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安梵天寺一日游作文800字

下面是梵天寺一日游的作文,供参考:
梵天寺位于同安大轮山主峰下,是隋朝(公元581年)所建古寺,原名“兴教寺”,后改名为“梵天禅寺”。一千多年以来,此寺高僧名师辈出,寺名远扬,香火不绝。
来到后山。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水是多么清澈啊!瀑布下一个大小适中的池塘,池塘里的水静得像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钢镜,绿得像一块美仑美奂的碧玉。在那碧绿的池塘里,还有小金鱼仿佛在水中向我们招手呢!
到了山顶,我们站在巍峨壮丽的梵天寺前。这座寺庙可以说是福建省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经过历代的修建,现在看到的基本上是新的建筑,旧的建筑只剩下一个明代钟楼。梵天寺整个建筑群最前面金刚殿,接下来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后面是文公书院。
走进梵天寺的大门,异香扑鼻,花红柳绿,人山人海,大家都忙着参观。整座寺院富丽堂皇,巍峨雄秀,气势恢宏。
我依次的看了天王殿、大雄富民、观音阁、藏经阁,其中观音阁最雄壮,观音阁里有两尊观音,下面的观音手里拿着瓶子,反面的观音是千手观音,每只手都拿着各式各样的兵器。
藏经阁后有间书院,叫文公书院,又名紫阳书院,是泉州府最早的官办书院,还有仰止亭、千佛阁、石瞻亭、魁星阁阁等,都是明代为了纪念朱熹而建立的。至今院内还有朱熹的石刻画像,至为珍贵。书院的建筑,参差错落,曲经盘恒,茂林修竹,环境幽静,确实是一处静心修行、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梵天寺钟楼北侧有一座宋代婆罗门佛塔,是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婆罗门佛塔共三层,须弥底座浮雕侏儒,各层四面浮雕走兽、佛像等,古朴幽雅。不知不觉,太阳就要下山了,想到梵天寺这么好玩,我真舍不得回家。

⑵ 同安梵天寺作文按参观顺序

下面是梵天寺一日游的作文,供参考:
梵天寺位于同安大轮山主峰下,是隋朝(公元581年)所建专古寺,原名属“兴教寺”,后改名为“梵天禅寺”。一千多年以来,此寺高僧名师辈出,寺名远扬,香火不绝。
来到后山。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水是多么清澈啊!瀑布下一个大小适中的池塘,池塘里的水静得像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钢镜,绿得像一块美仑美奂的碧玉。在那碧绿的池塘里,还有小金鱼仿佛在水中向我们招手呢!
到了山顶,我们站在巍峨壮丽的梵天寺前。这座寺庙可以说是福建省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经过历代的修建,现在看到的基本上是新的建筑,旧的建筑只剩下一个明代钟楼。梵天寺整个建筑群最前面金刚殿,接下来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后面是文公书院。

⑶ 梵天寺导游

梵天寺基本慨况
:
各位朋友,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闽南古刹古刹
——
梵天寺,
在参观游览之前让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梵天寺的基本概况:梵天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它原名兴教寺,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名梵天禅寺,梵天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寺庙之一,比泉州的开元寺早100多年,比厦门的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民国七年(
1918年)梵天寺的金刚殿、大雄宝殿、
法堂被北方军阀张树成纵火烧毁,仅存山门、钟楼和一些题刻,
到了1994年底才开始重建,1997年9月总体落成。

朋友们,
我们今天参观的基本路线是山门

金刚殿

天王殿

大悲殿

法堂、
藏经阁

钟楼

婆罗门佛塔

厚学法师舍利塔。
我们的参观就是从这个梵天寺山门开始的,
在开始之前让
我们先对一下时间,我们今天参观梵天寺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现在是
10
点,
11
点的时候
我们将在这个山门前集合。

梵天寺山门:

大家看屹立在广场入口处的这座建筑就是梵天寺的新山门,这个山门是
2008
年元月建成
的,它六柱五门、呈东西走向,高
14.82
米,跨度
30.8
米,全由纯石材打造,是厦门目
前最大石质大山门。
那有人就会担心,
这座山门全由石材打造而成,
而且跨度这么大会不会
存在安全隐患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是不用担心的,
当初建造这座山门时,
设计者考虑
的到游客市民的安全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按设计这座山门的抗震强度可达
7
级。

现在让我们从上往下看这座山门,
梵天寺山门的屋顶是歇山顶,
屋顶正下方

梵天禅寺

四个
字是我国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到梵天寺修行弘法时所题的词,


国泰民安

四个字则是原福建
省文化厅副厅长,
也就是原同安籍著名书法家郭勋安所题写的。
大家看山门上是不是有许多
精美的,
栩栩如生的浮雕装饰,
这些浮雕全是由经验丰富、
资历较深的民间传统雕刻大师雕
刻而成的,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下这三幅对联,
中间这幅对联的题写人就是题写

国泰民安

的郭勋安,另外两幅则是由原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题写的。

【中间的对联:大轮秋风宝刹呈祥大慈大悲欲度众生登彼岸

紫阳春雨金莲现瑞千手千眼
还从诸法悟前因】

大轮:指的就是梵天寺背后依靠的那座海拔
108
米的大山

大轮山,
紫阳:指的是寺院后的一座纪念朱熹的紫阳书院。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开始我们今天的梵天寺之行吧。

沿途讲解广场: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广场占地面积
4.5
万平方米,广场工程改造投入了
4000
多万,这是
福建省目前最大的寺前广场,
每天早晚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市民在这里散步、
休息、

乐、
锻炼身体。
大家看一下我们脚下的地砖,
广场的地砖采用祥云、
莲花等图案这和广场的
夜景工程相辉映,整个广场在营造浓厚的宗教氛围的同时也体现了时尚的元素。

大家看一下,广场上正对入口处的是一字排开的七尊汉白玉佛塔,代表七尊佛,即胜观佛、
最上佛、
一切有佛、
成就美妙佛、
金寂佛、
饮光佛、
释迦牟尼佛,
这表示佛教是继往开来的。
大家再看一下我们的左手边,
那面照壁上有十六幅石雕,
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得道成
佛的一个过程,
而照壁正面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八个字是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同
志所题,由郭勋安同志所写;照壁的背面刻的则是佛教经书《金刚经》的内容。有兴趣的人
可以过去参观一下。

金刚殿: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梵天寺第一殿
——
金刚殿,
也称三门殿,
三门也意为山门,





的山,
这是由于自古名山僧占多,
僧人为了修持佛法需找一方远离尘世的净土进行修行,
所以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
故曰

山门


另外也可以理解为由三个门组成,
象征三个解脱之
门,
中间的这个门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门,
在你们左手边的是无作门,
在你们右手边的则是无
相门。
山门是佛教世界与尘世的一个分界线,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遁入空门到佛教净土去参观
一下,去领略一下佛教的博大精深。

刚才小陈有说到这个殿叫做金刚殿,
这是因为这里主要供奉着两大金刚,
其实原本是只有一
尊密迹金刚的,
但是古人凡事讲究好事双全和对称,
所以后来又增添了一尊金刚。
大家看一
下这两尊金刚的神情,一个作



状,一个作



状,这是由于受到神话小说《封神榜》的
影响,把这二尊金刚塑造成了哼哈二将的形象。

大家看到中间的这尊正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像就是接待大家进入佛教世界的西方极乐世界
教主阿弥陀佛,我们也称之为

接引佛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跟随小陈到天王殿去参观。

天王殿: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了,之所以叫天王殿是因为殿内主要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分别代表风、调、雨、顺。这尊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宝剑锋利,引寓为一个风
字,
在他旁边的这位手抱无弦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
琵琶可以弹奏,
调拨,
引寓为一个调
字,
大家再看一下这边的这两尊天王,
这尊手持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宝伞引寓为一个雨
字,
在他左手边的这位一手持宝珠,
一手持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我们都知道龙有逆鳞,

顺着抚摸它,
所以意为一个顺字。
这表达了世人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天下太平的的美
好愿望。

大家看殿内中央坐着的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慈眉笑眼,
双耳垂肩,笑容可掬,
他的笑给人无
限的光明与希望,它是根据五代十国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大家看横匾上的

龙华三


,这其中还有个典故:弥勒佛是释迦摩尼佛的既定继承人,据佛经记载,他现在还在弥
勒净土修行,
按人间计算他会在
56
亿
7
千万年以后在印度降生,
并在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得
道成佛,自此他在龙华树下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之众生,故曰

龙华三会



在弥勒佛身后的则是护法菩萨
——
韦驮,
韦驮是众神中唯一一尊面向大雄宝殿的菩萨,
那这
是为什么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世传释迦摩尼涅槃时,
捷疾鬼盗取了佛牙舍利一双,

驮急追取还,
得到众神的赞扬,
认为他能去驱除邪魔,
护持佛法,
所以他是面向大雄宝殿的。
大家再看一下韦驮手里拿的金刚杵,
金刚杵的放置是有讲究的,
放置的位子不同其表示的寺
庙制度和管理制度也是不同的。
如果金刚杵着地,
表明该寺庙是子孙庙,
即主持之位是由师
父传给徒弟的,
是世袭制的,
这时候寺庙是不对外来云游僧人开放的;
如果金刚杵横放于两
肘之间则表示该寺庙是十方丛林,
寺庙主持是从全国各地选举出来的,
这时寺庙是对云游僧
人开放的。

由于大雄宝殿正在修缮,
还未完工,
我们就从梵天寺主体建筑两侧的庑殿上去,
到后面的大
悲殿参观一下。寺庙两侧的庑殿通常都是相互对称的。

庑殿:

罗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五百罗汉,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
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果就能断尽一切烦恼,从而进入涅槃境界,
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生死轮回之苦,
获得果位的人即为罗汉,
可以收到人、
天的供养。

百罗汉是释迦牟尼去世后第一次佛经集结的五百比丘,
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
至于五百罗汉
中的其他人,
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
一般没有记载,
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

在佛教中是找不到根据的。

济公殿

(三祖师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济公殿了,在这里小陈为大家介绍一下济公这
个人物。济公是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人称济公。最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来移
往净慈寺,并在此亡故。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故称

济癫僧






。他的塑像多为身穿破衣,手执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塑得极为生动,从左边看,他愁眉
苦脸;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

春风满面

;从正面看他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


嗔半喜
”“
啼笑皆非



哭笑不得

。他的形象集喜怒哀乐于一身,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鼓楼

(钟楼):

奎星殿

(达摩殿):奎星殿里供奉的自然是奎星了,奎星也作魁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神话人物,
主宰文运,
在儒士学子心目中,
奎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
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鼎盛。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
的造型。
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
称为朱笔,
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
左手持一只墨
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


独占鳌头



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



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与奎星殿对应的是达摩殿,
达摩是嵩山少林寺的第二代方丈,
人们把达摩提倡的坐禅顿悟成
佛的方法称为禅学,
达摩也因此被尊为禅宗鼻祖,
少林寺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
达摩在坐
禅过程中为活动身体手脚,
发明了所谓的

罗汉拳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套享有盛名
的少林寺拳。

弥陀殿

(药师殿):弥陀殿里供奉的是弥勒佛。弥勒佛是未来世佛。刚才我们再天王殿的
时候也已经讲到弥勒佛现在还是菩萨,
他现在还在弥勒净土修行。
通常寺院中弥勒佛的造像
有佛像、菩萨像和化身像三种。

大肚弥勒

名契比,相传他是五代梁朝明州(今宁波)奉化
人,
他的道场在宁波的雪窦山。
与弥陀殿对应的是药师殿,
药师殿里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
界教主药师佛和他的胁侍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

关帝殿

(伽蓝殿):关帝殿里供奉的关帝不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时又受到道家、佛家的
膜拜,
所以关羽是横贯儒、
道、
佛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祇。
但其中以儒家的关羽体现更多关羽
的本色。

大悲殿: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大悲殿,
大悲殿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指能自觉又能觉他者,
他的职责是帮助佛,
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
将他们度到极乐世
界,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远大于佛,人们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因
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
观音又名观世音、
观自在,
慈悲
之意在于给人以快乐,
拔除痛苦。
殿内供奉着两尊观世音菩萨,
正面朝南的是一尊双臂白玉
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在他身后的是一尊四十臂观音,一只手臂代

25
有,
同时每只手掌各雕有一只小眼,
大家计算一下四十乘以二十五是多少呢?正好是
一千,所以我们又称之为

千手千眼观音

,千手千眼意在说明他的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法堂、藏经阁:

⑷ 梵天寺的介绍

梵天寺位于大抄轮山南麓。为福袭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一,与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连为福建沿海一线的名寺。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厦门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禅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厦门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开元寺早100多年,乃八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大轮梵天”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⑸ 梵天寺的简介

同安梵天寺坐落在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南麓,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创建,初名兴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唐代咸亨年间形成规模,有大小庵堂72所。至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合为一处,改名“梵天禅寺”。元代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由住山僧无为重建,形成完整的佛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体建筑,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规模恢宏。厦门的妙释寺、鼓浪屿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禅。寺后有纪念朱熹的明代建筑文公书院、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阁、魁星阁等建筑群,茂林修竹,环境幽雅。
同安梵天寺整体建筑庄严肃穆,宏伟壮观。其中金刚殿、大雄宝殿、法堂于民国七年(1918年)被北方军阀张树成纵火烧毁,仅存山门、钟楼和一些题刻。文革期间又在原址上修建同安县看守所。随着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及落实宗教政策,厦门市政府决定复建梵天寺,在人民和海外侨胞的重视和支持下,终于在1993年11月底搬迁看守所,翌年元月举行梵天寺复建奠基典礼。同年年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先后施工复建。1997年9月落成,寺前开辟梵天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宋朱熹为同安主簿时,常到梵天寺游玩,留下多处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刘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导的紫阳书院等,都是纪念名儒朱熹的重要历史建筑。大轮山因其“群峰自北奔跃如车轮”而名,方圆约一平方公里,海拔108米,自古就是同安名胜,自清代康熙年间形成“轮山八景”,即轮峰迭翠,浔海归帆,东溪塔影,绿沼荷香,幽岩月色,梵寺钟声,瞻亭石倒,圣迹泉浏。
现修复山门、功德堂、念佛堂、钟楼和千佛阁等古迹。山门因蛀蚀,1981年仿古重修;门前立两尊“石将军”和两座石经幢。门楣原有朱熹题写的一块“大轮山”漆木匾,每字二尺一寸见方,苍劲有力,已毁。钟楼在原寺院东侧,四角亭式的双层砖木建筑,造型古朴大方,内原有重650多公斤的铜铸古钟,上刻“明洪武二年造”字样,今无存。法堂小花园保存着完好的唐代石刻,其中有3块浮雕,人物皆着短袖上衣和长裙,分别摆出吹笛、击拍和捧莲果的姿势,下方两角浮刻浮云图像,以衬托仙女从天而降的轻盈柔美,人物造型与装饰都象敦煌飞天壁画。钟楼旁还有一座婆罗门佛塔,原是同安城内西安桥头的镇桥石塔,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1957年迁今址,故又名西安桥塔。塔为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4.68米。其中须弥底座高1.78米,四面浮雕走兽,四角浮雕侏儒;二层每面浮雕坐莲佛像;三层四面浮雕佛教故事图像,四个上角浮雕展翅神兽。该塔是研究古代宗教及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1961年,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厚学法师圆寂后,其占地120平方米的舍利塔园是目前厦门地区最具壮观的僧人墓园。“大轮梵天”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⑹ 同安梵天寺四大著名古建物筑

同安大轮山梵天寺这个寺庙可以说是福建省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根据记载内,它是在隋代容开皇元年,也就是公元581年建的。经过历代的修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新的建筑,旧的建筑只剩下一个明代钟楼。梵天寺整个建筑群最前面是金刚殿,接下来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后面是藏经阁。

⑺ 我要去同安梵天寺进香具体要做丠什么

梵天寺:梵天禅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厦门南普陀寺早多年,比泉州开元寺早100多年,乃八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

1,天道的规律,是奖善罚恶,试想,佛菩萨是祝福老老实实行善积德的好人,还是祝福用了名贵香火,名贵供品的人。如果是后者,那佛菩萨不成了世间的庸人。所以,你去寺庙上香,欲改运获福,就要在生活中遵守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能改正过失,并行善积德,做佛菩萨的好学生,佛菩萨知道了,会非常高兴,你因此也会有很好的福报的!

2,寺院内人头攒动、香火鼎盛。庙会上,欢乐腰鼓渲染着欢快的氛围,民乐合奏《红太阳颂》,动人的旋律在广场上飞扬,舞蹈《三角梅》美轮美奂……民间艺术团体轮番登场,为游客送上一个个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节目表演,精彩的演出吸引许多游客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3,在行善积德中,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很能为我们积福改运,而不孝,则会折损我们的好运。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4,最后,建议你请一本佛学入门书籍,来全面,具体地了解一下佛法。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烧个香,磕个头,上点供品就了事了,还有很多很好很有用处的佛门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修来的。

⑻ 梵天寺是什麽

梵天寺——是天台山佛教文化集中之地,位于天台台面上,占地面积百余亩,寺庙依山而建,散布于重重古树名木之中,显示出佛教文化的神秘与庄重。梵天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朝,毁于兵祸,文革后保存旧寺一座,于1986年又在原遗址修建寺庙恢复原貌。天台台面上分布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殿殿相连,佛佛相重。每逢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庙会,到天台山赶庙会,朝山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相传,梵天寺是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幼时的朝拜之地,并富有离奇动人的传说。

梵天寺位于天台台面上,占地百余亩,寺庙依山而建,散布于重重古树名木之中,显示出佛教文化的神秘与庄重。梵天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庙宇气势礴磅,在天台台面上分布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殿殿相连,佛佛相重。

在静密的天台梵天寺,当地父老迄今仍津津乐道的讲述武则天的芳踪逸闻:武则天生于利州长于利州,其父武士彟是利州都督,贞观元年(627年)武则天已满三岁,贞观六年(632年)武士彟调离利州,武则天在利州短暂的居住,使这个活泼少女的形象依稀留在人们记忆中。

那时,广元千佛崖、天台山等处佛寺香火已经旺盛,武则天因母亲杨氏信奉佛教,小武则天在母亲带领下经常出入佛门,虔诚的宗教信仰,也种入了她那颗小小的心灵。在唐朝天台梵天寺的香火已经达到鼎盛,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古城利州到天台山赶庙会,朝山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利州期间,小武则天也经常由其母亲带领朝拜天台山,当时,武则天是乘滑竿到天台山梵天寺烧香拜佛并虔诚许愿。

在她五岁那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小武则天再次上山朝拜天台,当她来到观音殿时,整个殿内香烟缭绕,小武则天连磕三头,只见三头之后,观音塑像下的莲花突发金光,所有的烟雾顷刻之间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条飞龙”在小武则天的头上飘然而过。在使场的僧人目瞪口呆,他们认为此女获得了观看菩萨的点化并非人间凡人。贞观六年,武士调离利州,武则天举家搬迁,她怀着对天台山的留恋之情,也不舍地离开了利州城。

相传,几十年过后,一个仲夏的夜晚,天台山忽现一朵金莲花和一对红蜡烛,光烛辉映,远照在成都王府井内,该府公子王射之发现了院内井中闪着红光,便好奇走进水井,只见水井映着蓝天,蓝天上有一座莲台,莲台上放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红烛,光照四射,他觉得有神灵相助,于是夜夜借烛光苦读。一夜,他读书劳累过度便在井旁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一位白发老仙托梦告诉他井中的莲花在利州的天台台面上。于是他便依梦所托独自一人来利州上了天台山,朝拜了梵天寺。在观音殿中他看见了那朵玉制的莲花,那花蕊中燃着一对红烛,与他成都家府井中的影子一模一样,他赶忙跪在观音殿面前叩头,叩谢菩萨显灵并发誓:一定刻苦攻读,将来功成名就后要培修梵天寺。

后来,武则天当了女皇帝,全面推行科举制度,广纳贤才,王射之也年少得志,在朝廷开科举士中高中状元,后成为武则天的名相。

王状元为了感谢天助其名,便奏请女皇。时隔数日,一道圣旨从京都长安送达利州,女皇武则天赐白银五十万两扩修天台梵天寺,于是,一座气宇轩昂,规模宏大的寺庙拔地而起,每年香火不断,灵显八方,朝圣者达数万人,从此梵天寺开始了辉煌的宗教历程,也了却女皇帝和王状元少年的心愿。

天台山的寺庙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由于历史原因,在文革时期,又毁于一旦,我们现在不能目睹梵天寺盛世真貌。1986年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净天法师慕名来到天台,查看地形后,从海外化缘筹集资金,在原遗址修建寺庙,同时,又从缅甸请回一尊高八尺、重三吨的玉石观音安放其中,旧貌换新颜,恢复了原有面貌。

梵天寺历经沧桑,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今天只能看到新修的庙宇,每逢庙会,来自省内外乃至港澳台的信徒络绎不绝,那么虔诚,莫不令人心动,天台山正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⑼ 同安梵天寺的由来

你好。
梵天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原名兴教寺、有庵72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改名梵天禅寺。
至于为什么叫梵天寺,正如南普陀寺一样,是在我们佛教有特指的含义。
佛教一般解释为:梵天Brahma ,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毗湿奴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辅天与大梵天,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又通常所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或世主。按印度古传说,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有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
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