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游客心理
Ⅰ 普劳格的游客个性心理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普劳格的心理类型模式,将旅游者划分为五种类型: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 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其中用保守型 (psychocentric)与开放型(allocentric)来分别描述两种对立性格的人。
Ⅱ 旅游者五种心理类型
旅行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旅行。”人生和旅行重叠的思想由来已久。松尾芭蕉的“奥之细道”是有名的地方,除此之外,岛崎藤村也说“这不是旅行吗,谁都是人类的一生”,歌德说:“我似乎只不过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旅行者而已。”这么说来,退役的超人气原足球选手也有这样的发言呢。
我说的话,是“旅行就是恋爱,恋爱就是旅行”这样的地方吧。旅行就像是一场反复相遇和离别,向下一地迈进的恋爱。而所谓的恋爱,就像是以未知的领域为目标,在对方的心中旅行……。喂诗人?我试过了。
暂且不论旅行是不是恋爱,恋爱是不是旅行,喜欢旅行的人很多。不过,我们不能把这种“喜欢旅行”的人们的恋爱倾向,一概而论。因为,喜欢旅行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这是我的一贯主张。
<目录>
注重提神的旅游(旅客、观光客)类型的性格
好奇心旺盛的旅行(旅行者)类型的性格
旅游类型的恋爱倾向
旅行类型的恋爱倾向
和旅游类型相得益彰的是什么?
和旅行类型相配的是什么?
注重提神的旅游(旅客、观光客)类型的性格
游客(游客和游客)这位点击!
一种是“旅游(游客、游客)类型”。更不用说参加旅行社打包销售的旅游的人了,即使不是这样的人,旅游的计划就是任人唯亲而自己只会服从的人。比起在旅行目的地想要得到什么,“治愈平日的疲劳”、“忘记日常生活、振作精神”是旅行目的的人,是旅游类型的一种。
例如,首先优先考虑酒店和移动手段等的舒适性,与其说是在当地活跃地度过,不如说是“好不容易来了……“以这样的程度进行观光。这是可能的,而不是旅游目的地,接受酒店的美容和按摩,而不是特别是当地特有的,品尝奢华的心情,享受美味的东西,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吃,等等。
好奇心旺盛的旅行(旅行者)类型的性格
旅行者(旅行者)这位点击!
相比之下,另一个是“旅行者(旅行者)类型”。年轻的时候,一个背包就像在各国巡游一样,经历了廉价但艰苦的旅行的人。从交通工具到住宿设施,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制定自己的计划的人。旅行的目的是接触当地文化,寻求新的惊喜和发现,这是旅行类型。
在旅途中当然是活跃的,好奇心旺盛。比起游客多的地方更喜欢秘境,如果是海外的话就能窥见那个国家的百姓的生活,希望能结识寄宿家庭和当地人。这种类型,一个人去旅行的不是很多吗?
在这两种可以称为对立面的类型中,可以看到各自的恋爱倾向。分析结果请点击
Ⅲ 游客的旅游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让人们想旅游的心理有不同产生原因:
1、心情不好,换个风景好的地方换个心情
2、放假了,待在家里太无聊想出去玩
3、去心爱的他所在的地方看他,顺便去玩
4、听说那个地方很好玩、风景特别美
5、看到照片发现那个地方我也特别想去
6、……
总结无非两个本质原因:内心自发的想旅游;受环境影响想旅游。
Ⅳ 欧洲游客审美心理研究
脚尖的艺术--芭蕾
——芭蕾的审美艺术谈
芭蕾舞结合了音乐、舞蹈和默剧等艺术形式来叙述一个故事。诞生于300多年前,最初是作为欧洲贵族家庭的娱乐……
芭蕾,一袭白纱,一双舞鞋,是多少女孩儿时的梦想,或多或少是因为芭蕾舞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的美。脚尖鞋的发明将舞者身体的重量支撑"面"缩小成"点",有效减小与地面的磨擦力,提高旋转的速度,造成风驰电掣的效果、以及如临仙境的幻觉。而脚尖鞋的使用能够将原本修长的舞者肢体线条进一步拉长,以延伸这种特定的美感,加大芭蕾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形象生动地体现出"距离即美"的古典美学原则。因此,芭蕾的动作语言最适合表现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凡之恋的内容,从而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关于芭蕾的几个关键词,要成为芭蕾迷,这些知识可一定要具备哟:
芭蕾的起源和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小姐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结婚之时,这场芭蕾舞的音乐乐谱迄今仍保存,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时代而臻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学校现在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手脚的五个位置和一些优美的芭蕾舞姿则是1700年在这里得到固定的。在皇家舞艺大师博尚(Beauchamp)和音乐家贝弗(Cambefort)及吕利(Lully)的大力提倡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重要性大增。于是芭蕾变成了许多新的宫廷舞的来源;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东舞曲(Rigaudon)等。在这些舞曲之中,最重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吕利于年,开始参加法国宫廷的芭蕾活动,而达到高潮。他当时正与莫利哀(Moliere)合力制作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Comedie Ballet)。1760年发表的《小绅士》(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可算是这类舞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剧中,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制。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夹杂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风趣。这当然和他的个性与背景有关。英国方面又创造一种特殊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演出的中心。然而当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严格”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标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观念在20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时而争论不休。
从1789年开始,出现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一批早期(又称前浪漫时期)芭蕾舞剧的代表作。而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这种观念直到20世纪先后诞生出“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之后,尤其是舞蹈开始走出“非舞蹈”的误区,竭力回归动作本体,以美籍俄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1904—1983)为首的“纯芭蕾”(即非舞剧式的芭蕾作品,又称“新古典芭蕾”)开始占领主导地位以来,才结束了戏剧芭蕾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所公认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当代芭蕾呈现出空前的普及和繁荣,代表性人物和团体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 )和他的荷兰舞蹈剧院以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1949— )和他的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
芭蕾分类
1、音乐芭蕾
以展现舞者技巧为主要目的,例如圣桑的"垂死的天鹅"。
2、剧情芭蕾
顾名思义为有剧情的芭蕾舞蹈。
3、 浪漫派
又俗称"白色芭蕾",女舞者以身着白色钟罩型纱裙著称。例如亚当的"吉赛尔"。
4、古典派
女舞者穿著华丽的短裙,和男舞者以古典舞蹈特有的形式舞出,例如柴可夫斯基之"天鹅湖"。
5、现代派
例如史塔温斯基之"火鸟"。
6、歌剧芭蕾
在歌剧当中穿插的芭蕾舞,例如歌剧"威廉泰尔"当中的芭蕾。
舞鞋
女性芭蕾舞演员的舞鞋鞋尖加硬,使他们能用脚尖跳舞而不会伤害到脚。
肢体语言
所有芭蕾舞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用这五种姿势中的一个。这些姿势是在18世纪创造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包括:脚的5种基本位置、3种基本舞姿: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 de jambo(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port de bras)等。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运用这些"字母"写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些元素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剧情,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
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 : 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 : 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 : 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 : 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 : 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 : 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 : 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 : 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 : 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 : 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
古典式芭蕾舞衣
裙子的长度,不超过膝盖,是短式的,不过袖子有无袖的,长袖的,灯笼袖等
1、纯白色古典芭蕾舞衣
例如"天鹅湖"中的白天鹅
2、 全 黑 或 鲜 红
前者例如"天鹅湖"中的黑天鹅
3、灯笼袖配背心
例如"柯贝莉亚"第二幕中史瓦妮达所扮演的娃娃—柯贝莉亚
4、长袖配背心,以亮珠刺绣装饰之
5、上下色彩不同的芭蕾舞衣
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几乎到脚踝附近,成吊钟型,有无袖的,灯笼袖的颜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色等。
1、灯笼袖的浪漫派芭蕾舞衣
例如"四人舞""玫瑰花精"。
2、扮妖精时,在手臂上或肩上加薄纱的衣饰 例如"吉赛尔"第二幕,"仙女"舞剧
3、村姑式舞衣
背心加灯笼袖,腹部上面配上可爱的图案,例如"吉赛尔"第一幕,"柯贝莉亚"第一幕,"风流女儿"舞剧。
角色
古典芭蕾舞剧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形式,经由艺术总监、编舞、舞者、灯光音响、服装、布景……专业的剧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Ⅳ 旅游者有哪些心理需求
第五节 旅游者需求心理(摘抄)
一·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一)准备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旅游者有了旅游的愿望,并具备旅游条件以后,便着手准备旅游活动,即进入旅游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旅游者需要确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以及日程安排。
1、确定旅游目的地(信息来源于“口碑”效应、民间渠道、官方宣传)
确定旅游目的地时,需要占有尽可能的多的资料和信息,帮助他(她)做出抉择。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口碑”效应。“口碑”效应 是旅游者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熟悉的人言论对旅游者的旅游抉择所施加的影响。
(2)民间渠道。它是指旅游者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电影、电视、录象等途径获取的。由非旅游组织或个人提供的有关旅游接待国、地区或旅游点的信息。比如,某旅游者因为看了《庐山恋》这部电影而激起去庐山旅游的愿望;从历史书上了解到埃及是世界四大发明文明古国之一,为埃及的金字塔所吸引而欲去埃及一游。
(3)官方宣传。是指旅游街道国或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而进行的一系列广告宣传和推销活动。例如,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象、幻灯等视听和视觉手段和报纸、杂志、旅游小册子等印刷品进行关高宣传活动;通过主办和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进行宣传和招揽活动。
2、确定旅游方式(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
旅游方式有两种,即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不同的旅游方式有不同的的特点,旅游者在决定了旅游目的地以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旅游方式。团体旅游有四大优点:省时方便、经济实惠、相对安全、导游服务
3、确定旅游日程(考虑个人闲暇时间、兴趣爱好、经济水平)
旅游者在确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方式之后,如果参加散客旅游,还得亲自确定旅游日程安排,包括游览日期、游览时间、游览点的确定,以及交通工具、住宿设施的选择等。此时。旅游者主要考虑的因素是:(1)本人的休闲时间。决定游览日期的长短以及出发和返回日期;(2)兴趣爱好。决定游览项目和游览点以及每个游览点的逗留时间;(3)个人经济水平。决定选择交通工具和拟投宿饭店的档次,如经济宽裕则可选择豪华、舒适的交通工具和档次较高的饭店。
(二)旅途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
1、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需求心理是安全、准时、舒适。其中安全啊旅游者首先的而且是最基本的需求。国际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尽管很多人认为坐飞机旅游是一件够刺激,但很危险的事,而调查表明,在现代交通工具中,飞机是最安全的。
旅游者对交通的第二种需要心理就是“准时”。旅游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准时出发,准时抵达目的地,准时住进饭店,准时离开目的地,准时返回家中,一旦发现飞机、火车、轮船、汽车误点,他们就会变得烦躁不安。
要求舒适方便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一种普遍需求心理,尤其是长途旅游,旅游者容易疲劳、烦闷、产生度“时”如年的感觉。无论是火车汽车、还是飞机,旅游者希望有舒适的宽敞的座位,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冬暖夏凉的条件,以清除旅途的疲劳和不适合。
2、旅游者对旅馆的需求心理是干净卫生、便利、安全。
(三)游览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寻求知识性、刺激性)
(四)结束阶段的旅游需求心理(既流连忘返又归心似箭)
二·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心理·
1、外国旅游者
除商务旅游外,来我国的外国旅游者大都参加旅行团。外国旅行团根据其不同组成成分分为观光团、专业团和青年学生团。
观光团主要以参见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风土人情为目的。
专业团是指由一行业的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专业团的旅游者除过观光外,还从事一定的专业考察和交流活动。他们对本专业有很浓的兴趣,希望对了解我国通航的情况,因而对安排他们进行科学技术、文化等的交流活动和参观访问十分感兴趣。
2、华侨及港澳台同胞
3、国内旅游者
4、女性商务旅游者
Ⅵ 2012伦敦奥运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 好的影响
参考一下吧:
虽然不是很好,我找不到更好的了:
6月19日,英国伦敦旅游局高级代表、传播总监肯·凯林(Ken Kelling)带团参加北京市国际旅游博览会,借机推介4年之后的伦敦奥运旅游。这已经是英国旅游局第四次参加该博览会,而他们此次展台的规模也是历次最大的。
按照惯例,在8月24日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将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手中接过奥林匹克的五环旗帜,正式开始伦敦奥运会的宣传活动。而实际上,针对奥运旅游,伦敦旅游局早已开始布局,北京奥运会被其视为宣传推广,尤其是让中国人认识伦敦的一个绝佳机会。
凯林告诉本报记者,伦敦旅游局期望从奥运旅游市场获利22亿英镑。而他也深知奥运旅游并不是一次性的投入与受益。
他预测说,伦敦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至2016年或2017年,在预期的22亿英镑收入中,50%都是来源于奥运会后的长期受益。
借北京奥运推介“今日伦敦”
虽然同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关系,让北京与伦敦的关系紧密。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两者的相似性并不大。
提及奥运会对于北京旅游之影响,知名度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是经常被提及的几个因素。而对于伦敦来说,凯林认为,伦敦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欧美游客的数量也已经基本固定,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则是他们最新的增长点。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前往伦敦的中国游客数量为82000人,与2006年相比增幅达到41%;中国游客在英国期间的总消费达到6300万英镑(约合9.45亿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19%。
“虽然从数量上,中国游客与250万美国游客相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其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而最近伦敦旅游局所做的一项调查更让他们对于2008年以后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垂涎三尺”。
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伦敦主办2012年奥运会,很可能在未来12个月中影响他们去伦敦旅游的决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4%。
更有77%的中国受访者相信,在奥运旗帜从北京移交给伦敦之后,他们对于去伦敦旅游感到更乐观,并且会把伦敦作为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候选之一。世界其他地方平均比例为41%。
凯林表示,预期的22亿英镑奥运旅游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将来源于新兴市场”。
在伦敦的这个目标市场中,很多人心目中的伦敦仍然还是“雾都”的景象,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个个穿着古板的西装,手拿着雨伞走在雾气当中,“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是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大都市”。
由此,在凯林看来,通过奥运会改变人们心目中伦敦的形象正是他们的一大目标。当天的展台设计也在努力改变人们对伦敦的看法,既有老牌旅游景点“大本钟”,也有从千禧年才开始兴起的“伦敦眼”,处处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自助游是欧美游客习惯的旅游方式,而在中国、印度这样的旅游市场中,旅行社几乎是大多数人出游必不可少的组织方。因此,在开拓新兴市场的努力中,伦敦将旅行社作为突破口。
根据统计数字,虽然2007年中国游客在伦敦期间的消费增加19%,但是在伦敦停留的时间却有所减少。凯林将其归因于中国游客基本以几天内游览数个国家的方式游览欧洲。因此,他希望与旅行社加强伦敦深度游览的合作。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伦敦旅游局还将在位于北京日坛公园内的伦敦小屋(London House)中款待旅行社,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伦敦。
这个伦敦小屋是伦敦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来华进行推介的主要场所,其中涉及的方面包括投资、电影、旅游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伦敦奥组委还希望能吸引一些中国企业参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据凯林透露,届时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伦敦新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及传媒大亨默多克都将参加推介活动。
联手奥运赞助商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变化,伦敦旅游局的内部架构也已经调整——以往负责商务旅游、会务旅游的部门,已经更名为活动解决方案部门(event solution)。究其原因,是伦敦旅游局对于商务旅游更宽泛的理解所致。
每年6月末,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温布尔登网球赛就在伦敦举行,ATP大师杯也将在2009年移师伦敦,伦敦田径超级大奖赛、伦敦铁人三项赛也都将陆续在今年7月-8月上演,伦敦正在取得越来越多主办体育赛事的机会。早些时候,伦敦旅游局政府与公共事务总监Bernard Donoghue也将赢取更多体育赛事主办权,作为伦敦奥运会的愿景之一。
“由此,我们希望将商务旅游和体育旅游相结合,做出一个打包的方案。即使是来做生意的人,也希望获得一份关于这个城市的体验”,凯林解释道。
那么,伦敦肯定不会放过与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进行合作的机会。据悉,伦敦旅游局已经与2012年伦敦奥组委、2012年的一些赞助企业达成了合作的协议。
与赞助企业的合作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在赞助商的贵宾招待活动中,旅游局为其提供旅游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加深赞助商奥运城市营销的深度。
凯林透露说,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之一的VISA正在与伦敦旅游局进行磋商,洽谈内容是让VISA支付系统进驻更多商铺和旅游景点。
坐落在伦敦东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岛上的千年穹顶,由于经营不善仅仅一年后就被迫倒闭。著名的移动运营商O2收购千年穹顶后,将其冠名为O2体育场,成为了集演艺、体育、娱乐为一身的著名活动场所。
“通过收购千年穹顶,O2让自己的品牌成为了一个年轻、时尚的品牌。这是商业与旅游业可以结合的又一个成功例子”,凯林说。
他还表示,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伦敦旅游局与各合作伙伴面对面、充分交流的绝好机会。
旅游业危机公关的“秘诀”
凯林此次来京还有另一项任务:与北京市旅游局交流经验。
奥运主办城市及主办国如何与全球媒体打好交道,这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北京奥运会上,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媒体界的一个重要趋势。
网络媒体是通过何种形式进行报道,报道内容是什么,政府如何与其进行沟通……这都是凯林希望学习到的东西。
本欲借奥运会之机大赚一笔的中国旅游业,却在2008年以来因为火炬境外传递遭遇的抗议,四川大地震等因素,遭遇了回冷。
5月22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报告称,4月份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38.5万人次,同比下降5.3%。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3.8万人次,同比下降30.0%。
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也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坦陈,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如果外国人在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在心理上会受到一些影响。
如何将安全形势与外部游客进行有效沟通?2005年发生了“7·13”爆炸案的伦敦无疑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凯林回忆说,在爆炸发生后,“伦敦旅游业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推广活动”,而旅游业之所以可以得到较快恢复,普通伦敦人正常的生活就是其中的秘诀。
“没有什么比在伦敦街头,看到普通人还在悠闲地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更有效果的宣传方法了。”
另外,他认为,在爆炸案发生后,伦敦警察署以及相关部门的快速有效反应,也无形之中为人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Ⅶ 英国伦敦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及风土人情
伦敦(London),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和香港并称为“纽伦港”。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是全球化的典范。
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多雨雾,秋冬尤甚。
伦敦夏季的气温在18°C左右,有时也会达到30°C或更高。在春季和秋季,气温则维持在15°C左右。而在冬季,气温波动在6°C左右。在伦敦冬季有罕见结冰的情况。
大伦敦都会区是欧洲人口最多的都会区。伦敦市人口约765万(2016年),人口密度为4761人/平方千米。大伦敦都会区人口则为828万(2016年)。
伦敦人彼此第一次相识时,一般都要行握手礼。伦敦人很不喜欢别人干扰他们的个人生活。先生们进屋脱帽,而女士们则不必在室内脱帽。在伦敦,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等,还有皇室宣布日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等特色节日。
据2016年人口普查,伦敦是英国民族多样性最高的城市,大约有71%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后裔,5%为非洲黑人后裔,5%为加勒比海黑人后裔,3%混血人种,还有大约1%为华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则无宗教信仰。大约有21.8%的伦敦居民出生在欧盟以外地区。
(7)伦敦游客心理扩展阅读
伦敦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英国王室、政府、议会以及各政党总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议会上、下两院的活动场所,故又称为议会大厅。议会广场南边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后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
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坐落在西伦敦的中心区域,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接海德公园,是英国王室成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国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
白厅是英国政府机关所在地,首相办公室、枢密院、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等主要政府机构都设在该地。白厅的核心是设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它是英国历代首相的官邸。
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笔会、国际妇女同盟、社会党国际、大赦国际等。
Ⅷ 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游客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1.入境初期阶段:求安全心理,求新、求异心理 游客初到一地,兴奋激动,但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环境不同,因而会产生茫然和不安全感,这个阶段游客求安全的心态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为他们的主要需求。同时,游客这时的注意力和兴趣从日常生活转移到旅游目的地,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看、想要问、都想知道,一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在游客眼里可能事一件新鲜事。这时导游人员应多组织些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活动,对游客提出的在导游人员看来似乎事幼稚可笑的问题也应该认真的回答,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2.个性表露阶段:懒散心理、求全心理 随着旅游活动的进展、接触的增多,旅游团成员间、游客与导游人员间越来越来熟悉,游客开始感觉轻松愉快,这时会产生一种平缓、轻松的心态,游客的性格开始暴露,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懒散心理。游客的弱点越来越暴露,时间概念差,群体观念弱,游览活动中自由散漫,丢三落四,旅游团成员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求全心理。人民花钱外出旅游,往往把旅游活动理想化,希望旅游活动的一切都时美好的、理想的,从而产生生活上、心理上的过高要求。游客在这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泛、更深刻,个别游客还会提出一些不友好、挑衅性的问题。导游人员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最为艰巨、最容易出差错。这个阶段最能考验导游人员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对其导游技能、心理素质的一次重要考验。3.离境前阶段:忙于个人事务
Ⅸ 想去英国伦敦读心理学好吗
心理学的话,如果是出国留学,去英国是最好的选择了,那儿有好多知名的教授,其次就是日本了。
当然了,英语基础当然要好了,至于回国就业,那就要看学的怎么样了,我现在在上海读心理学的本科,对于前途也是不知道在哪里。。。。。。好像只有考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