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那个地方是专门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我不是很了解,我只知道福建永定讲客家话

闽南话的地方我知道比较多。。。比版如泉州市、权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大田县。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部分、尤溪县的小部份。

❷ 福建有几种方言

闽南话 (Hokkien/Min Nan/Ban-lam-gú/Hō-ló-ōe),又称福佬话或鹤佬话,属于汉语族闽语,也是最有影响力的闽语。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岛、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苍南、平阳、洞头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按地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
漳州话\ 泉州话\ 厦门话(Amoy) \东南亚福建话(Hokkien)\ 浙南闽语\ 潮汕话 \海南话

闽台片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台湾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台湾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东南亚的福建话也就是指闽台片的闽南语。

浙南片
明末清初时期,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龙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县、平阳县、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浙南与闽东地理相连,口音亦相近,这个片区统称为“浙南片”。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瓯语,闽东是福州语系)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一定差别,苍南人习惯把这种方言称为“浙南闽语”。现代的浙南闽语与闽台片的闽南语相比较,主要是入声韵、鼻化韵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但总体而言,浙南闽语基本还是保留了本土闽南语的其它特点。相对来说,浙南闽语要比潮汕话更接近闽台片闽南语。

潮汕片
潮汕话与闽台片的闽南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间差别仍旧十分明显。其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不能沟通。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的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

海南片
海南话据说是由闽南(一说莆田)人迁移过去之后与当地语言混合后形成的一种闽方言。 海南话以文昌话为代表,与其他片区的闽南话的差别最大,基本不能通话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份。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

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❸ 仙游客家风味馆和客家海鲜馆的区别

客家抄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袭一个汉族民系,千百年来,中原人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在杂居过程中互相融合,所以学会和听说粤语,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学会,时生产生活的需要,是群体的学习过程,很多人既保留客家方言,又能用当地方言交流。
客家语言

❹ 松溪人说什么语 闽南 闽北 还是客家 怎样能学到

闽方言分为邵将(邵武-将乐)、闽北(建瓯)、闽中(永安县)、闽东(福州-浙江闽语区)、莆仙区(莆田-仙游)、闽南、琼文(海南岛的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以琼山-文昌为代表)7个次方言,之间互不通行,可能是秦汉时代汉人南侵时与当地的闽越语言不同支系交互的结果。 紫云洞山-西洋-青水-三明市-湖源-新阳-葛坑东-南埕-湖洋-枫亭一线以南为闽南次方言, 广东省潮州汕头、汕尾、茂名的电白县、雷州半岛(不含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琼中县-保亭县-五指山县-乐东县-白沙县、台湾大部分汉区、浙江省苍南县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福建省是汉语方言最复杂的省份之一。全国各大方言区中,福建占着5种。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福建境内的闽方言又分为5个区: 闽东方言区:分布在闽江下游的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等11个县市的是为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7个县市的是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莆田、仙游、涵江3个县市(区),以莆田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区: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3个市,包括: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以及龙岩、漳平等地,共 23个县市。以厦门话为代表。泉州、漳州和龙岩3种口音都有些差异。 闽中方言区:分布在永安、沙县、列东、列西等4个县市(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区:分布在建瓯、松溪、政和、南平、顺昌(东南部)、建阳、崇安、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在福建省的中部戴云山区,尤溪县和邻近的永安东部、大田中西部和沙县南部,是介于闽南、闽中、闽北和闽东之间的过渡区。 赣方言分布在邵武、光泽、建宁、泰宁4个县市,邵武话比较有代表性。 客家方言分布在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诏安的西沿,以长汀话为代表。 在闽、客、赣3种方言之间,明溪、将乐、顺昌一带也可以说是过渡区,因为那里的方言兼有3种方言的特点。 浦城县的中北部和浙江省连界,那里说的是和浙江的处衢方言相近的吴方言。 在南平市区和西芹一带以及长乐县的琴江村,有两个官话方言岛。 此外,闽方言和客方言,也都有在区外相互穿插分布的。闽南话在闽中、闽北、闽东都有方言岛。客家话在闽北、闽东也有不少小方言岛。在武平县的中山镇通行的“军家话”是比较接近赣方言的方言岛。 居住在闽东的福安、罗源、宁德等地以及闽北的建瓯、建阳、昌等地,闽中的永安、漳平等地的畲族同胞所说的话是一种也还保留着一些本族语言的、和客家话比较相近,又吸收了一些当地闽方言成分的带有混合性质的语言。通常也称为畲语。 福建省境内的方言不但品种多,而且内部差异很大。像连城、尤溪、顺昌等地,一个县内就有几种、十几种不能相通的话。

❺ 福建有多少种方言 包括客家话

福建方言的真正划分

闽方言分为邵将(邵武-将乐)、闽北(建瓯)、闽中(永安县)、闽东(福州-浙江闽语区)、莆仙区(莆田-仙游)、闽南、琼文(海南岛的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以琼山-文昌为代表)7个次方言,之间互不通行,可能是秦汉时代汉人南侵时与当地的闽越语言不同支系交互的结果。 紫云洞山-西洋-青水-三明市-湖源-新阳-葛坑东-南埕-湖洋-枫亭一线以南为闽南次方言, 广东省潮州汕头、汕尾、茂名的电白县、雷州半岛(不含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琼中县-保亭县-五指山县-乐东县-白沙县、台湾大部分汉区、浙江省苍南县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福建省是汉语方言最复杂的省份之一。全国各大方言区中,福建占着5种。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福建境内的闽方言又分为5个区:
闽东方言区:分布在闽江下游的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等11个县市的是为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7个县市的是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莆田、仙游、涵江3个县市(区),以莆田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区: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3个市,包括: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以及龙岩、漳平等地,共 23个县市。以厦门话为代表。泉州、漳州和龙岩3种口音都有些差异。
闽中方言区:分布在永安、沙县、列东、列西等4个县市(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区:分布在建瓯、松溪、政和、南平、顺昌(东南部)、建阳、崇安、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在福建省的中部戴云山区,尤溪县和邻近的永安东部、大田中西部和沙县南部,是介于闽南、闽中、闽北和闽东之间的过渡区。
赣方言分布在邵武、光泽、建宁、泰宁4个县市,邵武话比较有代表性。
客家方言分布在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诏安的西沿,以长汀话为代表。
在闽、客、赣3种方言之间,明溪、将乐、顺昌一带也可以说是过渡区,因为那里的方言兼有3种方言的特点。
浦城县的中北部和浙江省连界,那里说的是和浙江的处衢方言相近的吴方言。
在南平市区和西芹一带以及长乐县的琴江村,有两个官话方言岛。
此外,闽方言和客方言,也都有在区外相互穿插分布的。闽南话在闽中、闽北、闽东都有方言岛。客家话在闽北、闽东也有不少小方言岛。在武平县的中山镇通行的“军家话”是比较接近赣方言的方言岛。
居住在闽东的福安、罗源、宁德等地以及闽北的建瓯、建阳、昌等地,闽中的永安、漳平等地的畲族同胞所说的话是一种也还保留着一些本族语言的、和客家话比较相近,又吸收了一些当地闽方言成分的带有混合性质的语言。通常也称为畲语。
福建省境内的方言不但品种多,而且内部差异很大。像连城、尤溪、顺昌等地,一个县内就有几种、十几种不能相通的话。

❻ 福建方言有几种

福建方言有六种。

一、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话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

二、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中期后的泉州、漳州,明朝泉州、漳州等;清朝的兴泉永道,下辖泉州府五县、兴化府莆田、仙游两县和永春州,汀漳龙道除去客家县外的漳州各县大部分和龙岩州,南北两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

三、闽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区、莆田市仙游县、泉港北部、东部、本来属于莆田县的新厝乡在1956年被从莆田县划到福清、渔溪镇西部本来属莆田县,称为苏田里,东张乡西部也本来属莆田县,称为安香里。

四、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宁府,分布在除了邵武市、光泽以外的南平大部、寿宁,全境属建溪流域,以旧府城建瓯音为代表。建溪上源和崇阳溪两支流正好把闽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口音。东片以建瓯音为代表,西片以建阳音为代表。

五、闽赣方言区就是宋代的邵武军、明清的邵武府,属于富屯溪流域和建溪上游,邵武市、光泽、建宁、泰宁、将乐,以府城邵武口音为代表。其附属的过渡片(将乐等县)原是南剑州及后来的延平府(今永安、沙县、三明部分、1970年划给三明的尤溪部分),属于建溪流域。

六、永安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今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安、沙县、三明部分、尤溪部分,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❼ 福建有几种语言

福建方言的真正划分 闽方言分为邵将(邵武-将乐)、闽北(建瓯)、闽中(永安县)、闽东(福州-浙江闽语区)、莆仙区(莆田-仙游)、闽南、琼文(海南岛的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以琼山-文昌为代表)7个次方言,之间互不通行,可能是秦汉时代汉人南侵时与当地的闽越语言不同支系交互的结果。 紫云洞山-西洋-青水-三明市-湖源-新阳-葛坑东-南埕-湖洋-枫亭一线以南为闽南次方言, 广东省潮州汕头、汕尾、茂名的电白县、雷州半岛(不含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琼中县-保亭县-五指山县-乐东县-白沙县、台湾大部分汉区、浙江省苍南县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福建省是汉语方言最复杂的省份之一。全国各大方言区中,福建占着5种。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福建境内的闽方言又分为5个区: 闽东方言区:分布在闽江下游的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等11个县市的是为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7个县市的是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莆田、仙游、涵江3个县市(区),以莆田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区: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3个市,包括: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以及龙岩、漳平等地,共 23个县市。以厦门话为代表。泉州、漳州和龙岩3种口音都有些差异。 闽中方言区:分布在永安、沙县、列东、列西等4个县市(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区:分布在建瓯、松溪、政和、南平、顺昌(东南部)、建阳、崇安、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在福建省的中部戴云山区,尤溪县和邻近的永安东部、大田中西部和沙县南部,是介于闽南、闽中、闽北和闽东之间的过渡区。 赣方言分布在邵武、光泽、建宁、泰宁4个县市,邵武话比较有代表性。 客家方言分布在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诏安的西沿,以长汀话为代表。 在闽、客、赣3种方言之间,明溪、将乐、顺昌一带也可以说是过渡区,因为那里的方言兼有3种方言的特点。 浦城县的中北部和浙江省连界,那里说的是和浙江的处衢方言相近的吴方言。 在南平市区和西芹一带以及长乐县的琴江村,有两个官话方言岛。 此外,闽方言和客方言,也都有在区外相互穿插分布的。闽南话在闽中、闽北、闽东都有方言岛。客家话在闽北、闽东也有不少小方言岛。在武平县的中山镇通行的“军家话”是比较接近赣方言的方言岛。 居住在闽东的福安、罗源、宁德等地以及闽北的建瓯、建阳、昌等地,闽中的永安、漳平等地的畲族同胞所说的话是一种也还保留着一些本族语言的、和客家话比较相近,又吸收了一些当地闽方言成分的带有混合性质的语言。通常也称为畲语。 福建省境内的方言不但品种多,而且内部差异很大。像连城、尤溪、顺昌等地,一个县内就有几种、十几种不能相通的话。参考资料: http://www.blogline.cn/post/466.html

❽ 福建省间闽南,闽东,闽西,闽北,闽中分别在哪些地方

福建省间闽南,闽东,闽西,闽北,闽中具体指的地方如下:

一、闽南

闽南地区包括泉州、安溪县、德化县、晋江、石狮、南安市、永春县、惠安县、金门县。厦门、漳州、龙海、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新罗区、福建漳平市绝大部分、福建大田县、尤溪县部分地区。

二、闽东

广义的闽东指福建东部地区,包括福州、宁德两市,两地方言同属闽东语。狭义的闽东是福建省宁德地区的俗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省会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邻武夷名山,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

三、闽西

闽西古指八闽最西端的州郡—汀州;今指福建最西边—龙岩及三明两地市的部分辖区,主要包括上杭,永定,连城,武平,长汀,清流,宁化,明溪八客家县。

四、闽北

闽北设两区(建阳区、延平区)3市(邵武、武夷山、建瓯)5县(顺昌、光泽、浦城、松溪、政和),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

五、闽中

狭义的“闽中”指地理位置上可以莆田(大洋)为中心的“闽中革命根据地”的处于福建中部的地区。广义的“闽中”指整个福建地区,出自闽地之中,包括中国台湾。

❾ 简述汉语七大方言区及其代表方言。

我国汉语七大方言区

随着香港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对广东话产生了兴趣,香内港人说的就是“容粤方言”。实际上,按照语音差异来划分,我国仅汉族就有七大方言区。

一为“北方方言”。它是汉民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等四个方言。

二为“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及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为代表。

三为“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四为“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五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六为“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北部和浙江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七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东话为代表。

解放后,国家推广普通话,其含义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