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省有什么旅游资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等闻名海内外的古都,其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均在中国八大古都之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风景名胜
世界文化遗产3处:
河南省旅游宣传片——感恩,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9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千古名园:禹王台,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
名贵花朵: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信阳桂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被历史学

鸡公山(12张)者称赞为“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山上有民国时期世界各国建筑群、总统行馆等著名人文景观。
1921年被美国人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
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中原独秀——尧山(石人山)

中原独秀——尧山风景名胜区(13张)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尧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

洛阳(8张)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近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尧山,并为尧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洛阳市嵩县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众多旅行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东南绵延800余里,这古老的大山见证过恐龙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龙没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和恐龙蛋化石 菊花博物馆是拜访恐龙的好去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奇峰竞秀,满目涌翠。
明清大道场——袁家山
袁家山道场,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道场。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记载:“襄邑(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而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崇建殿宇数重,位置悉系梦中指点。皆隐寓丹诀之秘,至今灵应昭然焉。”
花中之王——开封菊花
开封的养菊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

洛阳牡丹图集(20张)
国色天香——洛阳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阳而名闻天下,洛阳因牡丹的国色天香而更加迷人。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洛阳牡丹不仅花色迷人,而且蕴含丰富的牡丹文化。从唐宋开始出现大量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以及绘画、刺绣等。
丹桂飘香-——信阳桂花
信阳商城县是中国桂花之乡,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出自于此, 丹桂飘香桂花作为信阳的市花而深受当地人民的热爱,农历八月,古称桂月,金秋时节是在信阳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
文物古迹
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

河南少林寺(19张)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
7.黄帝故里: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8.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11.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 商丘古城(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12.白马寺: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3.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4.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15、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龙门石窟商丘在北宋时为陪都,称南京应天府。
17.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18.登封观星台: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9.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是明清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 袁家山望月台。
20.红旗渠: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21.开封龙亭:国家AAAA 级旅游风景区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开封(现在龙亭所在地)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衙署。随着时间的推进,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为皇宫。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也把这里作为皇宫。金后期同样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明王朝统治者更是大兴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为龙亭公园。 1927 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更名中山公园。 1953 年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2. 河南有哪些旅游资源(从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

楼主,你这个定义就很广泛了,全国旅游看三南不是白说的……
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景区8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全国19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占全国面积仅1/60的河南就占了4个,分别为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尧山(石人山)、白云山、芒砀山、伏牛山、鸡公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外友人前来旅游观光。

3. 你了解河南省一些地级城市的旅游发展情况吗

河南省很多地级城市都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从别的城市来的人河南省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4. 想去河南旅游,求河南旅游简介概括

河南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
河南,古称中原,简称“豫”,地处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省会郑州,因其大部分位于历史上的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接壤,承东启西、联南望北。
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更是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举世闻名的中华古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同时还拥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新郑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圣贤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博大精深;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源地。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5处,总数量居全国首位,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其中著名的河南旅游景点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鸡公山、武侯祠。截止到2012年末,河南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26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9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5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包括:
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5. 举例河南省旅游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3处:
河南省旅游宣传片——感恩,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9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千古名园:禹王台,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
名贵花朵: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信阳桂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被历史学

鸡公山(12张)者称赞为“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山上有民国时期世界各国建筑群、总统行馆等著名人文景观。
1921年被美国人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
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中原独秀——尧山(石人山)

中原独秀——尧山风景名胜区(13张)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6. 河南名称的来历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河南游客来源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7. 河南省名称的来历

河南来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源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百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度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7)河南游客来源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知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道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内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河南旅游概况

8. 河南境内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等闻名海内外的古都,其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均在中国八大古都之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风景名胜
世界文化遗产3处:
河南省旅游宣传片——感恩,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9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千古名园:禹王台,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
名贵花朵: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信阳桂花。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被历史学

鸡公山(12张)者称赞为“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山上有民国时期世界各国建筑群、总统行馆等著名人文景观。
1921年被美国人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
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中原独秀——尧山(石人山)

中原独秀——尧山风景名胜区(13张)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
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尧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

洛阳(8张)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近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尧山,并为尧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洛阳市嵩县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众多旅行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东南绵延800余里,这古老的大山见证过恐龙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龙没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和恐龙蛋化石 菊花博物馆是拜访恐龙的好去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奇峰竞秀,满目涌翠。
明清大道场——袁家山
袁家山道场,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道场。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记载:“襄邑(睢县)有袁家山,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在陆园地也。……而晚尤爱道,故于在陆园崇建殿宇数重,位置悉系梦中指点。皆隐寓丹诀之秘,至今灵应昭然焉。”
花中之王——开封菊花
开封的养菊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初具规模。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

洛阳牡丹图集(20张)
国色天香——洛阳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阳而名闻天下,洛阳因牡丹的国色天香而更加迷人。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洛阳牡丹不仅花色迷人,而且蕴含丰富的牡丹文化。从唐宋开始出现大量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以及绘画、刺绣等。
丹桂飘香-——信阳桂花
信阳商城县是中国桂花之乡,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出自于此, 丹桂飘香桂花作为信阳的市花而深受当地人民的热爱,农历八月,古称桂月,金秋时节是在信阳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
文物古迹
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

河南少林寺(19张)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
7.黄帝故里: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8.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11.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 商丘古城(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12.白马寺: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3.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4.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15、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龙门石窟商丘在北宋时为陪都,称南京应天府。
17.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18.登封观星台: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9.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是明清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 袁家山望月台。
20.红旗渠: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21.开封龙亭:国家AAAA 级旅游风景区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开封(现在龙亭所在地)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衙署。随着时间的推进,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为皇宫。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也把这里作为皇宫。金后期同样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明王朝统治者更是大兴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为龙亭公园。 1927 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更名中山公园。 1953 年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9. 急求:河南省近五年来的旅游统计数据!!!

网络里很少,因为信息量很大
不管是不是学生,可以找学校的图书馆查阅《河南省统计年鉴:2005》和《河南旅游统计年鉴:2005》
当然,《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也会有分省统计信息

10. 河南省旅游市场的现状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1、河南旅游业整体状况。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前列,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河南省的旅游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全省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区、景点有300余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龙亭、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景点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云台山、白云山、龙峪湾、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目前,全省已经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6个城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15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龙门石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和内乡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生物保护圈。这些,都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交通优势。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新郑、洛阳、南阳三个机场开辟的国内航线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与南北走向的京广铁路、焦柳铁路、京九铁路分别在郑州、洛阳、商丘交汇,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运站-郑州东站,在全国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正在打造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河南省北临山西的太原,河北邯郸,人口稠密;东临山东、安徽,接近东部沿海城市,市场范围广阔;西有陕西的西安,正所谓“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有利于两省旅游资源的相互补充;南临江苏的徐州、湖北的武汉,南北景观差异性显著,对南方游客吸引力大;可以说河南这种区位优势是非常优越的。
4、河南旅行社发展现状。全省现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30多家(其中国际社32家),旅游涉外、星级饭店300多家,旅游车船公司55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和旅游景区等级质量评定工作,使河南的旅游环境和旅游管理水平、接待服务质量有了很大地改善。
2010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294亿元,其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和第8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2012年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及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形势,部署2012年全省旅游业的重点工作。2012年工作预期目标是:接待海内外游客3.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业总收入3222亿元,同比增长15%。
二、河南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持续、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在逐渐拉大。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游人数排在全国仅为第20位,旅游创汇排在全国第21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1、旅游知名品牌缺乏。虽然河南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也多姿多彩,旅游景点、景区数量众多,但是缺乏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精品线路。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极少,知名景区、景点比例小。“清明上河图”、“木兰诗篇”、“河洛风”等旅游精品工程推出后,虽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但还没有唱响全国舞台。尽管河南省旅游商品品种较多,但缺少向外宣传促销的拳头产品,除了少林寺外,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景点几乎没有。
2、市场宣传力度不够。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市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有许多城市甚至没有专项促销经费的预算。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河南省交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中表现就是旅游交通运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航线少、航班少,火车客运超负荷运行,旅游集散城市火车起点车次不足;通往旅游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多;这种交通状况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在旅游旺季,旅游热线和旅游景区的交通不便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综合接待能力、安保障能力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针对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建议
1、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资源的空间联系,避免景点过于单调;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我省戏剧、曲艺、杂技等艺术品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要把这些资源,通过与旅游的结合,把河南省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附加值。加大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国家4A级知名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旅游业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应重点加强旅游道路、景点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方面的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加大主要景区和交通干线之间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快郑州航空枢纽和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增加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地间车次安排;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把临近的景区联系起来,形成旅游资源的组团式发展。鼓励和景区配套的酒店旅馆的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要在产品上显示旅游地的特色,以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设计产品图案,尽量用当地的特产材料作原料进行生产。对一些精湛的民间工艺制作,开放工艺流程、制作现场,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滞留时间。
河南文化与旅游的依存度很高,关联性很强,文化对旅游带动力也很大,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我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充分发挥文化效力,这样,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展示及利用;有利于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提高旅游业的品质;有利于河南丰富的地域人文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把河南的特色文化旅游推向国内国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