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游客损失
❶ 北京故宫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
据有关部门测量,故宫每天接待的合理人数是在三四万人次左右,六万人次版则是最大极限。
❷ 北京故宫每天的客流量大约是多少
据有关部门测量,故宫每天接待的合理人数是在三四万人次左右,六万人次则是最大极限。但近些年游客数量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曾创下了日接待量十二万人次的历史性记录。
❸ 故宫到了五点之后就不让游客进入是因为什么原因
说起故宫这个地方,相信很少有中国人是不知道的。故宫坐落于北京,是凝聚了我国明、清两代的人力物力所建造而成的一座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观,而很多去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一定会来观览一下故宫的风貌,但是,有些游客发现不太方便的一点,故宫为什么到了五点,就关闭景区不许人进入了?怎么不让我们这些游客也看看故宫的夜景呢?
在抓住这个胆大包天的蟊贼后,故宫决心亡羊补牢,在下午五点就清退所有的游客。虽然现在故宫里也已经安装上了现代的灯光和防盗系统,但依然遵守着这个老规矩,这同样也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国家瑰宝。不知道各位看官对于故宫景区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呢?
❹ 故宫是如何保障游客安全的她有什么一系列的措施吗
人为灾害分析来:
一源 夜间清场
二 夜晚守卫撤掉 换成狼狗
三 白天守卫 便衣穿插游客之中
四 白天禁区有守卫
五 消防器材齐全
自然灾害分析:
一 防震:因为故宫建筑构造完整,选材以木料为主,自据防震功效。
二 防风:故宫除三大殿外,建筑群落紧凑,前庭广场开阔,后庭园林密集,全局对称,使风力有效减弱。加之北京的四季气候风向春吹东南,冬刮西北。所以游客不必因风所困。
三 防雨:故宫主体三大殿配有凸字形汉白玉基座,除佛教灵台之意以外更有排水功能,传闻中“千龙吐水”的胜景得意与此。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故宫建筑地面边缘有凹槽渠道,均用于排水。
四 防火:故宫的建筑总设计师蒯祥尤为注意火势的防御,全故宫总木料多达全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庞大的木料建筑群,防火是首当其冲。都说宫内房间9999,陈设水缸便是9999的两倍还多。为了冬季便于取水,岗下垫有空心基座,犹如灶台随时可以取火燃之已解燃眉之急。到了现代,房间隐蔽处配上灭火器材,更不必为火势所烦扰。
❺ 故宫太累了,接待2亿游客,踩烂的地板砖算文物吗
当然算文物咯,虽然故宫也有维修计划,但据说维修费用也不小呢。
像故宫这么大规模的文物,需要进行不间断地修缮和修复,才能保持状态。别说2亿的游客量,如果有一个游客不爱惜故宫的一草一木,都会对故宫造成伤害。修复起来应该也会很费工夫。
其实我个人觉得,文物保存不易,大家都应该尊重和爱惜。文明观景,千万不要人为的损坏文物,毕竟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文化的精华,大家都应该爱惜才是!!
❻ 故宫规定五点必须关门,和59年发生的事儿有什么关系
因为59年的时候,故宫无缘无故就丢失的东西,而且还是价值连城的文物,给故宫带了非常大的损失,关键是故宫的工作人员还找不到这个人,所以后来为了保护故宫里面的文物,不再给这个机会,就规定要5点关门。
在1959年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轰动了全国上下的,就是那几天故宫丢了好几个文物,怎么查都查不出来,难道文物自己凭空消失了一样。
保护游客安全
还有故宫除了保护文物之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游客安全,要知道故宫的面积非常大,游客在晚上进故宫就非常容易迷路,要知道晚上在故宫迷路,那只能是在故宫里面呆上一晚,第二天才可以出来。所以故宫出于对游客安全的考虑,也就一直规定是下午5点关门。
❼ 故宫游客把导游挤丢了,故宫广播找导游,到底怎么回事
该事件发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尽管现在仍处于淡季,但仍有很多旅行团来到故宫。导游可能是带着带着就带错团了。当游客想要找到导游时,才发现导游不见了,这可把游客给慌得不行,赶快向工作台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会让他们在北门等候,随后通过广播才让导游找到游客。
近年来,在许多受欢迎的景点中,一旦是假期,旅游基本上都是去看人头的,导游被挤丢也很常见了。在此还建议您在节假日还是别出门的好,人挤人真的没什么好玩的,不妨在家里省些钱。
❽ 故宫旅游时存在什么不文明的行为
1、故宫门窗被游客扒坏 工作人员:还后代完整紫禁城
事发时间:2013年5月
故宫中和殿内部不对游人开放,但屡有游客站到台阶上把着门边窗边往里看。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和殿东侧门上的棂花竟被扒坏,让很多人惋惜不已。近日,棂花已经修复,故宫工作人员呼吁游客文明游览。
2、游客徒手打碎故宫玻璃文物受损
事发时间:2013年5月
一名男游客徒手打碎故宫翊坤宫正殿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随后该肇事游客被现场工作人员控制。
3、北京故宫角楼筒子河垃圾漂浮 游客:太煞风景
事发时间:2013年5月
故宫角楼一向是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集结地。但是,角楼四周的筒子河里却漂浮着许多垃圾,有些游人觉得太煞风景,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治理。
昨天下午,记者在故宫后门发现,筒子河东南角漂着一排塑料瓶。由此向西,在故宫角楼转弯处,河面上也漂着一大团垃圾。垃圾主要是一些白色的杨絮,里面还夹杂着烟盒、冰棍纸和塑料瓶等。此时,一对小情侣正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穿梭不息的游客也经常来到这里拍照留影。
4、故宫筒子河里捞出万余根玉米芯
事发时间:2013年3月
北京环卫集团40多名工人,集中清理筒子河中的垃圾。截至17时,环卫工共捞出4吨多垃圾,其中有1万多根吃剩的玉米芯。游客乱扔垃圾,故宫外围筒子河变成“垃圾河”,更头疼的是垃圾冻结冰面不易打捞。
5、北京故宫铜缸被刻字“到此一游”引网友谴责
事发时间:2013年2月
“今日,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这两天,一条微博引来众人关注。原来,几天前,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如图)。由于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下颜先生将此事发到微博上,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甚至扬言要“人肉”此人。
6、北京故宫匾额惊现"到此一游" 高30米多年未动
事发时间:2010年
高近30米的故宫保和殿上,悬挂在正中的匾额上竟然有“到此一游”的痕迹,令游客生疑。6月28日,市民陆先生到故宫游玩,端着相机将巍峨的三大殿拍了个够。回家检视照片时,他发现了保和殿匾额上的“端倪”。只见匾额右下角处,可以隐约看到“××到此一游”几个字。
❾ 去故宫旅游对游客有什么效益
故宫可以的,因为是中国现存保护最完整的皇宫,每一块砖瓦都透露出古代的气息。走在里面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值得去的。