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公园导游词
A. 泰山解说词急!急!急!
泰山旅游景区讲解词 (泰安市十佳导游员王飞大作)
两千五百年前,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应邀来到我们这片齐鲁大地!再这里请允许我谨代表我们山东9千零79万乡亲父老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站在大家面前的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小伙!来自于泰安康泰旅行社的专职导游,我的名字叫王飞。今天的泰山之行就由我来为大家服务,希望此次行程能给大家留下一段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最后祝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说起泰山,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不会陌生。不管您来没来过泰安,到没到过泰山。泰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是随处可遇。如果说让大家举几个关于泰山的成语或短句,相信大家会举出不少的例子吧!?``````好、好``看来大家真是能说出不少,这些成语短句给我们的感觉是泰山是非常的高大,包括我们今天登到山顶后看到的石刻都是形容泰山是雄挚天东、拔地通天、擎天捧日、五岳独尊``````那么泰山到底有什么独道之处,为何让古人如此之敬佩!?
泰山是不是最高的山呢!?答案肯定不是。泰山海拔高度1532.7米,在中国19座名山大川里面仅排行第16位,五岳里面也之排在第三位!不要说和珠穆琅玛峰比,就连和五台山比也只有五台山的一半高!
那泰山是不是最为秀美的山岳呢!?答案也不是。大家也可能听说过古地质学家徐霞客所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望岳”的话语,论景观来讲,泰山不是最秀美的山岳。
那么泰山为什么还被灌以五月之首、五岳之尊、拔地通天之美誉呢!?
这是因为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如果我们大家从一幅局部放大的陆地卫星图象可以清晰的看到,方圆数百公里之内,泰山是一山独尊!北自燕山、太行山,南到长江,西起华山,东到大海,再这片广饶的土地上,再这个华夏民族融合的大熔炉里,海拔超过一千米的山屈指可数,而泰山则是一柱擎天,是当之无愧的群山之宗。古代的人们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全凭目测。看到泰山高大的山体屹立在平原之上,从山脚下至山顶的9公里的路程中竟然拔地高度达到了1392米,与河流、湖泊、平原形成了鲜明的落差感。所以,自遥远的古代起,人们就叫它“泰山”了。
泰山这个称呼最早见于《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说的是泰山高峻的形体,鲁国人民抬头就可看到。“泰”字的意思是极大、通畅、安宁。因此,泰山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最大的山、通天的山、安稳的山。
泰山还有一个名字,
大家知道么!?提示一些下大家,在杜甫的望岳里面我们听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对了,泰山又称岱宗,早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就已经这样称呼了。何谓岱宗呢?袋,大山也;宗,长者也。岱宗的意思就是大山之长!
也可能是前人说者无意,后来地质学家对泰山岩石同位素的分析证明:山最古老的岩石同位素岩龄却达到了28亿年的历史!大家知道么,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的年龄大约是48亿年的历史。而泰比地球年龄一半还要多。
由于泰山所处地理位置,恰巧也是古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现代科学考古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历史告诉咱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又因为泰山雄伟、壮观的山体构造,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中泰山就早早的被记载了下来。由此咱们可以看的出泰山早在秦朝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名山了!也就说,泰山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名人了!
后来随着先人们从海岱地区向中原和黄河中上游的迁徙,人们逐渐认识到泰山不是天中和天脐,而是东方的一座大山。东方是太阳出生的地方,古人认为那是是万物交泰、出春发生之地。所以,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有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乞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这座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
神灵之宅”。后来那些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作是国家统一,权利的象征。为答谢天地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禅祭祀。那什么叫封禅呢!?古文解释,所谓封既是至山顶设圆台祭天神;禅,既是到山脚下设方台祭地神。一代帝王如果能在执政期间来泰山进行封禅的话,那会被天下人看作是天下太平、国家鼎盛的标志!随之而来的帝王也就成为了奉天成运的真龙天子了!
传说秦朝以前的时候,就有72代君王来到泰山进行封禅,次后的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乾隆等等```他们接踵来到泰山进行封禅致祭,刻石记功!由于泰山的形象代言人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是靠泰山神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家知道么,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的记载!后来历代著名的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的发展起来。
同时泰山还吸引着那些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的文人墨客纷至踏来朝山览圣,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精品。像我们所熟知的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郭沫若等等````这些都来到泰山,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我们今天如果从山脚下拾级而上,到泰山之颠,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于处,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他们把人们从泰山的山神崇拜中引向了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
今天的泰山,已经被世界所熟知。早在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份,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成为了世界首例双遗产!,2003年在人民大会堂揭晓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中,泰山又荣登榜首。2005年泰山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丽的地方,同年也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泰山成为了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和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东方鸿儒——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欲宏扬中华文化,必先宏扬泰山文化”!北大美学教授杨辛在他的《泰山颂》中这样描述泰山: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我们生在中国而不能到达泰山,到泰山而不能两日以上遍游,将会是人生中一大憾事。人们长说“有眼不识泰山”,这个不识,并不是不认识,而是不了解。今天我们大家睦名而来,来到传说中的泰山之前,一起去体会泰山的博大精深!
不知不觉,我们的目的地——泰山,马上就要到了。临下车之前小王在这里要和大家说几件事情。出来玩,首先把安全放到第一位,虽然泰山的盘道修的非常安全,但是我们大家在游览的时候也要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原则,这样才能让您更好的去参观游览;山上的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大家也要注意保护;再就是现在正致冬季,山上草木枯黄,大家要协助景区做好防火工作,不要吸烟。这样不但对您的身体有好处,而且无形当中还对景区作出了贡献。在这里我先替景区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的支持配合了。
好了,带好自己的物品我们下车了!``````
B. 求泰山全景导游词 急用 一定是全景的从红门开始的
岱庙全景(
岱庙旧称“东岳庙”。俗称“泰庙”。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是祠庙建筑中规格最高的。
从中路登泰山最好先看岱庙,庙内的天贶殿与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岱庙南北长辈405米,东西宽厚237米,总面积为96000平方米。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材料186间,石碑刻184块,以汉柏为代表的古树名木工212株。一九八八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贶殿
岱庙南北依次包括有遥参亭、正阳门、天贶殿。其中,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也是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殿内供奉泰山神,像高四点四米,神龛上悬挂清康熙皇帝的亲笔题“配天作镇”匾,门内有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牌匾。大殿内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据考证最初绘制于宋代,具有重要的艺术鉴赏价值。这幅长六十二米的巨型壁画,共容纳了望675个不同形态的人物,其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为回鉴。纵观整个画面,可谓浓笔重彩,栩栩如生,不愧是中国道教的杰出画作。大殿内外及前后左右,还有明代铜铸“照妖镜”、铁铸大香炉,御碑亭等古迹文物。在仁安门与天贶殿之间,有一小露台,因台上有一块神密的泰山石,使得游人们常在此驻足玩赏。这块名叫扶桑石的奇石正北方向,是一古柏,传言为唐代忠臣安金藏来泰山神前告武则天灭子之罪,最后化作该柏。游人们围绕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闭上眼睛寻热电厂古柏,能够摸到泰山神的降福。
泰山
天街合影
有诗词这样描述泰山: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呐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下午,我们来到泰山脚下,准备体验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所记。天气却好转起来,太阳也出来了,导游戏说,我们带来了祥瑞之气。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封禅,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
泰山石刻
泰山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泰山现存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泰山具有擎天捧日之势。盛夏时山顶与山下平均温差为8.6度。正因泰山的岩岩气象和独特的气候特点,大自然为岱顶创造了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及雾淞雨淞和碧霞宝光等奇观。
日出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
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因可观日出而名。峰北有巨石横出,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场面,亦可晴览山色、阴观云海。
C. 寻找泉城公园导游词
大概就是以下这些,自己在加工加工吧.
泉城公园位于济南市区中部,千佛山西侧,经十路以南,是一座风景植物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泉城公园是按照科研、科普内容与园林外貌相结合的规划进行布局,实行植物科研、科普教育与游览参观三统一。依照这一原则,公园分为植物游览区、观赏温室区和引种驯化区。
泉城公园前身为济南植物园,始建于1986年,1989年9月建成开放, 园区占地面积46.7公顷,植物分类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植物配置,共有植物89科450种近20万株。1997年9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免费向社会开放。
植物游览区位于园东部,分为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该区按照植物进化过程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类群,建有松柏、牡丹、月季、竹、柳、菊、丁香等园,通过植物的分类向人们展现各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中奇特的树姿、丰硕的花果和绚丽多姿的色彩。观赏温室区位于该园西部,是由热带、亚热带、沙生多浆类植物温室和盆景园组成的大型建筑群。温室是由三个互相衔接的大型立体三角造型建筑构成,室内种植了大王椰子、假槟榔、鱼尾葵、酒瓶棕、香蕉、龙眼、番石榴等珍贵的植物。游人不出温室就可以观赏到不同气候、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各种植物。 盆景园展出的盆景造型新颖、意境深远。引种驯化区担负着引进外地植物和拯救培育珍奇濒危植物的任务,为绿化科研提供服务。园内还设有茶点服务部、摄影部,并组织大型花展、盆景根雕艺术展,丰富群众的游览内容。
2004年3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园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总体方案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主要包括:三个大门改造、三组服务建筑改造、新建生态栈桥、生态广场,并对园区的水系、道路、广场、绿化等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植物园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改造后新增了许多休闲、娱乐设施,进一步增强了植物园的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其原有的植物科普、科研、示范功能逐渐弱化。这样,植物园已由原来的“植物王国”逐渐转变成了城市中央公园。由于这一性质的变化,济南植物园的名字已不再合适,无法准确传递出其现有的功能和定位。
济南植物园的新功能、新变化,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能反映目前植物园功能、特点的名字来匹配。在为期一周的植物园新名评选公众投票活动落下大幕,植物园征名办设立的五大投票平台共收到有效选票6801票,其中“泉城公园”以2677票的总得票数位列植物园五个候选名称之首。
改造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三个大门:原有北门、东门、东南门拆除,新建具有现代气息的大门,以飘板式大门作为入口通道,大门广场设置大型景观灯柱,使夜景与城市主干道融为一体。
2、生态栈桥:总长820米,平均宽2.7米,主体为钢结构,西起植物园西南角玉绣河广场,东至东南角的生态广场,空间格局上呈“S”形,蜿蜒穿过植物园南半部。生态栈桥所赋予的主题是连接园内南区各景点、设施和水系,补充和完善原有步行系统,扩大空间景观布局,起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即节省了地面空间,又保留原有绿化面积和园林景观,使城市生态更加完善。
3、三组服务建筑:主体均为钢结构,外观装饰是玻璃幕墙。东门服务建筑位于植物园东侧,地下一层地上局部二层,建筑面积约2200m2 ;映日湖服务建筑是园内映日湖的滨水建筑,面积近2500m2,生态栈桥自建筑二层穿过,既是景观地又是观景地;西南角服务建筑是三层钢结构,面积约1200m2,西临玉绣河,通过六顺门到玉函路,把园区景观与玉绣河广场融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态广场建设:新建的生态广场,是一处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大型室外演艺广场,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六株大型塑树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植物溶为一体,外围以厚重的绿色植物做背景以加重广场的生态比重,配套设施完备,能同时容纳5000余人,满足各种文艺演出,看台下附设了1200平米的商业铺面,不仅是整个园区最精典的休闲娱乐空间,也为我市增添了一处环境优雅的露天公共集会场所。
5、玉绣河介绍:2004年市政府决定对玉绣河进行改造。中水站的建设是济南市玉绣河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是济南市节水保泉的重要措施之一。
整个工程包括玉绣河沿岸景观改造和中水再利用工程。玉绣河沿途分设四个中水处理站,采用国际先进的ETS处理系统分三级进行处理,除去水中的、氮、氨、磷、有害细菌及有机物等,日处理能力7500吨。使处理后的污水能够重新用于喷泉、景观的布置,绿化灌溉,补充河道等,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玉绣河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改变了玉绣河周边的自然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又一休闲、游玩的场所,成为济南新的风景线。
6、园林景观:主要包括经十路景观带、舜耕路景观带和园内水系改造:景观带平均宽25米,由大型林荫树组成主要骨架,营造城市大山水的概念,将树林、山丘、木质小品等原生态景观与开放公园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统一。水系改造主要包括映日湖、蔷薇池、荷花池三处水面,共扩大水面4500m2,铺设道路、广场近5000m2,使水系景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图) 经过这次大面积的综合改建,与经十路拓宽、玉绣河综合治理及体育中心周边环境整治后的景致相映成辉,并成为泉城市民及国内外游客乐此不疲的又一处绝佳胜地。
7、植物园在综合改造后,其功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原来的科研科普与游览为重点的植物园转向市民游玩、休憩、锻炼身体的公共开放绿地,市政府决定在济南东郊新建植物园,为原植物园进行更名。从2006年3月开始向广大市民征名,于9月22日,确定将济南植物园更名为泉城公园。
D. 游泰山公园的作文
去公园 早上,我去公园玩。 在去公园的路上,透过窗口,我看见,俩旁边都种满了小树,还有一些阿姨给自己家里的小树焦水,到了公园,我们进去了。 我们玩了许多项目,玩的满头大汗。 该回家了,我门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E. 写一篇泰山公园的方位作文,拜托各位大神,是秋天的泰山公园。
秋天的泰山公园
秋天到了,泰山公园里金灿灿的,小山、小河、小桥连成一片,高高低低,上上下下,一片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早上,公园里热闹极了。那些热爱晨练的爷爷奶奶们在公园里打太极拳、打羽毛球、压腿、跳舞、跑步、唱歌、唱戏等等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为泰山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机、活力。每位爷爷奶奶的心情都是无比的快乐,个个精神抖擞,活的比年轻人还年轻。各种音乐、歌声、掌声、谈笑声不断地从公园里的各个角落传出来。简直就是一片快乐的海洋。你说这些爷爷奶奶们能不年轻漂亮吗!
中午,公园里就是一片安静的森林。只有风声、落叶声。金黄的叶子被风吹的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来飞去。河里的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好像在比赛,又好像在游戏。人们把安静还给了美丽的公园。恢复了大自然的美丽。
F. 描写泰山的作文 导游词
首先,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开心,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览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为东经117度6分,北纬36度16分。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2年荣登全国旅游胜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
泰山的日出,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天地间的一片云海滚动,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瑰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烁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进的影响上下跳动,渐渐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阳西下时,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弯弯曲曲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太阳慢慢靠向黄河,彩带般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边飞舞。泰山的云雾是变幻莫测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如同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平静如无垠的汪洋大海,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盘”。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宝光”俗称“佛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神门外,碧霞祠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弥漫背后照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周围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站在雾幕前的游客举手投足,光环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气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气温回暖,大陆气团稍有减少,南方暖温气团乘虚而入,雾气笼罩山间,微风吹动,飘浮的雾滴触及树枝、岩石、房顶,凝结成冰粒,层层叠叠,便形成了“千枝琼玉”、“万树花”的雾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个洁白如银的世界,犹如龙宫洞府,别有一番情调。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却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体上,急速结成坚硬、滑而透明的冰层,这就是“雨淞”。每当雨淞出现,山峦树木象冰晶倒挂,地面岩石似铺明镜,泰山变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红日映冰峰,蓝天衬霞山,光彩夺目,金光迸射,满山松柏映雪,到处银装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洁的北国风光。
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现代考古科学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量史料也都记载了泰山地区早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齐鲁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孔子、孟子等历史文化名人。历史告诉我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丽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数千年的文明中,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系列辉煌的人文景观与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泰山风景景观。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根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禅、百姓朝山进香的路线。其主体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祭地的蒿里山,经帝王驻驿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了长达10余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即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为“阴曹地府”;泰安城区为人间;自城北岱宗坊开始,沿长达6666级的“天梯”至岱顶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的。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历程。从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看,红墙黄瓦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一天门、二天门(中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三重节奏,构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伟壮观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山巅的祭祀建筑等。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处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会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几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中,并名扬全世界,成为全为类的珍贵遗产。
登泰山,自古3条路。原来的东路已毁,原来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现在的东路,游人在泰安火车站下火车后,可先游岱庙,然后从岱庙后门至岱宗坊,步行经中天门到南天门,或步行至中天门后转乘索道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经碧霞祠登上泰山极顶。若走中路(原来的西路),从泰安火车站下车后,可乘游览汽车沿环山公路经黑龙潭、竹林寺直达中天门,然后从中天门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直至岱顶。若从西路上山,需从泰安火车站乘游览汽车至界首(泰安与济南的交界处)向北折,沿新辟的环山公路,在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从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谓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泰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亲身投入到泰山的怀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足迹慢慢地去游览,仔细地去观赏。
G. 找一份有关泰州的泰山公园的资料
泰州泰山公园位于泰州公园路4号,南宋绍兴十年(1140)因开挖东、西河,垒土成山,以泰州的州名取名泰山,园以泰山为主景,是省级园林单位。明万历十年(1582),兵备副使舒大猷在山顶建岳武穆祠,纪念宋泰州知州岳飞,后历经多次修缮,今祠为单檐歇山大殿,内有岳飞等像。岳飞塑像王冠蟒服,气宇轩昂,旁有岳飞便装执书像及岳云执双锤像,东西两侧列岳飞16位部将像,皆栩栩如生。在殿外西侧入口处,置秦桧夫妇跪像。
1951年建成市民游乐公园,取名泰山公园。小西湖、元宝湖、夹湖穿园而过,与泰山相映构成山水主景。2004年起大规模扩建。新扩建的泰山公园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园,根据现有地形与景观资源进行了重新设计,在现代文明中融入了泰州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文化。泰山公园是环城河景区中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
H. 泰山景点讲解
泰山脚下的泰安城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它因泰山而建,因泰山而发展,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山、城、水一体,是中国东部的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取“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之意。
改革开放以来,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古老的泰安焕发了勃勃生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建成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38.5万。
市区内既有古朴苍然的历史遗迹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又有栉比鳞次的现代化高楼和人流如织的繁华街市。游览、休闲、购物各随其便。城内主要名胜有东岳神府岱庙、双龙池、遥参亭、灵应宫、清真西大寺、火车站德式小楼、蒿里山、奈河公园、通天街、洼子街、红门路等。
泰山各大景区简介 门票约:102元
岱庙游览区:
主要景点有:遥参亭、岱庙坊、 正阳门、汉柏院、唐槐院、配天门、仁安门、东御座、镇山三宝、秦泰山刻石、天贶殿、天贶殿壁画、岱庙碑林、岱庙八景、后寝宫、铜亭、铁塔、厚载门。
岱麓游览区:
岱麓位于泰山与泰城的结合部,山水相依,山明水秀,素有丽区之称。环山路东西贯通,像一串项链或聚或散串起了虎山、王母池、关帝庙、金山、普照寺、五贤祠、三阳观、冯玉祥墓等众多景点。中溪、西溪纳百川之水,在这里分别汇成虎山水库和黑龙潭水库。两个水库东西相对,宛若泰山的两只眼睛。岱麓向东延伸,有泰山农业观光带;向西延伸,有樱桃园、泰山旅游度假区。一路走来,既能享受湖光山色,又能领悟儒、释、道文化的魅力。
主要景点有:岱宗坊 虎山公园 王母池 关帝庙 普照寺 五贤祠 三阳观 冯玉祥墓 樱桃园。
红门路游览区:
红门登山路下起红门,上至南天门,为泰山的中轴线。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大多是沿这条路线盘桓而上,所以称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进香也是沿着这条路见庙就拜,所以又称为“神道”。文人墨客登山临水,赋诗抒怀,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题刻,又使之成为一条“古诗之路”、“书法之路”。从一天门离开人间闹市,一路攀登,经中天门,到达南天门,进入天庭仙界,所以这条路又是一条“通天之路”。
主要景点:红门宫 万仙楼 斗母宫 经石峪 柏洞 壶天阁 回马岭 中天门 快活三里、云步桥、五大夫松、朝阳洞、对松山、十八盘。
I. 有关泰州泰山公园的历史小故事
泰山公园有个岳王庙,是祭祀岳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