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样的讲解游客会更喜欢呢

与游客互动的说法最好了,容易把游客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觉得自己也参与其中,更好的配合你的工作!

② 对待普通游客,讲解员的讲解技巧有哪些

开场白的技巧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与游客接触时的一般开场白,二是在讲解每一个具体景点时的导游辞的开场白。 (一)一般开场白 一般开场白常常是在第一次接待游客时开始的,而这种开场白也叫欢迎词。欢迎词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向游客问好,代表旅行社向游客表示欢迎,向客人介绍司机和车牌号,自我介绍,简要介绍当地气候等情况,下榻饭店概况,游览活动安排,必要的卫生、饮食、安全、购物等注意事项以及其他必要的内容等等。 (二)导游辞开场白 导游辞开场白从结构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完整式和简略式两类:完整式开场白大致包括问候、寒暄、自我介绍、欢迎、良好祝愿、明确游览目的等内容;简略式开场白至少要有问候、明确游览目的两项。从游览过程的角度划分,有预设开场白和现场开场白两种。从表达的角度划分,有叙述 式开场白和抒情式开场白两类。 请看案例: ①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天坛。(自我介绍之后)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领略这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古坛神韵。让我们共览这“人间天上”的风采,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徐志长《天坛导游辞》) ②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各位在来长沙旅游之前,想必已经对湖南有所了解了吧?那么您认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谁呢?对,毫无疑问是毛泽东同志!那么毛主席在长沙生活期间,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将要到的岳麓山爱晚亭了。好,现在咱们就一块到毛主席“携来百侣曾游”的地方去看看。 (赵湘军《爱晚亭》) ③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做解释。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知识。(余乐鸿《景德镇古窑瓷厂导游辞》) ④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大家到湄洲岛旅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点是湄洲岛妈祖庙,导游的内容有:湄洲岛概况→湄洲岛妈祖庙朝觐活动盛况→祖庙山门→仪门→太子殿→寝殿→妈祖石像。预祝我们愉快地度过这美好的一天。(段海平《湄洲岛妈祖庙》) ⑤各位朋友: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展现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风姿倩影令多少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钱钧《杭州西湖》) ⑥亲爱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富饶的新疆。新疆地处亚欧腹心,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有许多值得大家参观游览的地方。您要是想游遍新疆的天山南北,至少得有半个月的时间。今天我将带大家去游览新疆最著名的风景区天山明珠———天池。天池位居高大宏伟的天山怀抱之中。朋友们,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离海洋最远的、年均降水量200毫米的城市旁的高山中有那么一潭清清碧水,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美妙啊!这犹如给美丽动人的少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您觉得我的比喻贴切吗?当我置身于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体会干旱地区的燥热时,脑海中的那一潭碧水带给了我无限的湿润与凉意。我想象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此刻的感觉。朋友们,您此时此刻是否已有了与我相同的感觉。我想是的,从大家的表情上看得出,大家的好奇心早已经插上翅膀飞到了天池,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饱览那少女妩媚多情的眼睛(郭利民《镶嵌在雪岭松涛之中的璀璨明珠———天池》) 上述六例,基本上包括了各种开场白。例①是比较完整的现场叙述式开场白,包含了问候、欢迎、自我介绍、祝愿、游览目的等诸多内容。例②是比较简略的现场叙述式开场白,虽然简略,但是却利用了名人效应使开场的表白有声有色,情趣盎然。例③是在到达古窑瓷厂之前表达的预设式开场白,简洁明快,以重重的悬念引起游客极大的兴趣。例④是现场叙述式开场白,除了必要的问候、欢迎、祝愿之外,着重强调了将要游览的主要内容和景点,清晰明了,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例 ⑤、例⑥是现场抒情式开场白,导游员饱含深情,激情满怀地赞美了西湖、天池,优美抒情,真挚动人。 上述各种开场白,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归类,但是它们的基本内容其实大同小异。所以,开场白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规,重要的是要能够体现对游客的尊敬之情、关切之意以及突出游览目的的要义。最后要注意,开场白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不仅会使开场白显得多余,也可能会使游客反感。比如: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轴线)导游辞》)这一段解说,明明是只能在故宫进行现场讲解的导游辞的开场白,却云山雾罩地绕着弯子请游客猜测是什么地方,真是多此一举。这样的开场白在导游辞中要加以杜绝。 口试注意发音准确,语速不能过快,吐字要清晰,还要注意掌握时间 注意讲的内容与图片的对应,要做出一定的手势,但要注意手势不能过高 还有开场要介绍自己 服装要得体,化妆不宜太浓 导游在带团时很注意给游客的第一印象,考生在面试的时候也是如此,第一印象也很重要。那么考生就会问,怎样做才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又要说到几小点: 1、 时间方面:考生尽量提前到考场,很多考生以为迟一点去,就会多一点时间看看书,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很多考官在面试刚开始的时候精神状态都很好,对于考生所讲的内容都会做出一些认真的评价,但考官也是人,考生那么多,精力也是有限的,肯定有疲劳的时候存在,可以说,越到最后考官的精神状态就越不好,很多时候都是按印象给分。考生前面来考的,只要你语言表达流畅,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们基本上都给过了,后面来的考生就不同了。假如考生没有一点创意,还是跟前面考生一样的讲解方式的话,通过的几率当然没有前面的考生几率大。 2、 着装方面:很多考生为了应对这样的考试,都打扮的很体面,特别是有些女生,在进考场的时候还不忘照一下镜子,补点妆什么的,其实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只要你穿戴整齐、得体、大方就可以,不要刻意的去妆扮自己,很多考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在造作。这样一来,给高分的可能性自然很小。 3、副语言的运用:大家知道,副语言就是除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外的语言。这里我特指态势语言中的表情、手势与姿态语言。表情与手势一定要自然,符合自己的平时生活习惯,不能刻意去运用。站姿要稳重,记得往年很多考生有晃腿的习惯,要不就是在讲解的时候上身来回的晃动,这样给人看起来就是不稳重的感觉,所以考生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要从细节开始抓起,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小的细节而不去重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说到吧。希望参加今年导游考试的考生都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③ 为什么要学习游客体验分析

为什么要学习游客体验分析,这是硬质条件。

④ 景区工作人员可以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吗

有的景区是有专门的免费讲解的,只要凑够一群人就可以去请一位讲解员边走边讲啦

⑤ 景区禁止游客讲解合理吗

近日,北京市民路一夫(化名)反映,他在恭王府博物馆展厅内为朋友介绍相关历史知识时被工作人员劝阻,不允许他在展厅内做讲解,这让路先生非常费解,“我又不是‘野导游’,只是给朋友介绍历史,为什么不行?”恭王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恭王府确实禁止非本博物馆的讲解员或志愿者讲解,是为了防止博物馆内游览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而之所以制止路先生,是因为他在展厅内讲解的时候声音太大。

不过,路先生在恭王府所遭遇的这件事,绝非能用“规范野导游”所能解释通。路先生是科普工作者,对清朝历史熟悉,他对同行的朋友介绍恭王府的历史和相关的掌故,有何不妥?恭王府博物馆解释说,是路先生讲解时的声音大,且有十多个游客围听,担心影响游览秩序,才进行劝阻。其实,这样的辩解非常牵强。首先,劝阻时明确指出“不能讲解”,而非“请小声讲解”。其次,恭王府博物馆对讲解有明确的排他性,拒绝景区外的导游入内讲解,导致路先生被误认为“野导游”,躺枪了。

治理“野导游”讲野史,初衷是好的,可是,景区在讲解上强烈的排他性,容易形成垄断,抬高服务价格,不利于维护游客权益。再者,《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相关规定中,规定列入遗产名录的景点,才可以谢绝景区外的导游,而恭王府博物馆并无在其中。从这一点看,恭王府博物馆谢“绝外地导游入内”的规定,本身就不符合规定。

如果景区真的想治理黑导游讲野史,规范导游的讲解,可采取措施的很多,但排外绝非最佳选择。首先,景区完全可以在智能化上做文章,制作讲解APP、网页,让游客免费下载或登陆,借力“互联网+解说”,让游客免费收听专业导游讲解的景区历史文化。其次,对外地游客的讲解做好监督管理,建立举报渠道,接受游客投诉,一旦发现有导游歪曲历史史实,再将其加入野导游黑名单,拒绝如此。当然,如果国家旅游部门能从顶层开始,强化导游讲解员的素质,杜绝乱讲野史的做法,效果或许更好。

从培育良好的文化旅游环境来看,我们一定要规范导游的讲解。但是,我们也应警惕矫枉过正,那些未列入遗产名录的景区强烈排斥外部导游、讲解员,乃至不允许游客向游客讲解,这些都是拿防“野导游”做幌子,有强化垄断讲解服务的嫌疑,也该被禁止。

有好有坏。

消息来自央广网。

⑥ 导游词如何讲解才能吸引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这么美丽的城市XX,我是本次的导游,我叫XXX,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专,XX师傅.我们将要属入住的饭店是XX饭店,是一个X星级的饭店。大家做好了,马上要开车了,然后一路上的一些地方你就要说一路了,其实欢迎词挺简单的!

⑦ 谈一谈导游员在景区示意图前需要向游客讲解些什么

弹一弹导游员在景区示意图前需要向游客讲解些什么?应该讲解些景区的主要景点和行驶路线。

⑧ 导游怎样讲解更吸引游客

讲解是导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旅游过程中,现场讲解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导游的素质和水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游客对整个旅游的印象。因此,除讲解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讲解语言的规范性、幽默性外,导游讲解更要讲究艺术和技巧,避免只背导游词式的讲解,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满意度和回味度。 讲解方式要多样化 结合讲解和游客类型,采取多样化的讲解。一是叙述式讲解。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对历史事件或人文环境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让游客在游览过程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对所游览的景区景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二是对比式讲解。当导游在介绍某景点时,为加深游客对这类景点的了解,就选取和这个点有相似之处的其它景点进行对比讲解,给客人一起介绍。比如沈阳的导游在小故宫给客人作讲解时,就可以和北京的故宫作一番比较;云南导游讲解石林时可和贵州荔波的水上石林、甚至意大利的石林进行对比;武汉导游介绍黄鹤楼也可以和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进行对比;这种从相同和不同之处为游客作对比讲解,无疑会给客人更多的感受和体会,也能够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三是延伸式讲解。延伸式讲解就是指导游在介绍某些内容时,把与这些内容中某点相关的其它内容一起给游客进行讲解。如泰山导游给游客介绍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时,把中国还有哪些景点也已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知识一起给游客作简要介绍,就是一种延伸式讲解;同样,某导游在给客人讲解其所在城市是属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时,也可以把中国有多少个优秀旅游城市及如何评选等相关情况向游客作延伸介绍。四是参与式讲解。参与式讲解是指导游在讲解某些能引起游客兴趣的事件或景点时,可采取提问、设置悬念或欲擒故纵的方式吸引游客来参与,通过参与,使游客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给某些回答正确的游客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对游程的兴趣和对导游的配合。 讲解频度要适当 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导游讲解并不是越多越好,讲解频度要结合游程的安排和游客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既不能从一上车就讲个不停,也不能随便介绍几句就敷衍了事。一般来说,根据游客的心理,如果是好几天的游程,前两天游客兴致较高,当然也就乐意听导游作更多的讲解,而随着游程的展开,游客兴致越来越低,而疲惫程度却越来越高,当然也就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所以作为导游,这时就要降低讲解频度,除非是特别需要介绍或有非常意义的地方,否则就多留点时间给游客作休整,特别是在车上。但就一天而言,上午出发或刚进入某个景点时,游客兴致较高、探究好奇心理较强,导游讲解可多些,随着时间推移,就可逐渐减少讲解。如贵州某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织金洞时,就较好地把握了游客的这种心理,他在刚进洞时,对洞中的景点讲解得非常详细,然后慢慢地减少讲解,加快行走步伐,使游客感到在不知不觉中就游完了整个溶洞。如运用这种原理,浙江千岛湖的导游在向游客作岛屿介绍时,更要把握好一个讲解由多到少的度,因为游客是不可能对每一个岛都感兴趣的。 讲解内容要有针对性 每个游客由于其职业、学历、专业、地域等背景的差异,因此对同样的景点,不同的游客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感兴趣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导游在讲解前要对每个团的成员进行一定的分析,结合他们的背景,选取合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予以讲解,而不是“千客一种导游词”,讲解内容都完全一样。比如云南石林的导游在讲解时,一般都会重点给客人介绍“阿诗马与阿黑”的传奇故事,但其实不少游客的兴趣点不是这故事,他们或许希望导游能从地质地貌的角度介绍石林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同样导游在讲解溶洞时,讲解内容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像什么、那像什么”的水平上,如能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给游客介绍石笋、钟乳石等形成过程,也可能会给游客,特别是高层次游客更多、更深的感受。当然,这对一个导游来说,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但对一个好导游来说,这却是必然要求。

⑨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身处''鸟的天堂'',你会怎么对游客讲解呢

通常导游在讲解的时候都是这么说:大家请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鸟的天堂景点。(然后就是详细地说一下风景的特点,再说一些有关于这个景点的传说故事) “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鸟的天堂,原名“鸟墩”,婆娑的榕叶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树高约15米,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温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长成新气生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在这树丛上,栖息着十多种小鸟,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即夜鹭,俗称诊游鸟)。白鹤朝出晚归,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为奇观。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美丽传说 500多年前,天马村年年闹干旱,农田干涸,庄稼歉收。乡亲们为了抗旱,开了一条人工河——天马河,引进珠江的水灌溉农田。可是年景不见好转,当地有权有势的人硬说是天马河开坏了,把风水给破了,强迫村民把这条河堵上。村民们含着泪水,把挑来的泥土用船载着倒在河心,不久堆起了一个土墩,成了河心小岛。当时有个村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树枝,用来系住船只,想不到第二年这根榕树枝长出根儿,发出新芽。由于水分充足,榕树越长越高,每年从枝上长出了许多气根倒垂下来,钻进泥土里。过些日子,入土的根儿长成了新的枝干,枝干长粗了又垂下许多气根来……这样年复一年的不断生长,树干多得不可计数。经历数百年生长,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林子,覆盖全岛,占地达18亩,近看像原始森林,远望像浮在水面上的绿洲,真是南国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