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的历史文化特色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

(1)山西的历史文化导游词扩展阅读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岳恒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悬空寺为国内仅存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寺庙;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

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

B. 山西名胜古迹用导游词写出来三百字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晋中之窗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晋中之窗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晋中之窗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C. 求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一篇,长度500词,写出平遥特色,和当地民风,和古迹历史。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平遥古城的慨况: 平遥古城,以它古老、雄伟的风姿屹立在晋中平原上。平遥,古称古陶,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且为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由于县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机体中生成。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公元827—782年的周宣王时期。《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大将尹吉甫、严允曾驻兵于此。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今日的砖石城墙。这座县城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修葺26次。多次的修葺,使平遥古城墙日益坚固、壮观。平遥古城墙,城池呈方形,略偏东南向。东、西、北三面线条取直,只有南墙沿河走向曲折。城墙周长6157.7米(12.3华里),墙高6-10米;墙外筑护城壕,深、宽各1丈。城门共有6座,各城门外曾设吊桥,瓮城上筑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四面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整个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传说,城墙上有垛口3000个,观敌楼72处,是按孔夫子的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的。民间,人民群众根据地平面布局,有“乌龟城”之称。平遥城墙,墙体内填土夯实,外周青砖砌裹,顶部铺砖排水,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东南角还建有魁星楼一座。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平遥城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四合院式的民居,城内现存传统四合院3797处,大部分仍在使用中,或许法国人对其的评语概括了它的实质:“平遥充分的体现了中国高墙大院下的古老文化。” 旧时的平遥城是票号、富商汇集地,严谨而不呆板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都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民族特色。 请大家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乱丢垃圾
</FONT>

D. 山西运城名胜古迹导游词五百字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回大古答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晋中之窗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晋中之窗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晋中之窗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E. 求山西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山西旅游景点的导游词需要自己去总结了
目前没有现成的山西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可以到本地的旅游门户网站找找

F. 山西晋中名胜古迹的导游词300字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晋中之窗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晋中之窗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晋中之窗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G. 山西古建筑导游词讲解

山西地上物质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类多。古代城池、寺观、宫殿、坛庙、石窟寺、古塔、陵墓、民居、衙署、古桥、军事设施以及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几乎遍布全省各地。

据统计,目前山西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石窟寺总数多达18418处。其中价值较高的古代建筑居多,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是我国古代文化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这些地上文物的保存,为我们研究中国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宗教艺术、风土人情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军事提供了丰富而又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中,木结构的古建筑占到9053处。其中辽金以前的多达100多座,占全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同期木结构建筑中的多数。

这些建筑的分布上,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的南禅寺为最早。这些建筑形制多样,各具特色,有庑殿、歇山、悬山、单檐、楼阁式等,同时晋城青莲寺、大同善化寺、长子法兴寺、晋祠中轴线上的建筑等,还保存了早期建筑的平面布局,这对研究早期建筑的形制、体例、布局、结构都是可贵的资料。

元、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如芮城永乐宫、万荣飞云楼、解州关帝庙、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蒲县东岳庙、浑源悬空寺以及佛教圣地五台山,道教圣地北岳恒山等,多达8917处,真可谓数不胜数。

H. 山西的导游词(不少于150字)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