云雾缭绕,好象是到了人间仙境,这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最先进的喷雾系统所产生的效果。
【大观瀑】各位游客,在我们眼前的是大观瀑。相传,法空大师曾在军山上凿出山泉,但后来日渐干涸,现在为了纪念法空大师,就在此处建此瀑布。大观瀑是迄今为止,长江以北最为壮观的人工瀑布,瀑布落差45米,宽10米,日用水量1000个立方米,日耗电量2000度。瀑布之水飞泻而下,水珠四溅,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大家站在瀑布下,可以真实的感受一下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同时又有几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感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雄壮。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大山门崖】向前走几十米,现在大家就来到了大山门崖,上方突出的岩石叫普陀岩,一般大家都从这儿上山,所以称为山门。上面“大山门崖”四个字是民国时期所刻的。此处供奉着山神,据说非常灵验,一直到现在,依然香火不绝。并且老百姓传说,这后面有秦始皇藏的宝贝,只要能找到一根长一丈二尺中间没有节的芦苇,靠在大山门崖上,石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全部都是金银珠宝,奇珍异品,但直至今天,依然没有找到有缘人,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试。大山门崖东边的石壁上刻的“此海平线也,乙卯季测海平面下此十四尺”,这是旧时测量海平面的标记。
【憩台】这里是憩台。相传,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听说海上有三座仙山,名叫“方丈”、“瀛洲”、“蓬莱”,山上有“长生不老之药”,于是就派徐福去寻找。徐福坐船在江上老远看到几座山头,就连忙赶过来,结果一看并不是他要找的地方,而这里就是当年徐福登上军山休息的地方。
好,大家就在这里休息一下,乘这个时候,我给大家讲讲咱们军山的兴衰史。
四百年前,法空来到这里,觉得这里好象世外桃园,风光不亚于南海洛迦山,于是就决定挂锡于此,和僧人崇玄一起在军山上共结茅庐。后来,在狼山总兵王扬德的帮助下,消灭了海盗,于崇祯三年冬,建起了普陀别院,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使军山成为东南佛门胜地。
到了清顺治十五年,郑成功拥兵十七万,攻入南京江面,促使清政府执行海禁政策,军山也因此毁于战火。到了康乾年间,军山寺庙得到了重建,并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山上有僧舍近千间,庵堂16座,寺庙香火及规模甚至超过了狼山。后来,到了清同治年间,南通兴起了“一杯茶教”,他们以军山为活动基地,准备夺取通州,迎接太平军过江,后来因为有奸细告密而失败,清廷下令围剿军山,从而使军山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经过了将近150年的沉寂,直到2002年,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军山才得以重建普陀别院。

Ⅳ 启东的导游词

为什么给我这个题~~~~!不懂启东话。随便说个欢迎来启东!

Ⅵ 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我的家乡在启东,启东已经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现在让我来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我的家乡吧!肯定会让你们小激动一下哦! 启东的东面是东海和黄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Ⅶ 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我是一个农村生长的孩子,这里没有繁华的街道,也没有城市的喧嚣,但它却有着清新自然的风景,纯朴勤劳的人们。听烦城市喧闹的你,请和我一起出发,去领略一下我家乡的美丽所在吧!
不知不觉,春天已悄然来临。沉睡的动物们开始苏醒,小草破土而出,尽情地吮吸着大地的甘霖。冰冻已久的河水开始融化,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鸭子们在水面上相互追赶,嬉戏着。鱼儿不时跳出水面,花儿也不甘示弱,迫不及待地开放着,引来许许多多的“采蜜者”。辛勤的人们扛着农具到地里耕作,路旁的电线杆上栖息着可爱的小燕子,像五线谱上的跳动的音符。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转眼间炎热的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早已竖满河面,调皮的蜻蜓们在荷丛中飞来飞去。勤劳的人们开始插秧。瞧,年纪稍大的人左手拿着板凳,右手抱着稻草,急急忙忙往田间走去,他们准备拔秧苗。年轻人卷起衣袖弯下腰来,身手敏捷地插点秧苗。这劳动的景象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寂静的夜晚,劳作一天的人们开始进入梦乡,屋外只听见蛙声一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胜春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喜悦的季节。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着,不时发出哽咽的声音。那金黄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地声响。看着一袋袋“胜利的果实”人们露出了笑脸,欣慰之情顿时驱走了所有的劳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不觉,寒冷的冬天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炉火旁,相互攀谈,谈论今年的收成,谈论明年的打算,笑声洋溢着整个屋子。下大雪了,我的家乡就像披上了一件白绒似的大衣,纯洁而又美丽。看!孩子们快乐地挥舞着小手,堆雪人,打雪仗,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无比的快乐!你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村庄上空回荡。纯朴的村民们手里拿着大扫帚,扫出一条条道儿来,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方便。
这就是我的家乡!它是如此的自然,朴实,我爱我的家乡!

Ⅷ 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我的家乡在启东,启东已经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三面版环水,权形似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现在让我来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我的家乡吧!肯定会让你们小激动一下哦!
启东的东面是东海和黄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Ⅸ 为崇启大桥写导游词

启东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水,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道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与上海隔江相望,距浦东直线距离仅50多公里。启东是全国著名的“海洋经济之乡”。其中的“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每年的海产品捕捞量是江苏省的三分之一。2006年和2007年,启东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两次被列为第三名。随着“崇启大桥”的建成,启东也将进入桥港经济新时代。
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80.26岁,是中国十五个长寿之乡之一。长兴岛,面积88平方公里,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横沙岛,总面积56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大桥建筑资料
崇启大桥是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通往上海的又一便捷通道,是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以及江苏省、上海市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境内第8座过江大通道。项目南起上海崇明岛陈家镇,与在建的崇明越江通道相接;北接启东市汇龙镇,与宁启高速公路相连。项目全长约52公里,其中江苏段约21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总投资75.73亿元,建设工期3年,计划2010年与上海沪崇通道工程同步建成通车。崇启大桥采用主跨185米的六跨钢连续梁桥的设计方案,其跨度和联长为国内同类桥型第一,是又一项展现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的重大工程。
崇启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一条重要便捷的通道,必将对长三角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发挥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效应,提升长三角地区国际竞争力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国家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蒋千代表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为大桥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崇启大桥的建设必将对江苏全面小康建设乃至我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实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在介绍崇启大桥(江苏段)项目建设准备情况时表示,省交通厅将加强与上海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快崇启大桥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上海市建设交通委主任黄融在介绍崇启大桥(上海段)项目建设准备情况时说,崇启大桥的奠基,标志着连接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另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崇启高速项目正式启动。他表示,将按照江苏省、上海市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全力以赴加快上海段建设,为崇启大桥早日通车作出贡献。

Ⅹ 一段导游词400字

三峡山水(三峡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三峡旅游团,我们今天要去的是三峡中的巫峡,也就是古代渔人传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现在是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能看到两岸的红叶都蒙着一层薄薄的霜,林石间飘渺着隐隐雾气,因而树林更显清幽,山涧则更为寂静。虽然现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时,山谷中常回荡着猿猴的鸣叫声,接连不断,凄凉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萧瑟,因而有了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到了三峡,就不得不说这里的山,它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峻,香山的秀丽。现在我们放眼望去。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灵巧地将太阳遮了起来,幽暗中山的轮廓若隐若现。据说只有在正午与午夜时分,才能看见太阳与月亮。在那极高的山峰之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山涧之间拉下一条白缎,急流冲荡而下,我们能感到脸上都蒙着一层水气。在此青山绿水,丛林苍翠之中,江上泛舟点点,别具一番诗情画意。
三峡的水没有西湖之静,亦没有长江的浊,却变换多姿。夏天的时候,江河水涨,将一个个小山包与墨绿的江水连为一体。每当此时,来往的船只都不能航行。但三峡水流之快是无人能比的。传说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夜晚就到了江陵。这其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马,驾飞腾的风,也赶不上三峡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与冬天,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烟雨朦胧,确是白色急流不住地回旋,莽莽苍苍。碧绿的水潭映照着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这样的山水之中置身于三峡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处在一幅美伦美奂的名家山水画中,思绪不断起伏,不禁让人吟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次三峡之旅就在古代文人对三峡的翩翩情思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