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公司根据返售协议买入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确认为应收利息,同时计入利息收入。返售日,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利息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利息收入。
因取得证券等资产(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均应计入取得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会计主体是买入方;买入对象是票据、证券、贷款等;买入方
货币式是有协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回购返售协议或企业自行购入;卖出交易对象是原卖出方;特点是双方有协议,有固定返售价格;实质是通过交易市场将富裕钱以抵押的形式贷出;抵押品一般是债券;你是贷出方,获得抵押权;本科目按类别和融资方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在符合资金使用规定的前提下,也可自行(无协议)购入有价证券(包括货币基金),风险自负。买入返售业务增多具体说来就是你现在手上有钱,可以通过交易市场将钱拆借出去,但是拆借是需要抵押品的,这个抵押品一般就是债券。相当于短期抵押贷款,你是贷出方,“买入”就是你付出钱,获得抵押权,“返售”就是你把券的抵押权还给对方,对方支付你本金和适当利息。因此,买入返售资产增多,说明你流动资金富裕,通过交易市场将钱以抵押的形式贷了出去。特点是双方有协议、有固定了返售价格。
企业在符合资金使用规定的前提下,也可自行(无协议)购入有价证券(包括货币基金),风险自负。
所谓买入返售,其实就是“逆回购”,是与卖出回购“回购”相对应的。这两个概念一定要分清楚。
买入返售,即资金融出方、证券融入方。它是甲方(买入返售方)与资金需求乙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证券,同时在规定时间被乙方以规定金额赎回的行为。卖出回购,即资金融入方、证券融出方。与买入返售的概念相对应。(一般可理解为资金与短期金融资产互换交易,是资金短期融通,提供货币资金收益。)
理解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要点有: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会计主体是买入方买入对象是票据、证券、贷款等;买入方式是有协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回购返售协议或企业自行购入;卖出交易对象是原卖出方;特点是双方有协议,有固定返售价格;实质是通过交易市场将富裕钱以抵押的形式贷出;抵押品一般是债券;你是贷出方,获得抵押权;本科目按类别和融资方进行明细核算。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是指按规定进行证券、票据、贷款回购业务而融出的资金。包括买入返售票据、买入返售证券、买入返售信贷资产等。公司根据返售协议买入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支付的款项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按业务发生当时实际支付的款项入账。
因取得证券等资产(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均应计入取得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作为该项资产的实际成本入账。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这是企业或机构,有协
(或投资性金融资产)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该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等货币基金,获取收益。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买入日、返售日,都有清楚的金额、收益等项目记载。特点是双方有协议、有固定了返售价格。买入返售
商业汇票买入返售(即回购):是指甲方对乙方合法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实施限时购买,乙方按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将票据赎回的交易行为。其中,甲方是买入返售方,乙方是卖出回购方,卖出回购方为票据的托收人。回购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办理买入返售业务时,交易对手是票款第一支付人,须把交易对手作为授信对象,如果交易对手未作授信或授信额度已满,则无论所回购票据承兑人是否经过授信,一律不应买入。
由此,办理买入返售业务时,对承兑人的资格不作限制,而是要对交易对手进行资格限定。
银行承兑汇票买入返售业务中,银行应审查的交易文件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正反面复印件、银行承兑汇票查询查复书原件或复印件、买入返售贴现凭证,第一手贴现凭证及最后一手转贴现凭证。
买入返售业务到期日一般最晚控制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前
2
天。
根据业务需要和人民银行规定,可在必要时要求交易客户提供证明真实贸易背景的相关资料。
已办理买入返售交易的商业汇票不得再办理买入返售,
以确保回购到期后能够顺利赎回票据。但上级行或指定机构在辖区内以买入返售形式统一收集下级行以贴现或转贴现形式买入的商业汇票后,再办理买入返售业务的,不受此限制。

Ⅱ 什么是金融市场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而金融市场逆向选择,拿股市举例:
逆向选择是股票交易进行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为股票发行方为引诱投资方购买其股票而采取的欺骗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普通股票的潜在购买者难以识别有较高预期收益且低风险的优良公司和有较低预期收益且高风险的不良公司。在此情况下,股票购买者只愿意支付发行股票的公司平均质量的价格——这个价格介于不良公司股票的价值与优良公司股票的价值之间。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若是优良公司,它们知道其所发行的股票的价格被低估,因而不愿意按投资者的出价卖出股票。愿意向投资者出售股票的只有不良公司,因为其发行价高于股票本身的价值。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就会尽量减少持有或不持有不良公司的股票。发行者和投资者的双重理性导致的结果是:很少有公司能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股票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行。倘若信息是完全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不会产生。

Ⅲ 我以租代购的车退回公司了,可金融公司还在催款怎么办

那要看你合同是怎么签订的,合同条款有没有违法了,有些事情,你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去看待,毕竟你是成年人,要承担个人言行的后果。

Ⅳ 金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逆向选择: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 ,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这是我对这个词字面上的理解。 “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绝不是这两者所能够涵盖得了的。所以说胡海鸥讲它只能是一种不合理经济制度下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而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方的事前选择。 我个人觉得“逆向选择”是一种现象,包含着不同的参与者。如二手车交易里有低质量旧车的车主,也有高质量旧车的车主,还有买家。不能因为低质量旧车主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把“逆向选择”这种现象也定义成是种机会主义行为。 讲逆向选择,经常举的例子就是保险市场。 例子略。 假设涨价所增加的供给量都能卖出去。 因为高风险投保者驱逐低风险投保者。 因为提高保费,低风险的人退出,高风险的人不退。市场会充满高风险投保者。这样提高价格带来的损失更大。一定时间后,供给量不升反降。 模糊、无效和虚假等低质量信息会导致 “逆向选择”效应,就是讲: 假设降价所刺激/增加的需求量都能得到供给。 因为有很多低质量信息,一段时间之后,按平均信息质量开的价就会降低,这样好的信息就会退出市场,这样市场上就会充满低质量信息,消费者获得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很吃亏的,一定时间过后,需求量不升反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球”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昂贵。越来越昂贵的时间和越来越“垃圾化”的信息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答案。 “Blog”似乎给出了一种出路和答案。相对于盲目堆砌信息的网站而言,“blog”就是互联网中的信息加工者和知识发现者,就是信息和知识价值的提升者。Blog 大多在信息收集和知识加工方面具有长处,而且具有开放的、乐于与人共享知识的品德。通过blog,信息和知识得以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知识得以发现,信息的单位价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时间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参考资料: http://gaokao.h-e.com

Ⅳ 以租代购的车子现在还不起金融公司的贷款被起诉过后会冻结我的所有银行卡吗

已租代购的车子,现在还不起金融公司的贷款被起诉过后。有可能会冻结你的银行卡,最好再想办法赶紧解决掉这个问题。

Ⅵ 顺循环和逆循环 金融方面的,说利率是顺循环而货币供应量是逆循环,怎么解释啊

我也才看到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经济繁荣时,政策需提高利率抑制泡沫,因此顺循环;同时,经济繁荣时,政策需降低货币供应量以控制通货膨胀,因此逆循环。

Ⅶ 公司转了五万给光大证券,用于购买国债逆回购,请问这笔款,我应该如何做账是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吗

这个不能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该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逆回购是计息的,利率就是你卖出的价格

Ⅷ 星期一做10万上交所七天国债逆回购,资金是什么时候回到保证金帐户上

各券商的规定都不同,大多数券商都规定星期一资金到账,可以操作,如买股票,继续国债逆回购等,但不能将资金取出,等到星期一晚间券商会再次结算,这是你的资金才可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